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Jaden 编辑|Cong

2016年,领克从哥德堡出发,并在柏林宣布诞生。八年后,领克再次回到哥德堡,在北欧清冷海风吹拂下,完成了领克品牌首款纯电旗舰轿车Z10的全球首秀。这一次溯源之旅,正式开启了领克全新的电动化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年前,领克推出了一款名为TheNextDay的概念车,当时,这款概念车的定位是智能电混车,也是率先搭载LynkE-Motive智能电混的首款车型。

此次发布的领克Z10的设计灵感源正是来自于领克TheNextDay概念车,并高度还原了概念车的元素。领克Z10拥有宽境大尺寸车身,5028mm×1966mm×1468mm超大尺寸,兼具3005mm超长轴距,1.34倍黄金宽高比,呈现大气、动感的视觉效果。

领克Z10基于400V和800V两种动力平台打造,最高纯电续航高达800+km,高性能800V架构为整车提供快速补能,充电15分钟,续航里程可增加573km。同时还有dTCS系统、双腔空悬和CDC连续可调电控减震系统等科技辅助。

在智驾方面,领克Z10搭载英伟达Orin-X芯片和激光雷达,未来它将支持高阶智驾方案,能实现高速NOA和城市无图NOA。车机则采用领克与魅族联合开发的LYNK Flyme Auto。

领克将Z10定义为领克进入纯电新赛道、开启品牌新纪元的里程碑式作品,在新车发布会上,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说,外界对于领克的认知是运动,性能和潮流。而领克是一种潮流符号,诠释潮流最好的方式,就是来自于原创和创新。

淦家阅解释说,Z10的字母Z,源自ZERO,代表领克的全新纯电理念。Zeal-激情,Enjoy-享受,Responsibility-责任,Original-原创,四个单词分别对应领克纯电序列四感:驾驶感、趣味感、安全感和品质感。

之所以称之为“Z10”而并非此前的ZERO,是因为领克在新能源赛道上已经有诸多尝试,此次并不是从0开始的探索,而是从1开始的进化。领克纯电是集结了吉利集团、领克燃油+电混的精华,带着深厚的经验积累,加入的纯电赛道,并不是纯电赛道的新手。

“领克是中西融合的符号,要么做第一,要么是唯一。”淦家阅充满信心地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市场和技术的积累:推出纯电的时机选择

这两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纯电赛道在经历爆发式增长后,市场增速开始放缓。据中汽协数据,今年前四个月,纯电车型的增速则为12.8%,插混车型销量同比增长84.5%。

这样的背景之下,很多车企放缓了纯电推出的速度,理想甚至表示今年都不再发布新的纯电车型。

但纯电赛道依旧异常拥挤。无论是吉利、比亚迪、上汽这样的传统车企,还是各类合资,以及蔚来、小鹏和小米等新势力,都陆续推出了自己的热门纯电新车型。

这并没有阻止后来者。在领克Z10发布会后的采访中,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领克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对车云等媒体表示:“放眼整个纯电车市场,消费者需求依然很大,同时有一些企业正在逐步退出,市场竞争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激烈,领克在纯电市场大有机会。”

尽管行业中对于领克此时进入纯电赛道还有些惊讶,但其实领克这一决定也有迹可循。三年前,领克纯电概念车ZERO更名为极氪001,并归于独立后的极氪品牌。在此后的三年时间里,领克的纯电产品一直未能发布,但行业中都清楚,领克再次涉猎纯电领域,或许只是时机的问题。

至于为什么会在领克品牌成立八年这个时间节点进入纯电赛道,淦家阅表示,很重要的原因是听到了115万用户的需求。

“有60%的领克用户希望领克出纯电产品,剩下40%用户下一辆车也会考虑购买纯电车型。所以我们是顺应市场变化,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推出领克Z10。”

林杰则认为领克此举是乘势而为,因为领克纯电基于吉利集团在纯电领域的沉淀以及投入,厚积薄发,集团最强技术都赋能于领克,“领克的起步就是别人向上的高度,面对市场有与生俱来的优势”。所以领克要做的是“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而不是局限于能源方式”。

02

领克不做平庸的车

在整个纯电市场,如今新车发布层出不穷,但让人印象深刻的车型并不多,更多的车型,最终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配置、设计等方方面面的严重同质化,最终泯然于众人。

如何才能做出差异化、走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足够深的护城河?恐怕如今所有车企都非常希望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而在吉利集团内部,不同品牌之间,这个问题也同样存在。尽管领克尽可能在避免与极氪做不同层面的对比,但在外界看来,三年前领克临时让渡了纯电战略性的产品,并成就了极氪这个全新的纯电品牌。

三年间,极氪已经坐拥五款纯电车系,在中国纯电赛道高歌猛进,今年1~5月,极氪累计交付量超6.7万辆,已完成全年23万辆销量目标的三成。今年5月,极氪在美股成功上市,成为吉利高端新能源转型的领头羊。

而领克则是经过了寻寻觅觅和峰回路转,最后还是回归纯电赛道。所以无论是从渊源、发展战略,以及在吉利集团的定位,领克与极氪还是都会不可避免地被拿来做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杰非常谨慎地回答这个问题,他表示领克和极氪都基于浩瀚平台研发,拥有同样的安全品质和操控能力,可以协同集团的优势造车资源,但二者的品牌定位以及人群都不同,这也是Z10的机会点。

尤其是如今,领克汽车以01-09,加上此次的Z10所构建的产品矩阵,不仅覆盖了汽车各细分市场,而且成为了中国最具原创审美价值的高端品牌代表。

“纯电市场同质化严重,尤其是造型设计,而领克有独特的一眼所见的领克范儿,无论开到哪里,一看就知道这是领克。”林杰说道,“领克不做平庸的车。如果领克没有设计感,就不领克了。”

从首款01开始,领克的原创设计,一直都是领克引以为傲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与其他品牌形成差异化的护城河。

此次Z10发布会,在哥德堡办公的领克设计师团队代表悉数亮相。该团队有近200位设计师,来自于29个国家。此次发布会一半时间交给设计师团队来诠释他们的设计理念,从外观到内饰到颜色等等事无巨细,从中也可以看出领克对于设计的重视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杰透露说,领克每款车型的设计投入都是亿级,原创是最有价值的,但原创也意味着可能不成功,其中的风险足以吓跑不少主机厂。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最稀缺的就是原创能力和长期主义精神,只要领克坚持于此,就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小飞补充说,原创的意义还在于,在基础的功能价值之外,还能为用户提供更稀缺的情绪价值。这是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相对更欠缺的部分,但也是领克一直在坚持的路径。

03

领克不惧价格战,但要向上竞争

此次新车发布会上,领克并没有公布Z10的价格,但考虑到领克品牌的高端定位和时下国内汽车市场如火如荼的价格大战,Z10的定价还是牵动人心,毕竟价格很大程度上能决定这款车的市场表现,甚至影响领克未来的产品策略。

林杰认为导致价格战的很重要原因是消费者其实并不具备汽车专业的鉴别能力,大家认为发了合格证的产品都是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的。但实际上,即便是同样在10万级区间,成本都可以相差万元以上,这也给一些厂商可乘之机。

目前,领克单车平均售价超过了17万元,高于自主品牌平均价格。林杰表示领克的价格策略很清晰,不会做太低价格的产品,但也不是要卖高价。其中技术标准和安全等级是对标豪华品牌,但销售价格,则是对标于普通的合资品牌,甚至还略低一些。

“现阶段卷不可避免,但要往哪个方向卷,是品牌可以选择的。性能质量是前提,领克内部的基本思路是,若质量保证不了,成本毫无意义。”淦家阅补充说,“我们不惧价格战,但我们要向上竞争,真正给消费带来高价值的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Z10发布的当天,欧盟宣布将从7月4号起对中国电动车加征临时性关税,其中吉利为20%,仅次于上汽的38.1%,以上税率还需要在10%的关税基础上再叠加。

今年4月,吉利在欧洲销售了3.5万辆,在欧洲所有车企排名第九,这轮关税加征,必然会影响吉利在欧洲的整体布局和节奏。

但这轮关税加征给中国车企的警示意义也十分清晰。汽车行业回报周期本身就很长,欧洲等老牌汽车工业市场准入门槛都非常高,对于品牌信任度也需要花很多时间去积累。如果想要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被欧洲以及全球市场认可,一定要跳出低段位价格战的怪圈,去更高段位竞争,要着眼于长期,有更为宏大的使命感,真正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幸福和进步而竞争。

这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车云此次受邀参观了位于哥德堡Uni3园区的吉利中欧研发中心CEVT,该中心成立于2013年,是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双方的合作成果之一。

CEVT的CEO魏刚在接待中国的媒体时讲述了CEVT建设过程中的很多故事,比如人才培养、文化差异,或是担心中国企业随时跑路的问题等等。总体而言,中国汽车走向世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克服的并不仅仅是技术和价格的问题,更多的还有价值观和东西方文化真正融合的问题。而最终打动人心的,一定还是普世的价值观,比如相互的尊重、美好生活、对于人类驾驶安全、环保、长期持续发展等等。

这或许也是作为中西融合产物的领克,以及率先走向全球的吉利,能带给所有车企甚至所有企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