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去年,在比亚迪第五百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上,摆在活动C位的却不是比亚迪的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一共有13辆新能源汽车,其中有11辆是友商的,甚至C位都不是比亚迪的车型,11辆车型分别来自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广汽、奇瑞、吉利、长城、蔚来、小鹏和理想等11家中国车企。

下线仪式当晚, 比亚迪的创始人王传福,罕见地哽咽了三次,他动情地说,“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奇瑞、东风、一汽、长安、理想、小鹏等多家中国车企纷纷回电祝贺。李想说,大好时代,一路同行。

那时候国内的汽车圈,虽然也有一些争执,甚至举报友商的情况,但是大多数车企还是保持了至少场面上的友好和体面。那一年,中国汽车产销首次突破3000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期,中国品牌乘用车中新能源产品市占率达到49.9%,一切看起来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今年,国内汽车圈的舆论环境变了,最近召开的两次论坛,不少车企的发言人,都把矛头对准了国内车市的内卷,对准了个别的国产车企,最近车企召开的发布会,很多都在拉踩。我们姑且不说这些车企所说的内容是否是事实,但是在比亚迪的发布会上,都是聊技术,聊产品,聊价格,什么时候出现过拉踩的情况?很多迪粉都在吐槽,比亚迪的发布会开的太硬核,都是技术用语,不够有趣,但是谁会吐槽比亚迪的发布会,又大肆抨击友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就在近日,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发文,接到多方提醒,某车企使用黑公关手段,对比亚迪的产品和品牌进行拉踩和恶意诋毁,并且给出20-500万的人民币,征集线索。而就在这个月的月初,李云飞还在谈到价格战的时候强调,“大家在一块打牌,量力而为,有人把牌打出来了,你能跟就跟,跟不了就过,不要置气,也不要翻桌子,因为还有下一局”。

其实,为什么比亚迪在最近成为了众矢之的,原因大家都清楚,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年初,比亚迪先后打出了两张牌,第一张就是“油比电低”,7.98万元的秦PLUS dm-i,直接引发了国内车市的新一波价格战,先后30多家汽车品牌参战,第二张就是9.98万元的比亚迪秦参数图片)L和海豹06 DM-i,宣布油耗2升时代到来。而根据媒体爆料,上周比亚迪的订单量突破了10万台,6月1~17号新增订单24万左右,秦L海豹06总和新增订单已破12万,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比亚迪大半个月的销量,就达到了不少车企一整年的销量,比如说北京现代,去年一整年的销量,还不到30万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年,比亚迪自产自销,带来的成本优势,给其他车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这是有些车企,在发布会上,在社交媒体上拉踩诋毁比亚迪的根本原因。

去年,比亚迪提出了中国汽车要在一起的口号,有人质疑,为什么中国车企非要在一起?竞争对手如何在一起?

那是因为,中国车企不应该把眼光局限在中国市场,你看看在全球占有率最高的日系车企,德系车企,虽然它们也会有内部之间的竞争,但是也是相爱相杀,在面对外国对手都是抱团取暖,而国产车企,合资车企还有接近40%的占有率,海外市场更是海阔天空,为什么国产车企就要相互倾轧?难道不怕国外车企趁着鹬蚌相争,杀个回马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王传福在五百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上,呼吁行业以中国汽车之名,同心协力,走向更辽阔的天地,成就世界级品牌犹在耳前,中国车企应该终止这种低级的“宫斗剧”,靠产品说话,靠性价比说话,放眼全球市场,在更广阔的天地,开创中国汽车品牌走向世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