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看到一条博文很有意思,博主用了两个例子来说明男性近年来的“长进”:随着女性声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关注,男人们也终于学会了审时度势,不该说的不说了。

即使他们并不知道自己那些“习以为常”的男本位表达是如何冒犯女性,他们也会奉劝兄弟少用那些涉嫌性别歧视的指代,表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你别这么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评论区的姐妹们对此都喜闻乐见,虽然她们并不相信这些男人是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但比起男性的理解,我们显然更希望男性明白“不尊重女性是要付出代价的”,希望他们“鉴于代价”学会尊重女性。

这则博文里所提到的李诞和许知远的对话,我因为比较倒霉而看过完整版的,视频远比文字有冲击。

在高清摄像头下,李诞问许知远“你想过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生命吗”,许知远回答“死在女人的身上”。李诞一脸难以置信,面带惊恐地向后撤了撤身子。但许知远浑然不觉,还在说“真是的,我骗你干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李诞极力表现出游刃有余的样子,但屏幕里他根本掩饰不住尴尬:他一边捧着许知远,将其称为“理想”“天真”又“浪漫”的“知识分子”,一边解释他这样的语言表达会让观众误会他的本性,觉得他油腻、恶心、耍流氓,肯定会被骂,所以最好不要说。

面对许知远追问“为什么”时,李诞只是重复“我不知道,但你别说”,并没有给他直接的回复。但解释他自己为什么不会说的时候,李诞很坦诚地表示:“这样会让我少赚很多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回答其实已经从侧面回答了许知远,但他显然没有领会。不过我们却可以从中感受到,李诞对于为什么不能在大众传媒上公开表达“想死在女人身上”,心如明镜。这些看起来已经“开窍”的男人们所谓的“不知道”与“不说”,只是想避免解释与争论,节省时间和精力罢了

他们只想通过“恰当好处”的沉默和奉劝,避免自己可能遭受的经济利益与名誉形象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避免在大众传媒或工作生活中谈及女性主义话题,避免挑起所谓对立、引发相关讨论,避免深刻体会和共情女性的处境,避免触及自己是既得利益者、剥削阶级的事实,避免承担改变与割席的责任义务等等,而不想做更多。

但无所谓,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至少包括李诞在内的一些男性已经意识到,想挣钱、想成功、想名利双收,那就洗干净嘴巴、藏好尾巴,别被人抓住损害女性的把柄。尤其是近几年来,“尊重女性”已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了资本市场以及文化阶层范围内一种理所应当的“政治正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大众传媒如此,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可能是我从事文化产业的原因,工作中接触的男人们都多少要点脸,很在乎自己是否“进步”,所以在某些时候,我的男同事可能比我更先指出其他男同事在言语上不妥当的地方。比如之前有一个男同事在一个女同事经过他的工位时,说了一句“你喷香水了吗?味道挺好闻的”,女同事还没说话,另一位男同事就打断他说:“人家香水好不好闻关你什么事啊,又不是为你喷的。”然后就有女同事附和:“是呀,你小子别趁机性骚扰女同事。”

所以你看,男人也可以对性别很敏感。只要他们把女人当“人”,而不是男权制度承诺会分配给每一个男人的“女人”,所有暗含歧视与压迫的言行举止、规章制度就会一下子变得乍眼起来。只可惜这背后另一重残酷的事实是:几乎没有男人愿意主动学习如何不把男人当成“标准人类”,不把女人当成围绕标准人类存在的“次等人”来对待。如果可以,他们宁愿永远“不进步”,社会停滞在“男性为尊”的阶段再好不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的,没有人会主动放弃既得的利益。这些男人相当清楚只要按照父权制设计好的走,他们能活得多容易,所以才一昧地对女性的生存困境装聋作哑、掩耳盗铃。这也就是说,女性需要做更多,才能让他们看清时代前进的方向,才能为女性争取到更多应得的权利。实际上我们也确实这么做的,男性现在对女性处境的一点点理解,社会目前在性别议题上的一点点进步,都是无数姐妹堆叠着“一己之力”,奋力铲除“父权”“男权”大山的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我个人而言,自从意识到这个世界一时半会儿都不可能实现“人人平等”,我就致力于打造一个乳腺友好的同温层交友圈。像长期主义倡导的“让自己被喜欢的事物所围绕”的理念一般,我也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健康、蓬勃、尊重女性的生态环境里。为此我不再“与人为善”,在针对女性议题的公开讨论中,我明确表达观点态度,跟在原则问题上就意见相左甚至有根本差异的男性好友,积极割席。同时在外社交时,遇到那种歧视女性和其ta性别、自称受害者、不承认自己享有性别红利、总想给女的上一课的男人们,我也是重拳出击,不留情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之前有个关系比较好的男性朋友,经常会在我的朋友圈自拍下评论“挺好看的”“越来越漂亮”。我跟他说过一两次“不要用这种审视的口吻评论,非常不尊重人”“我有发自拍的权力,但你没有当评委的资格”,但他偶尔还是会犯这样的毛病。于是我直接禁止他看我朋友圈了,即使他跟我道歉并保证不再这样了,我也没理他。就这样关了半年左右,等我再对他开放朋友圈权限的时候,他就学会了好好说话,懂得什么是“男性凝视”了。而这样的“医学奇迹”,屡见不鲜。我上大学的时候,隔壁教古代文学课的男老师时不时会在课上说出“女生搞学术不行”“女学生没有男学生聪明”这样明确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的言论。那时候女性思潮还没有像现在这么普及,课上并没有人会直接站出来说“你放屁”,但后来我听该专业的朋友说这个老师被学生举报“性别歧视”了。

他自己也在之后的课堂上公开道歉,表示自己“没这个意思”“以后会注意言行”,并且当真再也没说过这样的话。可见这位男老师非常清楚自己哪些话涉嫌“性别歧视”,并且在得知性别歧视是要付出代价后便会积极改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现实,但这就是打拳的意义,这说明打拳有用。当他们发现女性不再允许“吃老娘的还骂老娘”的行为,他们就会开始学习什么是尊重女性,如何尊重女性。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提醒自己“我的感受很重要”,并且用实际行动让冒犯我们的人清楚“女性的感受不容忽略”:所有想挣女人钱的品牌,都必须掂量考虑冒犯女性的后果;所有跟女性主义者打交道的人,都必须小心说话。

时代变了,要想在这个时代混出头脸,哪怕是装,诸位也要装出尊重女性的样子。这不仅是现实,也是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变化与进步都是我们的战绩。如果姐妹们也在屏幕前、生活里看到,不妨在心里为自己喝彩——这世界因为你变得更好,你的行动正改变世界。

感谢姐妹们一直都在,这些年来的女性主义实践,让我充满力量。远离那些普信男不仅没有让我遭遇任何损失,反而在某些社交场合与其相遇时,让我身心舒畅:原来他们是会好好说话的,只要你让他们意识到你不好说话。

让我们再接再厉,团结起来,做不好惹的女人,让“未来”去掂量“不尊重女性”的后果,看看他们是否承担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