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金句“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而让大家印象更深刻的朝戈奶奶,跟剧中其他女性比起来,似乎是唯一一个没有陷入女性困境的女子。

这部剧里面,李文秀家里三个女人,李文秀、张凤侠和奶奶青中老三代,因为生活来到了新疆过日子,李文秀作为少女,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读大学,她热爱写作,她的困境应该是成长路上,走在了不寻常的成长路上。张凤侠的困境是一个女人在守寡后独自撑起一片天。

那天张凤侠迷路了走在仙女湖边上,她突然哭喊,跟李文秀的爸爸的灵魂对话,说自己都还来不及告别,就失去了他。

张凤侠外表看着彪悍,性格洒脱,其实她内心并不如她表现得坚硬。在异乡漂泊,没有固定的居所,一年之中如果选择留在草原,要开着流动的小卖部随着牧民转场,这样才能赚点钱存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奶奶呢,则是一个离开老家后也许再也不能回去的老太太,她内心是非常想家的,可是好像再也回不去了。患了阿兹海默症的老太太,在没有血缘的儿媳妇身边像个小孩子一样生活着。

如果有得选择,也许张凤侠并不想这样留在草原上过着流浪的日子。为了生活,为了生存,为了撑起这个家,张凤侠和无数女人一样,从最开始的脆弱到慢慢变得坚强,但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依然内心会有些脆弱。

巴太嫂子托肯的第一段婚姻,不被理解,付出不被看到,就是她的困境。一年来,托肯无数次提出让先夫木拉提给自己带一只搓衣板,木拉提从不当回事,后面木拉提离世了,托肯跟巴太哭诉自己的不容易,又说到了搓衣板的事,巴太没有放在心上,转场的时候,巴太代替托肯去小卖部,托肯又跟他强调,要买一个搓衣板回来,结果,巴太顾着跟文秀说话,把搓衣板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托肯知道自己的婚姻不幸福,自己的诉求从不被尊重,于是在木拉提还活着的时候,托肯提出离婚,木拉提却说他没有打她,为什么要离婚,但是托肯坚持离婚的话,他也并不反对。

后来木拉提离世了,托肯还是在所有人都反对的时候提出改嫁。受到阻挠以后,还是坚持提出改嫁,最终也如愿改嫁给真正喜欢她和尊重她的朝戈。

托肯是从自己的女性困境中走出来了。

朝戈的奶奶似乎是剧里面唯一一个没有陷入困境的女子。朝戈奶奶所在的家庭,被奶奶运营得非常好,家庭氛围非常棒。这背后隐藏了真正的原因,那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戈的奶奶之所以活得豁达,还是因为经济基础雄厚。托肯遇到困境,除了因为在木拉提的家里没有被尊重,最重要的是因为她没有钱,她也无法出去挣钱,因此一直陷入困境里。嫁给朝戈以后,家里的长辈帮忙带孩子,托肯有机会去挣钱了,换作从前,她根本无法从家务里面脱身。

再回到李文秀她们一家三口,李文秀刚刚走进社会,尚未能够真正养活自己,而张凤侠还带着婆婆,她的经济压力很大,这是她的困境,也是很难走出来的,还好在现实中,作家李娟已经成名了,因此妈妈张凤霞不必再开流动小卖部,而是可以选择,如果因为喜欢草原生活,则是可以买到足够好的设备在草原上弄一个舒服一点的住所过日子,累了的话,又可以回到城里去。

说到底,女人们的困境,还是跟经济基础脱不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