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沭县城区小区,经常可见一批穿“红马甲”的社区工作者穿梭期间,为居民的家长里短协调奔波。临沭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袁亮介绍,临沭县城区目前常住人口达34.6万人,社区工作已成为当前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重要环节,该县以打造一支素质优良、能打硬仗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为抓手,提升社区服务能力,趟出了一条社区建设提速、为民服务升级的路子。

临沭县着力在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上持续发力,结合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坚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通过法定程序选举产生360余名社区“两委”干部,将一批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选拔到社区“两委”岗位上来。选出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37.7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达70%以上。同时,县里把社区专职工作者作为社区服务治理的重要力量,先后分5批招考社区专职工作者155人,平均年龄28.6岁,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大学以上学历占比46.49%。

为激发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积极性,县里对招考的社区工作者参照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按照“一人一档”要求,建立社区工作者个人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制定出台《临沭县城市社区“两委”班子运行规范(试行)》,从职责任务、履职考核、薪酬待遇等7个方面进行规范,实行量化考核,同时建立社区干部政治体检制度,每年联合13家部门对社区干部任职资格进行联合审查,保障队伍纯洁性。2023年完成500人次的资格审核工作,清退不合格人员5人。县财政每年列支2000余万元保障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严格按照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有关要求,每月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工资报酬和绩效奖励,确保安心干事。由县财政列支专项经费,按照每个社区每年30万元的标准,拨付为民服务经费和运转经费,出台经费管理使用办法,保障社区有钱办事。

“实行社区党组织书记‘先锋领航工程’以后,每季度确定1个攻坚项目,工作有了目标和方向,感觉更有挑战、更有成就感,工作干劲也更足了。”临沭县凤凰社区党组织书记王泳华对未来工作充满了期待。这个县创新实施社区党组织书记“先锋领航工程”,由社区书记结合工作实际,围绕社服用房回收、基础设施提升、物业企业监管、公共收益增加等方面确定攻坚方向,单台比擂、专道赛马。“我们街道每年拿出2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工作成效明显的社区党组织书记,激励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临沭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王壮飞说。

临沭县坚持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围绕“抓人、抓队伍”,先后从县直机关干部中选派41名红领书记到城市社区任职,当好社区“红管家”,连续3年实施以老带新的“结对帮带”工程,组建12对帮带班子,对于初到岗位、初次任职的社区工作者,明确1名社区“两委”成员或社区专职工作者业务骨干进行结对帮带,每年针对新考录的社区专职工作者举进行初任培训,对其工作上指导、生活上关心、思想上疏通、方法上传授,正确引导快速成长成才。采取普训、集训方式,按照“全科社工”标准,每季度至少集中培训1次,临沭街道社区不定期组织业务培训,通过开展“书记上讲台”等实践锻炼活动,抓好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整体提升,促进社区工作者队伍提能力、转作风、优服务,累计培训4000余人次、解决民生问题3000余件。今年4月份物业类工单同比下降8%、5月份同比下降6.6%,降幅居全市前列。

“现在,上级每年开展“五好”示范小区、幸福家园好书记评选,干得好的还可以推荐参加公务员、事业编考试,社区工作者这个职业更有干头了。”临沭街道平安社区党组织书记孙豪说道。目前,临沭县按照“15分钟服务圈”的要求,对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优化,在小区“沭心办驿站”建设社区诊所、社区食堂等功能,已完善提升服务中心21个、建立“沭心办驿站”125个、建设社区诊所6个,社区食堂8个,社区服务功能持续提升。(徐萌萌 吴泽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