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麦”时间

全国“三夏”小麦机收任务已基本完成,近期气温持续偏高,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如何应对?第五期《读“麦”时间》带您一起看“三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麦收进度条/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截至6月18日17时,全国夏粮已收92.8%,其中冬小麦已收96.2%,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比常年同期快三天左右,麦收主战场转至西北地区,新疆、甘肃收获近五成、进入收获高峰。全国夏播粮食已播68.3%,其中夏玉米已播89.1%,中稻已播栽73.7%,夏大豆已播57.1%。

/政策直通车/

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业抗旱三级应急响应

当前,黄淮海持续高温少雨,部分地区旱情仍在发展。6月17日,农业农村部对河北、山西、山东、河南4省启动农业抗旱三级应急响应。

  • 持续加强旱情、墒情、苗情调度,全力以赴做好抗旱保夏播保夏管;

  • 协调相关部门统筹调配和科学调度抗旱水源,充分发挥大中型灌区作用,做好调水引水提水等工作,同时适时开展人工增雨;

  • 抓住夏玉米夏大豆适期播种的“窗口期”,组织人力、机具抗旱保夏播,指导落实播前浇“造墒水”、播后浇“蒙头水”、出苗浇“救命水”,以及坐水种、干播等雨等措施,推进夏播夏管顺利开展;

  • 指导无抗旱水源、不能适期播种的地块,及时调整种植结构,改种短生育期作物,确保夏播种足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部门下达资金4.43亿元 支持7省份受灾地区抗旱防灾救灾

日前,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43亿元,支持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7省受灾地区做好抗旱防灾救灾等相关工作,重点用于对受灾地区开展浇水补墒、改种补种、增施肥料等农业抗旱措施给予适当补助,促进夏播面积及时落实,全力保障夏种顺利进行,助力夯实秋粮丰产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部署抗高温抗干旱保夏播保全苗工作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 要强化监测预警,加强应急值守,及时沟通会商,分析研判旱情趋势和影响,开展旱情、灾情监测,发布预警信息,提早做好抗旱准备。

  • 要强化抗旱播种,加强水源调配,加强黄河干流抗旱水量调度,充分发挥引黄等引调水工程作用,备足浇灌设施,综合采取异地调水、打应急井等措施,全力做好造墒播种,确保面积落实。

  • 要强化分类指导,有条件的浇水造墒适期播种,落实坐水种、播后浇“蒙头水”、干播等雨等措施;无法适期播种的地区,指导农民改种短生育期抗旱作物;设施条件较好的地区,通过水肥一体化落实滴水出苗措施。

  • 要强化部门协同,农业农村部门要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做好指导服务;水利部门精准调度水工程,千方百计筹措抗旱水源,有序放水引水提水;应急管理部门要预置抗旱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气象部门要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业农村部开展抗旱保夏播集中指导

近日,农业农村部派出3个由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7个科技小分队,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7省,指导各地做好抗旱准备和应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夏收夏播,落实造墒播种、坐水种、微喷灌等抗旱节水关键技术措施,确保适期播种、一播全苗,为全年粮油丰收夯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气象服务站/

6月19-21日,甘肃、新疆等麦收区局地有短时阵性降雨,对麦收略有影响。目前河北、山西、陕西、安徽北部等地土壤墒情偏差,不利于夏播开展,应及时造墒播种;20日陕西中西部和甘肃东部、21日苏皖沿淮等地有明显降水,利于改善土壤墒情,对夏种有利。

河北中部、山西中部、陕西西安及渭南中部等地部分地区土壤严重缺墒,不适宜夏种;苏皖北部、华北大部及陕西东部等地土壤轻度缺墒,夏种气象等级为次适宜;其余夏种区大部墒情适宜,利于夏种。另外,20日陕西中西部、甘肃东部有中雨,部分地区有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21日苏皖沿淮地区有中到大雨,不利于田间作业,但有利于土壤墒情改善和趁墒播种。

华北东部等地有日最高气温大于35℃以上的高温天气,晴热少雨将导致土壤失墒加剧,土壤缺墒将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6月19-21日夏种农用天气预报

农业生产建议:

甘肃和新疆等尚未完成麦收的地区利用无雨天气抓紧收晒成熟冬小麦,确保颗粒归仓。河北中部、山西中部等严重缺墒地区,及时造墒播种或播后浇灌“蒙头水”,切勿盲目等雨,以免延误农时;陕西中西部和甘肃东部、苏皖沿淮等地注意抓住有利时机趁墒播种。已出苗地块根据墒情及时灌溉保苗,出现缺苗断垄尽早补种,保证苗齐苗匀。同时注意田间作业安全,做好高温、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防御工作。

/地方麦收记/

河北:

截至6月18日17时,河北省小麦已收获3282.6万亩,占比超过97%,小麦总产量有望首次突破300亿斤大关,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玉米播种3235.1万亩,完成任务87.8%。

湖北:

据农业农村部17日消息,湖北省油菜、小麦收获基本结束,夏粮夏油丰收已成定局;全省已播粮食作物2717.8万亩,意向面积完成68.2%。“三夏”期间,湖北共投入联合收割机9.2万台,其中跨区作业的1.55万台;投入夏种机具32万台(套),其中拖拉机19.9万台、插秧机6.9万台、播种机5.2万台。已栽插水稻1512.5万亩,已播玉米848.1万亩,已播大豆212.1万亩。

江苏:

江苏省小麦机收已基本结束,夏粮总体实现了颗粒归仓、丰收到手。据统计,截至6月16日,全省共投入联合收割机13.5万台、烘干机3.5万台,小麦机收面积达3585万亩,机收率99.8%,烘干粮食近700万吨。

山东:

截至6月16日下午5时,山东省应收小麦6012万亩,已收5663万亩,占94.2%。除青岛、烟台、威海等市外,其他地区夏收已基本结束。山东省投入2.14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全省6500多个规模种植主体,全省夏粮生产形势明显好于常年。

/视图品鉴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4日,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马村镇,收割机在收获小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6日,河北省元氏县南因镇董堡村的农民将收获的小麦装车。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7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东家庄村,农民驾驶农机收割小麦。新华社发(武纪全 摄)

设计:刁慧

文案整理:刘婉茹

监制:高雅 编辑:刘婉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