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大家习惯把不同时代的人按出生年份分为80后、90后、00后,在欧美等国家,人们习惯把不同世代的人按X、Y、Z划分,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X世代、Y世代和Z世代。其中,X世代是指1965-1980年出生的人,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长大,是未知、迷茫的一代人。

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刊载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1965年至1980年出生的“X世代”比他们父辈更容易患上多种癌症。据此发展下去,癌症发病率可能会在未来几十年处于高位。

果真是人到中年伤不起,就连癌症风险都比前几代人高很多。

两个字总结当代中年人:实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项研究分析了全球380万名年龄在35~84岁之间的浸润性癌患者,种族包括亚裔、太平洋岛民、西班牙裔等,其中51%为男性,49%为女性。

研究发现,在1992年至2018年的流行病学监测期间,X世代(1965-1980年出生的人)的癌症平均增长率高于1908年至1964年出生的任何一代人,尤其高于其父辈(婴儿潮一代,出生于1946年至1964年)。按照我国的年代分类来说,就是“65后”“70后”更容易患多种癌症。

和父辈相比,“65后”“70后”女性肺癌、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所降低,男性肺癌、肝癌、胆囊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均有下降。不过,这些好的变化可能被其他癌症增加所抵消。

具体来看,女性患多种癌症的风险比男性高,女性更容易患上甲状腺癌、子宫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卵巢癌、肾癌、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而男性更容易患上前列腺癌、直肠癌、肾癌和甲状腺癌。

研究人员还发现,不同种族的患病率也存在差异。例如,与其他群体相比,西班牙裔女性的患病风险最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X世代”缘何被多种癌症“盯上”

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与这代人肥胖率高以及久坐不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另外,影像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良环境暴露,也可能导致甲状腺癌等癌症增加。

尤其是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各种潜在致癌物质充满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空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都可能成为癌症发病率上升的诱因。

上面提到中年人患癌率高,其实和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不良生活习惯(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有很大关系,这些都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负担,增加患癌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在癌症诱发因素上,吸烟率已经在“大幅下降”,这其中有公共卫生倡议的功劳。此外筛查检测的进步,使得人们可以早期发现结肠癌、直肠癌、宫颈癌、子宫癌和乳腺癌。

“X世代”该如何降低患癌风险

如今,“X世代”最大的近60岁,最小的也44岁了,这一阶段的人身体机能变化大,如果不注意保健,就容易在晚年患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代人要注意膳食平衡,远离烟草等1级致癌物,保持心情舒畅和睡眠充足,适当运动锻炼。

特别是45岁以后,每年要坚持体检,不可遗漏血检,甲状腺、乳腺及腹部B超,胸部CT等,以便及早发现异常,尽早干预。

非高危人群可在50岁后每1~2年筛查一次癌症;重度吸烟者、长期患有相关慢性疾病者、有肿瘤家族史者、接触过高风险致病因素者,应在40~45岁开始癌症筛查,其中,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需在40岁甚至更早进行乳腺癌筛查;有性生活的女性,30岁后每3年做一次细胞学筛查,或每5年做一次宫颈癌筛查,如果曾感染过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则要提早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