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6月6日的14时48分,我国的嫦娥六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
这是继嫦娥五号之后,我国航天器第二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的壮举。
嫦娥六号的成功,标志着我们在这颗寂静的卫星上又迈出了一步。
自6月4日上午从月球背面起飞进入环月飞行轨道后,嫦娥六号上升器经过了4次轨道调整,每一次都需要精准计算和操作。
在距离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前方约50公里,上方约10公里的位置时,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开始通过近程自主控制逐步靠近上升器。
最终,轨道器配置的3套K形抱爪对准上升器连接面的3根连杆,通过将抱爪收紧实现两器紧密连接,精准完成交会对接。
这一刻,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我们的嫦娥六号上升器成功将月球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
嫦娥6号成功登陆月球,这本是一件值得我们骄傲和庆祝的事情。
然而,总有那么几个国家在我们的光芒中找寻着暗影,试图挑剔我们的不完美。
他们指出,嫦娥6号在降落的过程中,和预定降落位置偏差了将近17公里,与印度的月球探测器相比,这个数字高出了46倍。
那么,这是技术问题,还是我们故意做出的偏差?
2013年的寒冬,我国的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实现了软着陆。
那时,探测仪的着陆点只差了大约600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挑战也在增加。
到了2019年,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任务中,导航偏差扩大到了约1000米。
2020年,我国再次刷新了登月纪录。嫦娥五号不仅安全地着陆在月球上,更是首次实现了月球采样返回。
然而,这个伟大的成就并没有让我们忘记存在的问题。
此次着陆点与原定轨道相差达到了2.33公里,这个距离在地球上可能只是一段短暂的旅程,但在月球上,却是一个令人遗憾的问题。
现在,我们已经迈入了嫦娥六号的时代,但这个偏差依然在扩大。
事实上,在2013年的时候,中国就开始了对嫦娥四号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精准降落。
探月总设计师李春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提到过这个问题,他说:“有人考虑,我们降落在嫦娥三号边上,控制精度很高,也能显示出我们的水平。”
这个提议非常有挑战性,但如果成功,我们的偏差会比印度还要小。
有人提出,让嫦娥四号精准降落在嫦娥三号旁边。
然而,当这个提议被放在总工程师和相关专业院士们面前时,他们却选择了旧方法,没有采用精准降落。
为什么呢?
在当前环境下,精准降落似乎更像是一种面子工程,而不是科研的必要。
因此,总工程师和相关专业院士们选择了旧方法。
现在,人类对月球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我们无法从地球上清晰地看到月球表面的全貌,无法确定其是否平坦。
只有当我们的探测器降落在月球上,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其地形。
如果我们在地球上预先设定一个降落点,而不考虑月球的实际地形情况,那么这种做法既不科学,也不明智。
我们不能盲目地将技术和资源投入到无谓的事情上,我们需要在科学的指导下,将它们用在刀刃上。
我们十几年前不用的技术,竟然被印度和日本拿去装了。
日本的SLIM探月智能着陆器在月球上成功着陆,与预选着陆点的距离仅相差55米。
印度也不甘示弱,其广受关注的月船三号登陆器,虽然与预选降落点存在360米的误差。
然而,中国此次的月球背面着陆,误差达到了16.7公里,这个数字显得格外醒目。
这个误差,足足比印度的多了46倍。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航天技术落后,反而,这个误差恰恰强调了月球背面降落的难度远超我们之前的想象。
在嫦娥六号公布的登月视频中,我们得以一窥前所未有的月球背面。
这里,环形山系如同天然的巨石圆环,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月球背面的中下两部分。
它们的直径都在十多公里左右,形态各异,仿佛是宇宙中的巨大指纹。
而上部地区,则被暗黑色的玄武岩覆盖,如同一片神秘的黑色海洋,引人遐想。
嫦娥六号的登陆环境可谓艰险。
相比月球正面,月球背面的深坑显然更多。
每一个降落点的选择,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考虑,以确保降落的安全和成功。
嫦娥六号,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降落的探测器,面临着无数的不确定因素。
和月球正面降落的探测器相比,它的降落精准度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嫦娥六号任务之前,人类共对月球进行了10次采,均位于月球的正面。
嫦娥六号的着陆区,位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区域内,这是月球最古老、最大的陨石撞击坑。
想象一下,这个地方承载了月球的岁月痕迹,记录了太阳系的演化历史。
我们将在这里采集样品,分析研究,就像解读一本写满密码的古老日记。
这次的任务,不仅是填补了人类获取月球背面样本的空白,更是深化了我们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认知。
所以,任重道远。
确实,嫦娥六号的实际着陆坐标是南纬41.64度、西经153.99度,与此前公布的预选着陆点南纬42.1度、西经154.4度相差16.7公里。
可嫦娥六号的任务地点并非月球平坦的正面,而是充满撞击坑和山峰的背面。
这里的地形变化无常,给降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然而,嫦娥六号并未因此而退缩,她在这种崎岖不平的地形中寻找平整区域,改变落点位置,最终成功落月。
从嫦娥三号开始,我国就成功运用了视觉避障技术,让月球软着陆成为可能。
这些技术的成功运用,不仅代表着我国在探月工程中的阶段性进步,也为未来设计更加精准的探测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提升精度,我国已经在嫦娥七号探测器上运用了先进的图像匹配技术,有望实现百米级定点着陆。
反观印度,在发射月船3号之前,已经向月球发射了月船2号,结果着陆的时候坠毁了。
为了挽回国家的面子,他们必须再次尝试,再次向月球发射探测器。
他们将月船3号的重心放在了精准降落上。他们小心翼翼,生怕再次重蹈月船2号的覆辙。
当月船3号以360米的误差成功降落时,印度网友们瞬间沸腾了。
他们认为,这是他们国家的航天实力的体现,甚至有人认为,他们的航天实力已经超过了东方大国。
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月船3号和嫦娥系列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探测器。
他们的精准降落,固然令人赞叹,但是,他们并没有从月球背面带回土壤,这也让人不禁要问,他们的精准,又有什么意义呢?
它带回的不仅仅是一种被誉为“宇宙时间胶囊”的月球土壤,更是承载了月球3亿年历史的见证。
些土壤中蕴藏的信息,将解读月球上3亿年的变化,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个神秘的天体。
嫦娥六号的任务并未就此结束,它还带回了一些用以分析月球土壤的数据。
在欧洲航天局的太空实验室中,行星科学学科的负责人卡彭特对此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嫦娥六号带回的数据,将会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为我们的探索铺平道路。
但有一说一,我们出现这样的误差,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如果我们的科技更加先进,我们将能够提前了解预定着陆点的地形地貌,推算出更为合适的着陆位置,让我们的探索之旅更加稳妥,更加精确。
它的表面地貌却时刻在变化。
我们需要不断地关注,一旦发生改变,我们就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合适的应急方案,以保证我们的探索任务能够顺利进行。
这就像是我们在海洋中航行,需要时刻关注风向和海流,以便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调整,保证我们的航行安全。
至于印度,他们有更多的技术还没有掌握,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探索之路就此结束。
他们的言论,我们不必过于在意,因为我们都是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我们都是探索者。
我们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一起前进,一起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参考信息源:
2019-11-26 16:27·中国青年网沉默两个月后 印度政府承认失联的“月船2号”着陆器坠毁
2024-06-04 10:16·中国青年网嫦娥六号月背着陆点高清影像公布
2024-06-02 13:54·光明网成功落月!嫦娥六号怎么落的?着陆地点咋选的?一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