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底,一个身材矮小、穿着黄绿色军服的男子闯进了杨家岭的一处窑洞。

而在窑洞的院子前,毛主席正端坐在石桌前,认真研究着接下来的战略部署。

谁知那人刚一见到毛主席,就急忙跑到前去哭喊道:“主席,你可得给我作主啊!”

突如其来的一阵嘈杂引起了扰乱了毛主席的思绪,他本能地皱起眉头,等到看清来人是谁之后,心中的不满却顿时烟消云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以为是谁闯进我的土窑洞呢,原来是咱们的战斗英雄啊。”毛主席一边说着,一边指了指身旁的石凳,示意他坐下。

来者正是当时在陕甘宁边区赫赫有名的战斗英雄肖玉璧,在历次战斗中总是冲锋在前、负伤90多处。

肖玉璧坐下之后便沉默不语,脸色甚至有些难看,这让毛主席产生了疑惑。

老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肖玉璧风尘仆仆地找到毛主席,而且刚一见面就哭丧个脸,很明显是有事要说。

见肖玉璧不开口,毛主席主动问道:“你刚才说要给你作主?”

沉默半响的肖玉璧立马站了起来,情绪激动地喊叫道:“主席,组织上对我不公平,您可得给我作主。”

一边说着,他还一边解开上衣扣子,露出了整个胸膛。

“我这一身伤疤,那都是为了革命留下的,现如今身体不好退到二线,组织上竟然只安排我到张家畔那个小地方当个税务局局长,这也太不公平了。”

“难道我这一身功劳,还换不来一个大官做做?”

看着肖玉璧如此不依不饶的态势,毛主席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他万万没有想到,作为革命军队里的干部、一个战斗英雄,为了做个大官,竟然会像泼皮无赖一般出尽洋相。

毛主席当即把手里的作战地图“啪”地一声摔在地上,拍案而起呵斥道:“把衣服穿上,我现在不想看你!”

肖玉璧万万没想到,向来和善的毛主席竟然会发这么大的火,手忙脚乱地穿好衣服、灰溜溜逃出了院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肖玉璧究竟是什么人,为何敢当着毛主席的面脱衣服呢?

从肖玉璧的行为看来,他是个贪慕权力、虚荣的人,在被毛主席训斥之后,他又有怎样的结局呢?

1

肖玉璧出生于陕西省清涧县马家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

因为从小家里就穷,肖玉璧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就托人给他找了个差事,到镇上的地主家里喂养牲口、干些杂活。

当肖玉璧从父亲冷冰冰的口中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表现得极为抗拒,甚至躺在地上撒泼打滚。

但铁石心肠的父亲根本不为之所动,毕竟家里穷得已经揭不开锅,把儿子送到地主家里干活,还能贴补一些家用。

最终,肖玉璧没能拗过父亲,来到地主家里放牛喂羊,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割草、打水,稍一做错事就要遭到一顿毒打,甚至还被罚不准吃饭。

这样的日子,肖玉璧过了整整七年。

1933年,红军的陕甘游击队来到了清涧县,并且开始大力宣传土地革命政策。

这其中,“打倒地主、平分土地”的口号深深吸引了肖玉璧。

要知道,在过去的七年时间里,肖玉璧时刻都受到地主的残酷剥削,心里自然对地主阶级恨之入骨。

所以,在经过简单的考虑之后,肖玉璧便报名参加了红军,成为陕甘游击队的一名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当地游击队实力的不断壮大,引起了驻扎在陕西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

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立马从保安、庆阳、合水等地调集了5000多兵力,朝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发起突袭。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肖玉璧毫不畏惧,跟随游击队的战友们一起进行反“围剿”斗争。

从1933年12月、到1934年2月,肖玉璧经历了大大小小五十多场战斗,每一次他都冲锋在前。

最终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取得了反“围剿”作战的胜利,而肖玉璧也因作战勇猛,成为了当地军民心中的战斗英雄。

2

1937年,随着日军发起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次联手合作,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也改编为陕甘宁边区。

从那之后,侵华日军就不断派出部队对边区发起入侵,但都被八路军战士们铸成的铜墙铁壁击退。

但日军亡我之心不死,他们认为,如果不能彻底清除掉山西、陕西、河北一带的八路军,就无法实现侵占全中国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在1940年7月,贼心不死的日军再次集结大量部队,对八路军主力发起进攻。

和以前相比较,此次日军可谓倾尽全力,目的就是彻底消灭八路军主力。

在如此危急关头,中共中央军委和八路军前敌委员会立即做出周密部署。

他们先是探明日军的主要行军流线,然后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设置埋伏。当然,单凭游击队的自身力量,彻底消灭敌人是不切实际的,但可以通过伏击、游击战术慢慢消耗敌人。

等到日军人困马乏、被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边区的八路军主力部队再一拥而上,上演一手瓮中捉鳖。

最终,在八路军全体将士们同仇敌忾、英勇奋战之下,来袭的敌人被打得溃不成军,不得已灰头土脸地撤回华北大本营。

虽然我军取得了这场战役的重大胜利,但因为武器装备上的劣势,八路军将士们伤亡惨重,这场胜利也只能称得上惨胜。

更让人感到心酸的是,因为边区物资匮乏、经济困难,很多伤员就连吃顿饱饭都是问题,更不要说保证足够的营养。

战斗过后,毛主席来到边区医院探望伤员。

虽然战士们衣着简陋、吃的也大多是糙米、野菜,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胜利的笑容,这是让毛主席感到最为欣慰的事情。

就在毛主席继续挪着步子,继续挨个慰问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在病房的角落里,一个瘦骨嶙峋的年轻战士依旧昏迷不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连忙问起随行的战地医生:“这个小战士伤势严重吗?怎么还没有苏醒?”

听到主席的问话,医生叹着气说道:“报告主席,他的伤势并不严重,前段时间就已经醒了,只是……”

看着毛主席疑问的眼神,医生干脆说道:“只是他的身体严重缺营养,后来又昏过去了。身体恢复得也慢,到现在伤口都还没愈合。”

毛主席慢慢走到这名小战士病床前,小心地揭开盖在身上的被子,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口赫然出现在眼前。

“1,2,3……”毛主席仔细地数着他身上的伤口,竟然足足有90多处!

放在战场上,他是一个英勇无畏的战士,敢在枪林弹雨中勇猛冲锋。可他也只不过是个20来岁的孩子。

毛主席心痛了,当即让警卫员把自己的牛奶证拿了过来,递给了医生:“把牛奶领出来,每天给他喝一点。”

可医生并没有接,因为他知道,这是中央专门给毛主席配发的牛奶证,每天也只有半斤牛奶。这要是全给了这个小战士,毛主席喝什么呢?而且毛主席的女儿也刚刚出生,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

想到这里,医生刚要劝阻,毛主席竟直接把牛奶证塞进了他的口袋里:“不要跟我废话,要是他一天没有喝到牛奶,我拿你是问。”

说完,毛主席指了指病床上的肖玉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项命令,医生只能接受,他斩钉截铁地说道:“请主席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3

因为补充到了足够的营养,肖玉璧的伤势很快痊愈,不久之后便康复出院。

在此期间,肖玉璧也从别人口中听说了毛主席来医院慰问、并且特意拿出牛奶证给自己补充营养的事情。

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肖玉璧开始飘飘然起来,认为自己受到过毛主席的关照,已经跟身边的战友们拉开了距离。

出院之后,肖玉璧先是回到了部队,可是却开始变得消极起来。无论是日常训练、还是执行任务,他总是慢慢吞吞,表现得极为懒散。

无奈之下,连队指导员开始给他做思想工作,希望他能够重新振作起来,像当初的战斗英雄那样无畏任何危险。

可肖玉璧却借口说道:“我负伤太多了,身体稍微活动就疼,组织上能不能给我安排其他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肖玉璧的要求,指导员也表示理解,毕竟负伤90多处,确实可能留下后遗症。

于是,指导员将这一请求上报,不多久便受到批复:“安排肖玉璧担任清涧县张家畔税务分局局长。”

组织上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是出于两个目的。其一是照顾肖玉璧,给他安排一份轻松点的工作;其二是因为肖玉璧出生于清涧县,在张家畔工作离家也能近一些。

可谁知肖玉璧不仅没有半点感激,反而认为组织上给的官太小了,便要求指导员再向上级请示,能不能安排个大一点的官。

指导员这才看清肖玉璧得寸进尺的嘴脸,当即便回绝了这一请求。

但肖玉璧并不死心,为了能当个大官,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直接去找毛主席。

毕竟毛主席听说过自己的英勇事迹、而且还把牛奶证给自己用,或许能够答应自己的请求。

可肖玉璧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使出浑身解数,却被毛主席训斥了一番。

眼看最后的希望破灭,肖玉璧只好服从组织上的安排,来到张家畔担任税务分局局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没能达到目的的肖玉璧并不甘心,思想上开始产生了扭曲。

肖玉璧心里是这样想的,既然当不了大官,那就在“钱”的上面打主意。上任之后,他就利用职务便,不仅克扣组织上拨发的公款,甚至还变着法子地贪污受贿。

可毕竟组织上拨发的公款数目也不是很大,根本无法满足肖玉璧的私欲,于是又把目光放到了米面粮油上面。

于是,他悄悄联系在国民党西安政府任职的远房表叔,将自己手底下管理的粮油等物资倒卖给国民党军队,从中大发黑心钱。

要知道,在当时的陕甘宁边区,粮食和食油都是稀缺物资,都是需要经过组织上统筹分配的。

也就是说,每个月分配给张家畔的粮油是定量的,肖玉璧此举无疑是靠断送当地百姓的活路来敛财。

很快,清涧县人民政府就发现了其中的异常,派出专人进行调查,肖玉璧的所作所为暴露,克扣的公款高达3050元!

在陕甘宁高等法院上,肖玉璧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根据《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判处死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肖玉璧听到这个结果之后先是一惊,随后声嘶力竭地吼道:“我是战斗英雄、我对革命有功,毛主席都认识我,你们凭什么枪毙我!”

随后,他又提出要求,要见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

考虑到肖玉璧立过功劳,林伯渠便答应了这一要求,亲自来到监狱。

刚一见面,肖玉璧便掏出一封信:“这是我写给毛主席的信,您一定要帮我转交给主席。”

这封信,是肖玉璧最后的救命稻草,可是他早应该想到,毛主席的眼中容不得沙子,背叛了人民、就应该得到人民的审判。

果然,当林伯渠将这封信转交给毛主席之后,得到了这样的答复:“你还记得我怎样对待黄克功吧?这次和那次一样,既然法院做出了判决,那就必须要枪毙。”

黄克功是红军时期的师级干部、立功无数,因喜欢上了一个名叫李茜的女子,逼婚不成后恼羞成怒、将其杀害。

此案一出,轰动延安。很多人都在猜想,黄克功对革命有功、而且还是红军中的高级干部,恐怕会从轻发落。

可是毛主席并没有因黄克功的身份和功劳而予以袒护,反而支持依法判决。

最终,黄克功于1937年10月12日被枪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话音刚落,林伯渠便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对于干部中的腐败问题,是一定要严惩的!一旦开了口子,贪污就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到那个时候再治理可就要伤筋动骨。

几天之后,肖玉璧被执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