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工科男”的视角

打开乌山摩崖石刻宝库

会有怎样的不同?

自乌山历史风貌区二期开放以来,“鼓楼好人”张小平以时间为线、以景点为面、以人物为点,对乌山摩崖石刻及乌山历史文化做了近百万字笔记,全方位梳理、探究,进行现场讲解、线上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日

连续多日的阴雨稍歇

张小平准备到乌山上走一走

在不同光照条件下

拍摄一些乌山摩崖石刻的照片存档

得知张小平要去游乌山

不少活跃于“乌石山游惠”群的

闽都文化爱好者一同前往

一边游山一边听他讲解摩崖石刻典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要身体状况允许

张小平都会到乌山上

研究摩崖石刻并进行公益讲解

遇到特别感兴趣的市民

张小平会将对方拉入“乌石山游惠”群

不定期分享闽都文化相关资讯

这样的行动已经持续了2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近七旬的张小平,在机床制造和检测技术的应用及研究领域深耕数十年,是不折不扣的“工科男”。“‘工科男’在乌山上讲解摩崖石刻,感觉是不是有点奇怪?听我讲过的人都觉得很有趣,有些还一而再再而三当‘回头客’。”张小平笑着说,为了做好讲解,他做了近百万字笔记,对照清代郭柏苍编纂的《乌石山志》卷之六,将现存的摩崖石刻一一拍照、注解,摸透每一段石刻的来龙去脉。

为何对摩崖石刻如此着迷?源于乌山历史风貌区二期开放后的登山游览。“我从小在福州长大,却从来没有登顶乌山。二期开放时第一次登顶乌山,被山上名胜古迹、摩崖石刻所震撼,从那时开始就一头扎进去。”张小平说。“工科男”的思维逻辑比较缜密,这一特质在他研究乌山摩崖石刻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张小平研究乌山摩崖石刻是以《乌石山志》为基础,该书卷之六,根据时间先后顺序,记录了唐至清时期的200多段石刻,其中道山亭左侧石壁上镌刻一段数百字的石刻,郭柏苍将“岁元黓牂敦中秋后之二日,闽省参政易阳焦公宽甫自清源归道觐……”这段石刻作为乌山元代首段石刻记录在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黓为壬、牂敦为午,不少历史文化爱好者以此为依据,认为这段石刻镌刻于元至正壬午年(1342),郭柏苍将这段石刻作为元代首段石刻记录在《乌石山志》是不对的,还有其他元代石刻比这段石刻时间更久远。”张小平介绍道。

《乌石山志》中元代首段石刻,郭柏苍记录错了吗?张小平对此产生疑问,他从元代建朝史、易阳焦公生平入手进行查询,翻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却始终无法下定论。

近日,一位“乌石山游惠”群友给张小平分享了一张在鼓山上拍摄的摩崖石刻照片,石壁上镌刻着“至元壬午寒露,易阳参政焦公、镇阳郎中毛汉卿……

“焦公、毛汉卿等人的名字在鼓山摩崖石刻中出现过,也就是说这几人中秋游乌山、寒露游鼓山,‘至元壬午’为1282年。几人游乌山也在1282年,郭公的记录没有错。”张小平说,他将这一结论在闽都文化爱好者的微信群里进行分享,众人纷纷点赞。

当下

张小平正对乌山上的奇景、古榕等

进行深入研究

准备编纂成册

与闽都文化爱好者们进行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 刘珺/文 池远/摄

新媒体编辑 徐强

监制 兰超 王臻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福州晚报,获取更多资讯

点亮

转发分享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