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枚美制导弹突袭造成俄罗斯损失惨重后,俄罗斯选择进行核导弹试射并锁定美国近海的决定背后的战略考虑是什么?这种强硬的反击措施可能带来哪些国际政治和安全上的后果?这一事件如何影响未来美俄之间的军事和外交关系?

普京这次访华,可谓是“好事多磨”。就在他抵达北京的前一天,也就是5月15日,乌克兰方面给俄罗斯送上了一份“大礼”——突袭克里米亚贝尔贝克空军基地。要知道,克里米亚对俄罗斯可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2014年才刚刚“回家”,这还没捂热乎呢,就被人给打了,普京能乐意吗?

这次突袭,乌克兰可是下了血本了。他们一口气发射了16枚美制MGM-140陆军战术导弹。这MGM-140可不是什么“绣花枕头”,它可是美国陆军的主力战术导弹,射程超过160公里,能够精准打击各种目标。更要命的是,乌克兰这次玩了一把“多方向齐射”,直接把俄罗斯的防空系统给打懵了,完全陷入了“饱和状态”。

最终,虽然俄罗斯拼命拦截,但还是有3枚导弹成功突防,狠狠地砸在了贝尔贝克空军基地。这一下可不得了,基地里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据说是损失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乌克兰人使用的“杀手锏”——MGM-140陆军战术导弹,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这玩意儿可是美国陆军压箱底的宝贝,号称“战术打击利器”。它有多种弹头配置,既能用高爆炸药弹头把目标炸成一片火海,又能用集束弹头对大面积目标进行覆盖打击,可谓是“身兼数职,能文能武”。

MGM-140的射程也不容小觑,根据型号不同,它的射程在165到300公里之间。这也就意味着,乌克兰人可以躲在安全距离外,对俄罗斯境内的目标进行“隔山打牛”式的打击,让俄罗斯人防不胜防。

说到发射平台,MGM-140可以选择“两位好兄弟”——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和海马斯火箭系统。M270就不用说了,那可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一次齐射就能覆盖一个足球场;而海马斯更加灵活机动,可以快速部署到前线,打了就跑,神出鬼没。

这次乌克兰人就聪明地利用了MGM-140的远程打击能力,对俄罗斯的防空系统实施了“饱和攻击”。简单来说,就是用大量的导弹,从多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让俄罗斯的防空系统应接不暇,最终“顾此失彼”,给部分导弹“开了绿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乌克兰人也不是乱打一气,他们的目标选择很有讲究,专门盯着俄罗斯的高价值目标下手,比如战斗机、油库等等。这些目标一旦被摧毁,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将会造成重大影响。

乌克兰人这一通操作,可以说是直接戳到了普京的肺管子上。普京是谁?那可是出了名的狠角色,怎么可能咽得下这口气?这不,俄罗斯的反击很快就来了,而且是“王炸”级别的——核导弹试射!

这次试射的地点选在了北冰洋巴伦支海,一枚潜射弹道导弹呼啸而出,直奔目标而去。而它的目标地点,更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美国西海岸圣迭戈海军基地外海!要知道,圣迭戈可是美国海军的重要基地之一,驻扎着包括航母在内的众多舰艇,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俄罗斯人这一手,可谓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明摆着是在警告美国:别以为我不敢动你!

俄罗斯这次核导弹试射,虽然没有真的打到美国本土,但其战略威慑意味已经不言而喻。它清楚地向全世界表明,俄罗斯有能力、有决心,在必要的时候,对美国本土实施核打击!

面对俄罗斯的“秀肌肉”,美国当然也不敢示弱。他们立刻派出了“林肯”号航母战斗群,前往圣迭戈附近海域进行实战演习。这明摆着是在告诉俄罗斯: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奉陪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美俄两国之间的关系,因为这次事件,再次剑拔弩张,陷入了紧张对峙的局面。双方都在拼命展示自己的核威慑力量,试图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克里米亚遇袭、核弹试射,这一系列事件,就像一枚枚重磅炸弹,把原本就已十分紧张的美俄关系,炸得更加支离破碎。美国持续不断的对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无疑是给这场大火不断地添柴加薪。俄罗斯方面对此早已表达了强烈不满,认为美国正在把乌克兰变成对抗俄罗斯的“桥头堡”,是在玩火自焚。

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美俄之间的对抗不断升级,已经从幕后走向台前,从代理人战争演变为全方位的战略博弈。双方在军事、经济、政治、外交等各个领域展开激烈交锋,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美俄两国不断升级核武库、进行核武演习,核战争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虽然谁也不想看到世界陷入核战争的深渊,但“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却在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五个核武器国家领导人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份声明重申了“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的共识,为避免核冲突、维护全球战略稳定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美俄之间的对抗,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世界各国都在观望,都在评估,都在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以应对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至于未来,俄罗斯和美国会采取什么样的军事行动和外交举措,现在还很难预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双方都不会轻易让步,都会竭尽全力维护自身的战略利益。而乌克兰局势将会如何发展,国际社会又将如何介入,也将是未来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看点。

克里米亚遇袭事件,只是美俄关系恶化、国际局势动荡的一个缩影。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还需要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理性分析,冷静应对,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