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重庆市噪声污染防治办法》,连日来,针对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群众信访举报件中所反映的噪声问题,重庆市公安局大渡口区分局迅速行动,立查立改,推动解决了一批噪声扰民问题,努力做到还“静”于民。

柔性管理 广场“劲舞团”变成“静舞团”

广场舞作为深受市民喜爱的文化体育活动,其产生的噪声污染是城市管理中的一大痛点。近日,大渡口区公安分局食药环侦支队联合新山村派出所、春晖路派出所等单位对大渡口公园、大渡口步行街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动当晚,民警在执法中看到,大渡口公园和步行街聚集了10余支跳舞、跳操、唱歌队伍,大部分队伍都有1至2个音箱,由于队伍间隔很近,声音叠加起来十分响亮、刺耳,即便在小区里也能听到广场上播放的音乐声。“有些跳广场舞的高音喇叭真是太响了,我每次散步路过都要捂着耳朵,和身旁人说话也要扯着嗓子。”周边居民大部分对此颇有怨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即,民警用分贝测试仪对现场声音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国瑞城小区内噪声值为56.2分贝,但广场舞中央噪声值却在80分贝以上,已经超过了城市广场区域的噪声限值。

于是,民警对音量“超标”的广场舞队、大鼓队等人群进行了劝导,提醒其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要影响周围居民日常生活。同时,民警指导公园管理处在公园入口告示牌、入园须知等位置明确规定休闲娱乐活动噪声控制要求,专门制定公园健身、娱乐活动管理办法,并组织专人每日开展巡查,利用公园内噪声监测装置,对分贝超标行为进行劝导。

重拳打击 马路“飙车族”按下“降速键”

除了广场舞扰民,“飙车炸街”行为也是噪声治理工作中的“顽疾”之一。在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群众信访举报件中,有不少举报件将矛头直指“炸街”问题。为此,大渡口区公安分局连日来持续查证,摸清“飙车族”出没规律,组织警力开展“飙车炸街”专项整治行动。

行动中,交巡警在西城大道双山隧道、大滨路滑石滩等重点区域设卡临检,查处摩托车违反禁行规定、不按规定安装号牌等违法行为8起。“整治飙车炸街违法行为需要‘标本兼治’。”大渡口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既要加强路面查缉,利用测速执法设备进行超速抓拍,通过限速降低车辆行驶所产生的噪声,也要强化源头治理,严抓机动车非法改装,彻底解决机动车非法改装、违规生产等问题。

在城市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中,制度建设、技术保障和社会共治缺一不可。下一步,大渡口区公安分局将积极加强部门协同配合,联动相关单位开展“静音”行动,对“噪声制造者”形成有力震慑。同时,鼓励群众监督举报相关违法行为,践行社会共治理念,逐步形成宁静和谐的文明意识和社会氛围。(大渡口区公安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