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2月,纳卡地区宣布脱离苏联,要求加入亚美尼亚共和国。因为纳卡地区属于苏联制下的阿塞拜疆管辖,因此阿塞拜疆坚决反对,由此引发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人的冲突。

1991年苏联解体,纳卡地区再次宣布脱离阿塞拜疆,又引得阿塞拜疆对纳卡地区进行镇压和与亚美尼亚共和国的冲争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纳卡冲突”由来,亚美尼亚也因此与阿塞拜疆杀的血流成河,双方矛盾一度不可化解,纳卡地区和高加索逐渐成为“世界火药桶”。

而在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打的不可开交时,继承苏联大部分遗产的俄罗斯果断的支持亚美尼亚,使得亚美尼亚取得前期的优势,但阿塞拜疆却获得了土耳其的支持。

并且土耳其在纳卡问题上无条件坚定支持阿塞拜疆,即使要面对实力强大的俄罗斯。

俄罗斯支持亚美尼亚倒是好理解,因为亚美尼亚人更亲近俄罗斯,俄罗斯在历史上也一直都偏爱亚美尼亚,因此俄罗斯继承苏联的政策自然会努力的帮亚美尼亚。

那么土耳其和阿塞拜疆是什么情况?他又和阿塞拜疆不是法理上的主权领导国和宗主国,为何会力挺阿塞拜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仔细查阅新闻会发现,阿塞拜疆和土耳其的关系似乎非同寻常,在很多事情上,土耳其和阿塞拜疆一直保持一致,而且阿塞拜疆各地常常挂着土耳其的国旗。

以至于有人发出疑问,阿塞拜疆不会是土耳其的“殖民地”吧?带着这些疑惑,我们将回顾历史一起来看看阿塞拜疆和土耳其背后的故事。

历史渊源

在埃苏丹执政的这段历史,土耳其一直将突厥视为自己的民族祖先,而且一直说要重现当年突厥的荣光,还拍了一个土耳其从突厥弓箭变成导弹的一个宣传片。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现代土耳其对于突厥非常认可,是将突厥当成了自己的祖先的。而且土耳其绝大多数人口信仰伊斯兰教,因此有很明显的突厥化特征。

有意思的是,阿塞拜疆恰好也有很鲜明突厥化特征。

正如史料记载,公元11世纪至13世纪,中亚草原突厥部落大规模西迁,其中有大批的突厥语族群进入西亚地区,并逐渐接受伊斯兰教信仰。

阿塞拜疆刚好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民族,因此自然也是深受伊斯兰、突厥的影响,这也使得阿塞拜疆认同突厥这个老祖宗,把自己当成突厥的后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加上土耳其的主流政治叙事中,认为世界上除了土耳其以外,还有6个突厥人后裔建立的国家,其中就包括了阿塞拜疆。

在土耳其的国父凯末尔的棺椁摆放着83个铜罐,其中包括了土耳其的81个省,以及阿塞拜疆。由此可见两国在历史上的渊源,在民族文化方面的认同。

从这方面来看,土耳其和阿塞拜疆有点类似于一衣带水,关系很亲近。

也正因如此,埃苏丹和他的国防部长阿卡尔在纳卡冲突时一直对外宣称:土耳其人民和阿塞拜疆要一直坚持“两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原则。

国家利益考虑

除了彼此之间的历史渊源外,土耳其和阿塞拜疆其实还有很深的国家利益的考虑。

首先从土耳其方面来看,阿塞拜疆位于火药桶高加索地区,是亚欧经贸运输的中转站,也是东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耳其一直试图将阿塞拜疆作为自己传播突厥文化和伊斯兰信仰以及土耳其影响力的重要手段,甚至想借此恢复当年奥斯曼帝国垄断东西方贸易的历史。

另外,高加索之所以成为火药桶,就是因为高加索面临着历史上的沙俄,后来的苏联以及现在的俄罗斯的影响。

历史上,沙俄对于领土的欲望一度让整个欧洲感到寝食难安,土耳其自然也保持着对沙俄的恐惧,试图将沙俄的影响力阻挡在高加索之外。

于是阿塞拜疆成为完美的“桥头堡”,通过支持阿塞拜疆可以阻挡俄罗斯对该地区的影响,消除俄罗斯对自身的压力。

此外,该地区还可以帮助土耳其阻挡伊朗什叶派势力的扩张,对于稳定自身的民族宗教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然除了地缘政治的考虑以外,阿塞拜疆台和土耳其的发展策略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土耳其一直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但在石油方面又一直依赖于俄罗斯。虽然近些年来普京一直试图维系和土耳其的关系,但不能否认的是,土耳其在石油方面受制于俄罗斯。

回看这些年来埃苏丹的表现,他挑衅美国,挑衅欧盟,打落俄罗斯的飞机,而且还敢挑衅中国,被国际上称之为国中土耳其,狗中哈士奇。

——既然埃苏丹要强大,要挑战世界强国,那么他就必须要破解石油依赖问题。巧合的是,阿塞拜疆虽然在大家心目中不怎么出名,但它却是国际历史上有名的石油出口大国。

查阅阿塞拜疆的历史,该地区曾经出现过“拜火教”,之所以出现这个宗教,不是因为神明降临,而是因为人们看到地缝中冒火,所以将之视为神明。

但事实上,地缝中冒火并不是古怪作乱,而是石油燃烧。因此阿塞拜疆在历史上一直都是石油储量大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12世纪时,阿塞拜疆的石油就已经销往世界各地。到20世纪初,阿塞拜疆的石油出口达到了最巅峰状态,以1901年为例,阿塞拜疆的石油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一半,这是何其惊人的数字。

到了苏联统治时期,阿塞拜疆的石油工业又得到迅猛发展,这里的石油被运送到苏联和世界各地,有力的支援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战争。

可惜,到20世纪90年代,阿塞拜疆的石油开采逐渐萎缩,石油产量一度出现倒退。

不过随着21世纪的到来,阿塞拜疆的石油产量又逐年递增——例如2000年的时候,该国石油产量达到1390万吨,随后的2007年也计划达到4500万吨,因此该国的石油资源出口依旧还是稳定的。

既然阿塞拜疆有石油,再加上阿塞拜疆和土耳其非常亲近,那阿塞拜疆自然就成为了土耳其摆脱俄罗斯石油依赖的重要手段,土耳其也自然在国际上力挺阿塞拜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阿塞拜疆方面来看,阿塞拜疆在历史上一直就是一个小国,小国的命运就是“间于齐楚”,需要在大国之间不断周旋执行侍大政策。

而在阿塞拜疆的历史中,他的老对头亚美尼亚一直得到沙俄政府的偏爱,自己老是被亚美尼亚人欺负,被沙俄帝国排斥。

阿塞拜疆不得不寻求另一大国的支持,于是有同样文化和民族认同的奥斯曼土耳其挺身而出,阿塞拜疆就此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附庸。

如此一来,伴随着纳卡地区的持续斗争,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背后的俄国和土耳其相继发力对抗,这也促使阿塞拜疆和土耳其的关系愈加密切。

共同的敌人

中国古代有个说法: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

事实上,阿塞拜疆和土耳其就是这样的状况,就算两国没有历史文化的认同,但他们因为有共同的敌人,也注定会成为好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顾历史可知,土耳其除和阿塞拜疆的传统历史友谊外,与亚美尼亚却有很深的历史仇恨——例如,在历史上,土耳其曾经镇压过亚美尼亚,制造了亚美尼亚大屠杀。

因为这一历史,亚美尼亚多次在重大国际场合指责奥斯曼帝国在1915年的种族灭绝政策,一度给土耳其政府造成了极其负面的形象影响。

在历任土耳其政府上台后,也都围绕着大屠杀问题反对亚美尼亚的指控,试图建立联合历史研究小组重新考证,因为此事直到现代社会都闹得轰轰烈烈。

由此可见,历史上土耳其和亚美尼亚的关系有多么恶劣。

再加上亚美尼亚的背后还有沙俄与俄罗斯,这都是土耳其需要防范的对象,在长期与俄罗斯的博弈中,纳卡地区的持续冲突进一步加剧土耳其对亚美尼亚的敌视。

也正因如此,在纳卡冲突爆发后,土耳其政府不仅率先表示支持阿塞拜疆,而且随后就向阿塞拜疆派遣的叙利亚雇佣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亚美尼亚驻俄罗斯大使也指责土耳其派遣4000名战斗人员前往阿塞拜疆参战。虽然阿塞拜疆的总统助手否认此事,但该事件也从侧面反映土耳其对于阿塞拜疆支持的力度。

如此一来,阿塞拜疆与土耳其就形成非常良好的关系,只要纳卡地区的冲突不消失,只要俄罗斯与土耳其的地缘争斗不停止,只要埃苏丹的大国之路不停止,阿塞拜疆和土耳其的友谊会继续长存。

现代展望

当然了,伴随着纳卡地区的冲突逐渐缓和,土耳其和阿塞拜疆的关系也并非一成不变,在历史上双方也发生过冲突。

例如2009年,就有人发现用来装饰在1918年阿塞拜疆独立战争中为支援阿塞拜疆人民而牺牲的土耳其士兵纪念碑的土耳其国旗不见了,此举引发了土耳其国内的沸腾。

而诸多媒体报道:阿塞拜疆撤掉土耳其的国旗,是为了表达对土耳其的抗议。除此以外,阿塞拜疆和土耳其在能源问题上居然也有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在此前,阿塞拜疆的总统就首次公开指责土耳其阻挠阿塞拜疆的天然气出口,并且非常直白的指出,阿塞拜疆以低于于国际价为30%的价格出售给土耳其,这在国际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阿塞拜疆的总统就想着向欧洲输送天然气,此举自然触动了土耳其的敏感神经,双方为此唇枪舌剑,新闻媒体一度报道“兄弟反目”。

总而言之,阿塞拜疆和土耳其的关系并非殖民地的关系,而是一种文化民族的共同认可,以及共同敌人和国家利益作用下的友好友谊。

但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远比人与人的关系要脆弱得多,一旦国家间的平衡被打破,那些传统友谊有可能消失不见。

未来阿塞拜疆是否还会维持和土耳其的良好关系,还得看两国在未来变局中自己的把握。

参考文献:《土耳其与阿塞拜疆的能源之殇》、《纳卡冲突中的土耳其因素探索》、《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恩怨从何说起》、《石油之邦——阿塞拜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