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2021年下半年楼市进入调整周期开始到现在,地产市场的基本逻辑已经改变了。

今年3目的,官媒《经济日报》发表的一篇题为《关注房地产市场新特征》中显示,目前需求端呈现两个“好于”:

①二手房成交量好于新房

②现房销售好于期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该文章的分析,2023年全国二手房网签成交共计7.1亿平方米,达到历史峰值。而且其中有13个省份的二手房成交量都超过了新房,这种情况在过去是从未有过的。

而且,进入到2024年以后,这种趋势变化也越来越明显了。根据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15个城市二手房销量明显比新房成交量翻倍。

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意味着存量房时代的到来,也说明二手房的以价换量确实是有效果的。说的更直白一点,只要房价降到了一定的水平,需求其实是一直存在的。

不过,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这两年,新房(也就是期房)成交量却呈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也意味着,开发商的业绩已经陷入了越来越差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显示,2023年二手房成交量全年同比增幅为18%,表现明显好于期房。进入2024年,虽然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去年出现跌幅,但总体来说,表现依旧好于期房。

比如新房方面,据克而瑞监测数据,5月份全国30个重点城市整体成交1081万平方米,环比增长4%,同比下降34%。累计来看,前5个月30城整体成交同比降44%。

二手房方面,5月监测重点14城住宅成交107446套,环比下降5.58%,同比仅下降4.99%。

足以说明,未来一段时间,开发商的日子要不好过了,对此不少房企也纷纷表示要过“紧日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房企也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比如此前华润置地主席李欣就表示,“2024年要真正习惯过紧日子。”

并且她分析称,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行业规模持续收缩,“三高”的发展模式已经终结。同时,消费者对居住品质、消费场景以及空间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发展模式正在建立过程中。对此,不少房企都开始准备转型,把业务的中心放到房子的品质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为了让房企恢复,这两年,国家也在不断放出利好,比如此前约束力最强、持续了两年零三个月的“三道红线”政策已经告一段落。

当初这个政策一落地,开发商就面临着销售困境,再加上国内不允许房企通过上市融资,因此,那期间有不少实力不足的房企陷入了巨大的债务危机,甚至连万科这样的地产大佬也在那期间经历了一波危机。

直到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包括近期各地消息国家队下场收房。那么,这些利好政策落地以后,是否意味着现在购房是最好时机呢?到2030年,现在100万的房子还值多少钱呢?

对此,有行内专家指出:实际上,三大趋势早已暗示了未来的发展走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楼市将逐渐呈现两极分化趋势,而且这种趋势会越来越严重

随着一二线城市入户门槛的下降,其产业经济以及更高端的配套,同样对人口有较强的吸引力。这也预示着,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发展前景将继续扩大;

而那些产业经济不足的三四线城市,随着人口外流现象的加剧,这些城市的购房需求也将逐步减少,导致房价持续下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推进速度将不断加快。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明确提到,要健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

同时,近期不少地区已经开始了国家队收房,工资不难看出,“保障房+商品房”双轨制的趋势已经越来越近了,而这个模式也将让楼市回归一个理性的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购房者手中的消费能力已经大幅下降

虽然数月以来公布的消费指数呈现着上升趋势,大家的消费需求不降反增,但是从一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老百姓已经出现了消费降级。

比如三大电商平台数据显示,阿里、京东业绩平平,但是主打“便宜”概念的拼多多,却在这两年出现了业绩直线上升。今年一季度,多多的营收更大涨6成,利润更是暴涨212%。

以致于京东、阿里纷纷调整战略。一个发力五环外,一个回归淘宝,都在聚焦低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未来楼市还将呈现一个不确定因素加剧的情况,如果这个时候贸然进场,很可能因一时的冲动而陷入资产持续贬值。

而现在,100万的房子等到2030年,可能只值80万了,甚至可能更低。是,尤其是房子的金融属性不在,居住属性占据主要地位,其价值也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