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个学生问我,印度会不会也走我们40年前的路,高科技全靠买,然后再逆向工程慢慢跟上节奏?

我就想起了一个印度逆向工程的绝佳案例,手雷!

印军之前一直使用的手雷,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就出现了的米尔斯36型手雷。后来印度要推进军队装备国产化,将自己造手雷提上了日程。

手雷嘛,早就成熟得不能再成熟的一种装备了,满世界随便找一款仿制就行。但你要是这么想,就低估咱们三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4年,印度国防部委托下属的一个研究所承接了这个项目,终于在2014年,历经三十年,第一批国产手雷才被三哥倒腾出来。

而这款手雷的性能主打的就是一个完全随机,要么拉环就炸,要么拉环后十几个小时也不炸;要么天气热炸,要么天气凉快也炸。为了解决国产手雷的不稳定性,三哥只能频繁进行测试。

2015年7月,在测试过程中,手雷突然爆炸,两名测试人员当场嗝屁。同年,两名三哥在手雷材料车间抽烟,你没看错,是抽烟!不出意外的引发爆炸,成功的让12名军工专家和人员升天,1人重伤,4人消失(这 4人最后认定为失踪)!

而为了避免继续背锅,印度国防部做出业务调整,他们将手雷业务外包给了一家民营企业。如果再发生事故,就可以直接甩锅给民营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2016年印度一家名叫“经济性爆炸物有限公司”的厂家勇敢的接下了这个项目。印度国防部和他们签下了40.9亿卢比的合同,打算生产100万颗手雷。

然后,神奇的一幕发生了,这家企业用100万颗手雷的原材料造出了130万颗手雷。最终验收的19项指标当中,只有外形和颜色是合格的。

毕竟这是一家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标准不能太高,要允许人家自由加料自由发挥,这还白赚了30万颗,难道不是好事?

一个手雷都能逆向成这样。要是觉得印度能靠逆向工程跟上节奏,我只能说祝他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问题,可以简单打个比方,学霸会害怕学渣模仿自己的学习方式吗?我反正没见过。别说模仿了,就算是学霸手把手地教学渣,又有几个学渣能脱胎换骨逆袭的?

不过我转念一想啊,这也许就是三哥的恶毒之处。

你想想,两军对垒之时,印度突然扔了一颗手雷进来,然后你为了战友马上用身体压住地雷,然后没响,你想想,那场面多尴尬。

再想想,这边狙击手观察着印度阵地动静,突然一个印军想扔手榴弹,这边狙击手心想: 等印度士兵把拉环拉开,我再射击,这样可以消灭一片印军,然后就可以喜提三等功。

然后正在窃喜,突然看见拉环刚拉开就爆炸了,自己的功劳转眼就被印度士兵抢了,这对狙击手的心理会造成多大的创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