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是中国的购物节,随着近年来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已然成为了所有电商平台争相追捧的促销节点。主播们成为了购物狂欢节上最忙碌的群体,各直播间纷纷拿出“看家本领”上演“直播大战”,只为将优秀产品推荐给更多顾客。

在有着“大湾区后花园”美誉的广东省清远市,直播、促销活动同样火热。直播间内,各农产品带货主播,使尽浑身解数,向顾客们推介着美味可口的“清字号”农产品。

95后清远女孩“玩转”养鸡场,带货清远鸡3小时卖出18万

上午9点,在清远市清城区的爱健康清远麻鸡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周小芳与同事已经忙碌了起来,紧张地为“6·18购物节”的第一场直播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为了在“6·18”的直播中吸引更多顾客,展现清远鸡养殖环境,周小芳与同事将直播地点从直播间“挪”到了养鸡场,并邀请了抖音达人“广东亮仔”作为搭档,共同直播售卖清远鸡。

下午2点,周小芳结束了今天的第一场直播,三小时的直播时间里,她的直播间销售额达到了18万,对于这个“战绩”周小芳表示“还比较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18购物节”当日,周小芳搭档抖音达人,在养鸡场进行直播带货。受访者供图

周小芳告诉记者,她今天要直播7-8个小时,此外前期要准备物料、结束后复盘,工作安排很满。“今天邀请了达人,加上‘6·18’,流量比较好,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下午再播两场。”

95后女孩周小芳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清远女孩,从事直播带货已有一年半的时间,曾带货过白酒、旅游套餐等不同品类,如今,清远鸡成为了她直播间的“头号选手”。

“清远鸡很好卖,名气高,自带流量,不需要怎么去述品,顾客听到是清远的本土企业,然后又是正宗清远鸡,就直接下单了。”周小芳开心地说,“作为一个清远人,其实有时候还挺骄傲的。”

对于带货主播的工作,周小芳表示,是“痛并快乐着”,“卖出去了就会很开心,但也很辛苦,孵化场、养殖场、屠宰场都要一一去现场了解,”周小芳笑着说,“之前我以为在清远养的都叫清远鸡,,但是接触之后,才发现清远对种源、养殖环境都有要求,口感确实会不一样。”对于“主播”这份工作,周小芳觉得发展前景好,目前的收入也不错。

自去年11月开设电商板块以来,今年“6·18”是广东爱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参加购物节活动。目前,公司已有30余人的电商直播团队,在本次“6·18购物节”,共开设3个直播间,每个直播间完成20个小时的直播工作。预计在整个“6·18购物节”促销周期,达成销售额800万-1000万的目标。爱健康生物科技副总经理李建树直言:忐忑,又自信。

“一个线上带货农产品最大的好处是它跟线下渠道不一样,它能够更加直观地和消费者进行接触,‘一对多’销售,能短时间内大地去曝光,”李建树说,“我们现在的复购率很高的,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有品质的优势,所以买过的顾客都会去复购,但整体我们在对外输出的品牌上还需要加强。”

李建树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清远鸡产品的53.6%的群体都是广东群体,然后剩下的将近百分之二、三十的群体是在江浙沪,此外还有部分产品供及港澳,在未来,他也希望通过电商平台将扩大销售范围,帮助产品“走出去”。

在位于清远市清城区的天农食品集团销售清远鸡已有21年之久,在省内外均有不少“老顾客”。今年“6·18”天农食品集团电商销售工作同样火热。天农电商板块负责人林剑斌告诉记者:“今年‘6·18’,我们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促销活动,不仅迎合各平台参加促销300减50跨万店活动,还有限时折扣,赠品活动等”。

“去年我们直播的‘达播’板块在‘6·18’期间有破百万的业绩,今年‘6·18’直播的目标是400万。”林剑斌说,拓展电商板块也是今年天农食品集团发展的重点,按计划,年底天农食品自播团队将由现在的人扩编至20人。

一袭汉服,双语带货,助农主播现场带货成田间靓丽风景

晚上10点,清远助农主播曾青终于完成了“6·18”购物节一天的工作。

不同于往年的“6·18”,今年曾青并没有像往年一样坐在直播间的镜头前,与顾客们推荐产品,而是来到了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和山区里的绣娘们分享起了短视频、直播带货知识。“我们学会要利用好手边有的工具,学会基本的手机拍摄、剪辑,开拓线上渠道。”培训班上,曾青向绣娘们分享着经验。本次培训班,共有50绣娘带着自己的刺绣作品来到课堂,在曾青的指导下,拿出手机设备尝试录制拍摄起来。本次授课已经是巾帼短视频直播技能培训班开设的第七场授课培训,通过该系列培训,将有超500名绣娘接受短视频直播带货培训,辐射超千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青指导绣娘们操作手机进行线上带货。受访者供图

授课培训结束,曾青又“操心”起了在“6·18”中职学生清远好物推荐直播助农活动上,两位来自清远职业技术学校的“小主播”。在广清帮扶基地直播间内,两名身着校服的学生主播正流利地向直播间的顾客推介英德红茶。了解到直播一切顺利,曾青终于放下心来。

五年前,曾青还是一名脚踏高跟鞋,奔波于写字楼的“外贸人”。一次偶然的机会,曾青接触了到了直播带货,不同于其他主播,曾青离开了珠三角,选择成为了一名返乡青年,扎根清远,通过自己的直播间,推介清远农特产品。

用英语介绍农特产品,成为了曾青的“招牌”。曾青告诉记者“优秀的主播太多了,我一直在思考自己有什么优势,有什么竞争力,能和大家‘卷’一‘卷’,用双语介绍农产品,能扩大受众面,更能扩大影响力。”在曾青的直播间里,常常可以见到她一袭汉服,坐在果园、农场,用流利的英语向观众介绍农特产品,“反差”的画面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位风格独特的“双语主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青身着汉服坐在果园内,向直播间的关注介绍农产品。受访者供图

2022年,曾青获得“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农村电商人才类)“乡村星主播”二等奖。2023年,曾青将“清远好风土”优质农产品首次带进广交会双语直播间。

4年间,曾青及其团队走遍清远8个县市区,打造“笑笑助农”直播IP,带货超千种清远本地优质农产品。同时,曾青与清远市妇联、清远市团委、多所本地高校开展合作,开设多场公益培训,培养电商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远职教城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直播带货。受访者供图

从台前转向幕后的第一个“6·18”,曾青同样忙碌,“更奔波了,”曾青笑着说“不过感觉还挺好的”。在曾青看来,自己一个人直播效果始终是有限的,通过将主播资源、供应商资源整合起来,做好前后端供应链,壮大清远本地优秀带货主播的队伍,才能发挥更大的效果。“清远有好山好水,有优质农产品,更有好的营商环境,农产品电商就应该在这样的地方发展。”曾青相信,通过电商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清远优质农产品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清远市电子商务持续快速发展,电商网络零售规模稳步提高,农村电商推动乡村振兴成效显著,跨境电商新业态快速发展。2023年,全市电子商务网络商品零售额达76.8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18亿元,自2018年至2023年,年均增长达24%,发展势头正猛。

2024年,清远市商务局将通过持续推动跨境电商下沉,拓宽外贸发展新渠道,打造“跨境电商”清远新名片;推动本土企业直播电商转型、促消费提质增量、赛教融合孵化直播人才;优化农村电商网点布局、完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加大电商主体和品牌培育,结合国家县域商业项目建设,促进农村商贸流通体系转型升级等,赋能“百千万工程”,助力清远经济高质量发展。

延伸报道:

千余名师生同台竞争,创新赛事助力清远高校培育电商人才

为满足电商人才培育需求,2023年10月,清远市大学生直播电商大赛启动,全市11所高校188支队伍1000余名师生报名参赛,134支队伍实现开播及短视频真实带货,总带货直播超1000场,总直播时长超2000小时。

经过一番激烈角逐,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职教通联盟队最终脱颖而出,夺得大赛一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职教通联盟队夺得清远市大学生直播电商大赛一等奖。受访者供图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带队教师何杰告诉记者,本次比赛,学生们做了充分调研,选择了清远鸡、麻竹笋、红茶等清远农产品,“直播效果相当不错的,经过二十多场直播带货,基本上做到了覆盖了15万大学师生,大家都关注到了我们的直播内容。”

作为一名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接下来,何杰计划将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特色内容,进行数字化方向转型发展,重构培育方案与课程体系,开展实践教学,最终实现“学中创、创中学、学创相长”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育目标。

另一位指导教师,来自清远市技师学院队的林会娜则表示,目前已经成立直播工作室,全面实施“岗课赛创”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组织选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直播大赛,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通过导师带队、专属价格、专属佣金等多重赛事机制,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参赛热情。”大赛承办方广州生本新营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浩介绍,清远麻竹笋成为赛事直播间爆款,带货超5.6万包。

大赛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大赛创新直播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清远高校与电商企业深度合作,将竞赛项目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强化综合技能训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产、以赛促销、以赛促才,助力提升清远市大学生的电商实战技能和未来职场就业竞争力,培养适应新时代电商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采写/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陈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