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何帆

2024年6月,第12个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正式启动,6月15日为集中宣传日。今年的主题依然为"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通过普及金融知识、揭示非法集资的套路和危害,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非法集资?

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非法集资有哪些常见手段?

承诺高额回报。不法分子往往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

编造虚假项目。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甚至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骗取社会公众信任。

以虚假宣传造势。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

利用亲情诱骗。有些非法集资参与人,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有时采取类传销的手法,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导致非法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非法集资诱惑大,怎样防范才有效?牢牢记住"三步走"绝招!

一看筹资对象。一般来说,吸收公众存款必须经过人民银行批准,主要由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统一执行,民间金融机构不具备吸收存款的资质。

二看利息回报。对动辄高达百分之十几甚至百分之二十几的回报,投资时应当提高警惕,时刻注意过高的利润承诺往往是风险的隐患所在。

三看营销方式。对那些投资机构当街发放宣传资料、送米送油、邀请参观旅游的,同样要当心,那种搞当场返利营销的更加不可轻信。

风险和收益相伴而生,收益越高,风险也就越大。请擦亮您的双眼,向非法集资说不!(编辑 李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