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题

有读友让我写写高考,说高考到底是不是改变命运的契机,我拖了好几天,因为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他今天又问我,于是就写了这篇。

先解释一下标题,标题是大而化之的描述,不是具体到每个人的分析,因为确实有人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但是这样的人非常非常之少,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北大清华的博士去竞聘城管,争相去街道办,看新闻分析可以知道最近几年考公热潮又开始升温,向我咨询就业方向的大学生,差不多一半儿的人都在向我倾诉父母让他们考公,最突出的一个例子是一名已经在加州理工即将毕业并初步确定去谷歌公司上班的女生,现在父母强令她必须回国,因为父母给她安排了一个体制内的铁饭碗,她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向我求助,我说:是不是你父母以为谷歌是美国中关村卖U盘的?她说并不是,其实他父母都是国企的中高层,当然知道谷歌公司是干啥的,但是他们认为在谷歌也没有在体制内安逸……果然,中国宇宙的尽头是考公。

我不能说高考没用,但是每年高校毕业生里能找到工作并且改变命运的中国人,占十几亿中国人的比例有多大呢?所以我有个观点:对绝大多数50后、60后一直到00后的中国人来说,改变他们命运的人是邓公,是改革开放,是加入WTO.

多数中国人的命运三要素,一是邓公,二是改开,三是美国,今天主要想说说美国和普通中国人的命运纠葛。

必须说个前提,那就是我们不必对美国感恩戴德,因为美国和中国建交也有自己的利益,只不过中美两个大国如果关系融洽的话,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好事情,整个欧洲也就是一千万平方公里,除去俄罗斯的面积还剩约580万,一个中国将近顶两个欧洲的面积,而俄罗斯近些年在全球范围内的存在感在急剧降低,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政治影响力,都不能跟中国相提并论,如果不是有那么多核武器和一贯的蛮横作风以及能为欧洲大陆提供大量能源,又有谁在乎俄罗斯?

美国不一样,二战结束后一直是国际秩序的制定者和主导者,很大程度上,一个国家跟美国关系的好坏决定着这个国家未来的国运,日本如此,韩国如此,欧洲也如此……

但最近十年左右,我们最大的敌人是美国,而在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美国是我们的好朋友,再往前一点儿,也就是我们最艰难的那段岁月,苏联是我们的好朋友,现在看来,俄罗斯又成了我们的好朋友。
人和人的关系是动态的,国家也一样,只不过美国和苏联不同的是,美国不和我们接壤,而且美国对他国的领土没有野心,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当然,美国对土地没有野心不代表美国就是圣母,美国也会以其他方式来谋求自己的利益,每个国家都有谋求自己利益的方式,只要合理合法,合乎平等互利的契约规则就行,其实看这几年中美之间的博弈,双方高层对中美关系的认识是非常清晰的,但我们民间则过于乐观了,沉浸在“厉害梦”里不能自拔。 从疫情到俄乌战争,我最大的担心不只是全球化的停顿乃至消解,我更担心因为这些事情,中美之间会加大撕裂,继而引起某种程度上全球范围内的去中国化,这才是我最不想看到的,因为这和我的生活息息相关。

1978年之前的中国是与世隔绝的,加入WTO之前的中国是孱弱的,现在我们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我们最多是大国,距离“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美国,绝对是强国,甚至就连我们看不起的日本,也是强国,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强国的标准是某一领域拥有全球范围内的话语权,要么是科技领域,要么是军事领域,要么是经济实力。

美国有全球最强的军事实力、科技金融实力,想打谁就打谁,想制裁谁就制裁谁,令人望而生畏的“长臂管辖权”实在是管得太宽了,美国能跨越国界打击、惩罚那些它认为违法并触犯了美国利益的公司,是建立在自身拥有超强实力基础之上的——那么多人都敢骂美国,但是有几个敢打它的?全球范围内没人能挑战美国的地位,美国主导了战后欧洲的重建,亚洲新秩序的建立,在世界范围内主持正义的同时也打自己的小算盘,推行霸权主义,全世界各地驻军,充当世界警察,和苏联打冷战,苏联解体后又开始重返亚洲……那么美国对这个世界,到底做的坏事多还是做的好事多?我想这个问题和认清中美关系的情况类似:高层清楚,民间糊涂,我只知道如果美国真的那么不堪,就不会有那么多精英移民过去。

今天的文章标题是“高考不能改变命运,但是WTO可以”,所以就多说几句WTO,这件事不仅事关国运,也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可以说没有WTO,我们今天的生活不会是这个样子,对今天的我们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如果说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活力,那么加入WTO则是给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插上了翅膀,让我们的经济一路高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少不了我们自己的勤劳和丰富的资源,但也离不开美国的帮助,如果我们一直被排斥在世界体系之外,日子可想而知,历史可以回望和横向比对,比如我们的邻居朝鲜——有再多的劳动力、再好的资源但你换不来外汇,你拿什么改善人民的生活?自从朝战结束至今71年了,朝鲜两千万人民还处于饥饿之中,充分证明了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性。

中国的GDP增长靠投资和消费拉动的份额是极其有限的,因为国内消费除了政府部门消费以外,民间消费力你我都很清楚,所以这几年有很多人明确提出刺激消费是个纯属扯淡的话题:我要是有钱,难道不喜欢消费?还用得着你刺激? 随着改开的深入,政府意识到再不加入WTO会在经济上遭受重大损失于是提出恢复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席位和申请加入WTO.

2000年3月,克林顿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高级国际研究学院(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发表演讲说,“中国入世,不仅是同意扩大对美国商品的进口,更是同意进口民主社会最珍视的价值观之一——经济自由。” 随后美国国进行了一次意义深远的投票,决定是否批准允许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WTO)的提案。 2001年11月11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正式签署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协议。一个月后,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融入了世界多边贸易体系。

中国入世之后的23年时间里,外贸总额从2000年的2500亿美元上升到了2023年前的41.76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人均GDP从2001年的1038美元上升到了2023年的1.2万美元美元,中国的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中国制造”行销到了世界各地。 入世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10万9千亿元人民币(约相当于1万3千亿美元),2023年为120.06万亿元人民币(约相当于17.1万亿美元),抛开人民币升值因素,大约是入世前的五倍以上,而同期,我们每个家庭的生活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即使是那些骂美国的人,也用上了美国的手机操作系统,不管是谷歌的安卓还是苹果的IOS,都大大提高了他们骂美国的效率。我们不仅成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拥有大量美债,很多傻逼兮兮的0.5因此洋洋得意地宣称我国是美国最大的债主,这种脑子差成儿的货色都不想想:我们为什么不买老朋友俄罗斯、朝鲜、伊朗、津巴布韦、委内瑞拉、巴铁……的国债?偏偏要买死对头的国债,借钱给美帝?

所以,我一直认为,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改变命运靠的不是高考,虽然我是学霸,虽然我有体制内的工作,可是我一天班儿都没上过,我受不了死气沉沉的环境和吊着驴脸的领导,我一见他就想打他,所以我连报道都没去就直接开溜了,好在我的父母都包容了我,没有强迫我必须回去上班(他们也做不到,谁的话我都不听),我一路跌跌撞撞碰得头破血流,但是真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真感谢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和加入WTO带来的经济繁荣,让我这样的低端人口能始终有工可打,不至于饿毙街头,甚至这几年还买了摩托,说走就走,感谢邓公!

文章写到这里再补充解释一下标题,即使是极少数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的人,如果不是遇到改开和加入WTO,那你改变命运的情形可能只是从步行换成自行车,而有了改开和加入WTO,那就是从步行换成了汽车,甚至是飞机,而且是波音飞机和空客飞机。

结语

中美关系不仅要看现在,也要看过去和未来,看过去能知道我们今天的成就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展望未来就知道自己今天该怎么做,一句话——只要你打不断美元的长臂,掰不折石油的大腿,砸不碎军火的拳头,那就最好和美国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