夏至将至,贵客已来。

6月20日至21日,2024川台产业合作推进会在宜宾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各界行业大咖、业界翘楚、青年才俊参加。宜宾全城将以满满热情迎接远道而来的嘉宾。

川台产业合作推进会为何落地宜宾?

自然是避不开,也说不完的两地不解之缘。

缘起

“黄昏时分,船靠宜宾码头,岷江由北来与长江合流……那是我第一次见识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富庶与稳定……我所见到的地方士绅宅院和商家行号都有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气息,比避难初期在湖南所见的文化更多一层自信。”

1943年8月底,19岁的齐邦媛坐船从重庆到乐山,途经宜宾。后来成为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的齐邦媛在其回忆录《巨流河》里提到的入川初印象始自宜宾,她感受到的文化自信、家国担当正是宜宾与台湾结缘的精神底蕴。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

1940年,抗战期间,一封十六字电文道出李庄人博大的胸怀和共赴国难的气魄,也将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馆、中国营造学社、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等国家级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揽至李庄,让知名专家、学者如傅斯年、李济、陶孟如、吴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等云集此地。抗战胜利后,部分学者去了台湾,战火中缔结的情谊也随之跨越了海峡。

“我出生在台湾台北,从小就听惯母亲讲,‘在海峡对面的四川有个叫李庄的地方,是我的故乡。那里是祖辈生活的地方,有许多亲戚。门前有条江叫长江,每天都能听到江水流淌的声音。我很想回去看看。’”

这是原台湾“中研院”研究员李光涛之女李幼萱在其文中《李庄是我的第二故乡》写下的一段话。现年71岁的李幼萱,其父李光涛(1897~1984)是著名的明清史研究家,其母张素萱是地道的宜宾李庄人。李庄,造就了金玉良缘。

7年前,特地从台湾赶来参加2017“两岸情•李庄行”暨海峡两岸哪吒民俗文化交流活动的董敏(甲骨学家、古史学家董作宾之子)虽已是耄耋老人,对儿时李庄的记忆依然深刻,“那个房子的背后,我们以前常在那里玩耍”“我好多次梦到坐在这门口,看远处的风景。”

许多像董敏一样的李庄文化抗战名人的后代跨越海峡,来到长江边的这座古镇,为的可能仅仅是在这石板路上再走一遭。

2018年,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准,李庄镇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宜宾与台湾两地交流愈加频繁深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任国台办交流局局长黄文涛(左)为李庄授牌

从2015年开启的“两岸情·李庄行”已在宜宾、台湾两地举办6届,先后邀请台湾中华民族发展基金会董事长、海峡交流基金会前董事长林中森,台湾行政机构前负责人刘兆玄,中国国民党前代理主席林政则、前副主席蒋孝严、前秘书长张荣恭,新党前主席郁慕明,中华统一促进党主席张馥堂等台湾知名人士到李庄考察参访、参加李庄文化在台交流活动,有效加强了与岛内政界、文化界、工商界、旅游界等各界知名人士、社会团体、行业企业的沟通联络,推动“两岸情·李庄行”活动成为两岸交流品牌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峡两岸中秋音乐晚会

缘续

缘,总是妙不可言。或许,一切早有注定。

谁都想不到,哪吒,一个在《封神演义》中出现的神话人物,把宜宾台湾的情分拉得更近。

1991年,台湾黄樟先生寻梦至翠屏山哪吒洞,两岸在此共建哪吒行宫,通过专家、学者和信众的共同考证,认定翠屏山哪吒行宫为哪吒三太子祖庙。

哪吒的神话故事在宜宾有迹可循:南广古镇九湾河畔,悬岩峭壁上仍然可辨“陈塘关”,那是哪吒出生地;南广河上的“龙脊石”,那是哪吒闹海打死的东海龙王三太子;七星山上的“金光洞”,那是太乙真人修炼的地方;哪吒托生的莲花,来自宜宾七星山西的“天池”;让哪吒父子重归于好的燃灯法师,如今宜宾灵鹫山(今白塔山)仍留有他的修炼之所圆觉洞……

借由哪吒文化,宜宾、台湾开启了经久不息的文化交流。2019年,翠屏区被授予“中国哪吒文化之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宜宾海峡两岸哪吒民俗文化交流活动

截至目前,宜宾已持续举办15届哪吒民俗文化交流活动,哪吒神像两次入岛开展巡游,有效加强了宜宾与台湾哪吒(三太子)有关宫观协会沟通交流和民间互动往来,吸引台湾基层民众到宜宾朝圣祭拜、寻根问祖、参访交流、投资兴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宜宾海峡两岸哪吒民俗文化交流活动

缘延

时间流淌,人世升沉。进入21世纪,宜宾与台湾交流合作故事又有了新的序曲。

第一股台资注入宜宾经济动脉始于2001年——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受益于宜宾市对台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惠美线业如鱼得水,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全国第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四川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四川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并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高县妹子、台湾媳妇陈爱武成立了四川爱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陈爱武的初衷很简单:为家乡的发展尽绵薄之力。她想把台湾的精致农业和文旅产业引到大陆来,让群众就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走出一条集农业、文旅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道路,营造一个幸福田园。

六年过去,在多方的关心支持下,“幸福田园”梦想照进了现实。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3500余万元,园区规模410亩,5700平方米现代化智能控制有机草莓种植大棚和育苗棚。公司借鉴台湾“精致农业”路线,积极探索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和智能管理技术,坚持“龙头企业+基地+农场”模式,带动周边农户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已带动周边农户60余户人均年增收超2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爱武在查看草莓生长情况

今日的爱吾农业已成为四川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台资农业企业委员会会员企业、宜宾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高县科技智慧农业科普基地,并被省台办、农业农村厅授予宜宾市首个“川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还在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中荣获乡村振兴设计类银奖,宜宾市首届“宜人宜创”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陈爱武也被评为四川省川台交流融合“突出贡献台湾同胞”、四川省“三八红旗手”。

截至目前,宜宾台资企业总投资55000万美元,去年年产值近2.8亿美元,营收超4亿美元,出口创汇逾2亿美元,安排固定就业人员870多人。

产业发展,宜宾与台湾合作空间广阔,方兴未艾的电子信息产业便是其中之一。此番来宜的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有会员厂商3000余家,本业及上下游产值占台湾工业总产值的一半。近年来,宜宾大力发展软件开发、数字文创、平台经济等数字产业,150多家数字经济企业相继落户宜宾,2022年至今新签约大华股份、紫光云、中软国际等数字经济项目29个、总投资超80亿元,数字经济发展风生水起。

宜宾渴望携手台湾,宜宾与台商台企相知、相濡、相依,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共谱合作共赢新篇。

缘绵

浅浅一湾水,浓浓两岸情。

2010年9月,宜宾三中女子篮球队代表四川省中学生赴台湾,与台北市立南湖高中进行了一场友谊比赛,就此开启宜宾三中与台湾各校的交流合作。之后,是一次次线上线下的交融互动,一场场高质量的教育对话,两岸师生在思维碰撞中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北高中五校联盟到宜宾交流

除了宜宾三中,宜宾市还多次组织教育界人士参加两岸城市教育论坛,推动宜宾学院与台湾华梵大学,宜宾职业技术学校与台湾桃园创意文化教育协会、桃园市教育局等开展专业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地教师交流

2019年宜宾长宁“6·17”地震后,在省台办的帮助支持下,宜宾争取台胞爱心资金600万元援建珙县周村小学,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3500万元援建珙县一中。以此为依托,推动珙县与台湾民间慈善团体开展了友好交流,延续两岸同胞亲如一家、互帮互助的同胞情谊。

“川台产业合作·融合两岸发展”,这是2024川台产业合作推进会的主题。一个“融”字,表达了两岸同胞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心声,在交流交往的过程中,心更近、情更浓。心走近了,海峡就是咫尺。

宜宾与台湾故事讲了那么多年,仍旧历久弥新,绵绵不绝,是永远的不解之缘。

陌上花已开。慕义求真、融酝和美,汇江向海、逐立上游的宜宾城笑迎君来。

来源:宜宾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