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曾有当档城市和乡村孩子互换生活的栏目——《变形计》红及大江南北,第一季第一期的主人公,来自青海最贫穷山村的高占喜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出生在过度贫穷的家庭,高占喜从小缺衣少食。14岁的他在地里劳作,过分消瘦的身板还不如身边的麦子杆粗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变形计》,他有幸短暂见识了山外面的世界,巨大的贫富差异和物资上的优越享受,深深激荡了少年的内心。

可就在大部分观众认为少年被物资蒙蔽双眼的时候,他却主动选择提前回到那个贫瘠的山村,十多年过后,他悄悄依靠自己华丽蜕变。

这个在土地里长大,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村少年,究竟经历了些什么?在节目带来的短暂高光之后,他又是如何书写自己的人生,改变自己的未来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曾见过的太阳

用湿巾擦手、去理发店洗头、花几百元买双鞋……这些生活中细枝末节的事情,对于大多数在城市里生活的人来说早就习以为常。

可就是这些小事,在2006年曾多次让一个男孩发出惊呼,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旷阔的马路、衣着光鲜的人群给这个孩子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是他梦都不曾梦到过的世界。

这个男孩就是14岁的高占喜,前一天他还顶着毒辣的日头在地里割麦子,如今飞过群山骤然降落在长沙黄花机场,小心翼翼地和新生活握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占喜穿着一套蓝白相间的校服,脚上的黑布鞋是临行前妈妈赶制出来的新鞋,这是他最体面的一套衣服,却和这个世界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

节目组为他选择的城里父母”早就等在接机大厅,按照原本的安排,高占喜本应该喊他们“爸妈”,可他太过腼腆,踌躇了很久也只能喊出“叔叔、阿姨”。

高占喜的城市父母家境很是优渥,魏爸爸是国税局的公务员,魏妈妈自己开了一家印刷厂,他们的儿子魏程比高占喜大一岁却沉溺网络,和高占喜交换体验山村生活。

在高占喜来之前,魏家父母从节目组这了解了高占喜平时的生活,对他经历的困苦很是心疼,一见面就送上了精心准备的礼物,热络地拉着高占喜合影留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到停车场看到魏爸爸的小轿车,从来没坐过小轿车的高占喜显得手足无措,出于礼貌,他拉着魏妈妈,一定要她先上车,自己才小心翼翼的坐了上去。

魏妈妈感受到高占喜内心的惶恐,拉着他的手轻声安抚,高占喜才慢慢放下紧张,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就着满眼的新鲜不住的问东问西,却又很快安静下来。

或许柔软的真皮座椅舒适得让高占喜有了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车窗外的繁华是这个山里孩子看起来无法触及的梦想,他背过身默默的留下眼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家父母带着高占喜体验城市里的生活,到理发店里洗头的时候,高占喜的眼泪又开始往外冒,明明身处同一个世界,强大的落差却让他再次哽咽。

这种落差对于一个山村里来的孩子来说是巨大的冲击,他也曾幻想过山那边的生活,只是以他以往的生活体验完全无法预计。

一套新衣服、一双新球鞋,魏爸爸从钱包里拿出三百多元时,高占喜的眼神里流露出慌张,这是他不敢想象的价格。

高家全年电费不过20块,魏爸爸一下子就为他花了几百,他不住地道谢,甚至到最后只能用“对不起”来表达内心的惶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爸爸见状,回想起了自己大手大脚的儿子,唏嘘不已。而魏妈妈看高占喜总是不住的流泪,以为他是想家了,拿出手机让他给家里报个平安。

可却没成想,又把他的眼泪惹下来了。除了第一次拿起“传说中的手机”的激动,高占喜更是感到了窘迫,因为他的家中根本没有电话。

好在没有什么是一顿美食不能解决的,在面对有鱼有虾的晚餐时,高占喜终于流露出由衷的笑容。

桌上摆的美食几乎都是他听过但从没吃过的东西,魏家父母不停地给他加菜,但克制不住的紧张让他5次弄掉筷子,很显然,高占喜还没适应这里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上回家,高占喜就像进了大观园,复式的楼房宽敞明亮,干净整洁装修的很有品味,虽然已经换上了魏爸爸买的新鞋,他还是有些畏手畏脚,就怕给家里弄脏了。

魏妈妈温柔的唤他到桌边,拿出两张百元大钞给高占喜作为他这一周的零用钱。两百元对于魏家来说不算什么,却让高占喜走了神。

他看着崭新的百元大钞,这200元对他来说是笔巨款,在来城市之前,他过得日子太苦,苦到哪怕是城里明亮的灯光都能让他泪流满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默默忍受黑暗

高占喜的家在青海民和县,地处高原土地贫瘠又交通闭塞,以前这里的人们大多种植小麦为生,如今年轻人多会进城打工,一走或许再不回头。

高占喜家住在多布村,家里父亲失明,母亲因为生育子女而病弱,高家一直是村里最穷的人家。

前几年,高占喜的哥哥念完初中后就外出打工了,一年挣不过2000元,还要补贴家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占喜虽然只有14岁,但哥哥走后他就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每天上完学就要赶紧往回赶,下地、做饭一刻不能停,到了很晚才能点上蜡烛写作业。

日复一日繁重的劳动对于他来说已经不算折磨,饿肚子才是他最害怕的梦魇。

长久以来,高家的饭食只有自家粗糙的黑馍馍,连口下饭的咸菜都没有,高占喜只能喝自白水充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去城里前,高占喜最大的梦想就是美美地吃顿肉,这是他在过年时才能吃上几口的美味。

正是长身体的年龄高占喜却似乎永远都饿着肚子。田间劳作时。能清楚的看到他单薄的身板,高高耸立的肩胛骨让人心疼。

此时的他正在镇上念初一,每天要徒步20里的山路才能到学校,家里的黑馍馍并不顶饱,走完山路刚到学校,高占喜就又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每个月只有1块钱,这钱要买文具,我没钱买馍……”

赤贫的窘迫时刻压的高占喜抬不起头,他每每考试都能排在班上前三,但肚里时时刻刻的饥饿都在提醒他,再过两年他就不能读书了,要去打工赚钱了。

高占喜家所在的村里,仅有四分之一的孩子以后有机会到高中求学,而高占喜家的状况完全无法支撑他上高中的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命运似乎注定了要和哥哥一样——一毕业就去打工。

但对于既定的命运高占喜早已默认,他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但他无法逃离辍学打工的人生,高占喜在镜头前低下头,深感自己的“无能”。

当《变形计》栏目组相中高占喜,要送他去城里体验生活,高占喜已经麻木的眼神里才出现了久违的波动。

他意识到这可能是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栏目组只负担从机场开始的路费,从村里到机场的费用,高占喜付不起,从天而降的幸运差一点成为命运的玩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好在淳朴的村里人站在了高占喜身后。高家父母一度认为栏目组是人贩子,村里人苦劝高家父母,才让他们答应了栏目组,那12块的路费也是村里人一块块凑起来的。

坐上去城里的大巴,高占喜恍如隔世,这是他第一次坐这么长时间的车子,到机场高占喜看到一家书店,他一头扎了进去,这是他最渴望的地方。

到了长沙,见到魏家父母,城市生活带给他一次次剧烈的冲击。但他命运的轨迹,也从那时起,在暗中悄然改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挣脱宿命的网

“到城里就不用干农活了,我就能专心读书了……”

这是高占喜出发前的真实想法,但城市里绚烂的灯光太容易让人迷醉,度过了最初的紧张窘迫,高占喜有些“飘了”。

和高占喜预料的一样,在魏家生活并不需要他干活,原本起早贪黑要下地的他一下子多出了很多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高占喜却没有按自己说的,把这些时间用来看书,从没看过电视的高占喜被电视剧吸引了所有的目光,第一天他泡在电视前一看就是一天。

第二天城里的表弟表妹怕他寂寞特意赶来陪他,高占喜又忘了念书,表弟教的电脑游戏对他来说同样格外有趣,不知不觉一天又过去了。

第三天,魏家父母特意空出时间,想带着高占喜出去长长见识,高占喜却拒绝了他们的好意,窝在家里玩起了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惬意的生活是高占喜从未体验过的,不用干活、每天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甚至他还学会了豪气的消费,主动拉上表弟表妹请他们去吃小吃。

啃惯了黑馍馍还常年吃不饱的高占喜,这几天在城里大鱼大肉惯了,内心对食物似乎没有这么的渴求了,吃不惯的臭豆腐直接随手就扔了。

之前每个月只有1元零花钱,如今有了魏妈妈给的零花钱,他也敢用20元给自己购买零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这样的阔气,在来之前他是他无法想象的。而在高占喜啃着自己斥“巨资”买来的零食的时候,远在青海的高父还在跟交换去的城里儿子魏程夸奖高占喜:

“我家占喜,一年零花钱都不用20块……”

两相对比,似乎太过讽刺。而高占喜很快的适应了城里的生活,第四天时他又毫不手抖地掏出20元去公园玩了射击游戏。

不过五天,高占喜已经全然忘记自己来城里的初衷,书一页没看,外面的花花世界已经彻底迷晕这个孩子,甚至当别人问起他姓什么,他竟然说出:“我姓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里,几乎所有的观众都认为,高占喜已经彻底暴露出人的本性就是“好逸恶劳”。

他十多年吃过的苦太多,当他尝过甜头,他就再也无法回到山村安于现状。是的,高占喜确实无法安于现状,但他似乎也不想观众想想的那样全然忘本。

第五天,魏妈妈让他去自家印刷厂帮忙的时候,高占喜和暑期工姐姐的互动就很有意思。

高占喜在流水线上重复劳动了一会,这些活计虽然比农活轻松,但也很快让高占喜感到厌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主动和隔壁的小姐姐聊起了天,问她为什么不继续读书却选择打工。

小姐姐表示自己想出来闯一闯世界,或许是回想起自己初中就辍学打工的哥哥,高占喜无比的清醒地表示:“不读书不行,这世界不好闯”。

高占喜的内心无比的清楚,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第六天卖报体验的时候,他的工友男孩为了给母亲凑医药费,不得不勤工俭学,高占喜得知后也深感同命相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去到男孩一贫如洗的家,满墙的奖状是家里唯一的装饰物,那一刻似乎触及了他的灵魂,临走前他对男孩说:“一定要继续读书。”

这句话同样也是说给他自己。

抱着报纸走在城市的街头,高占喜看到城市里的喧嚣和车水马龙还有另一面,衣着光鲜的人们也并不是城市唯一的住客,昏暗闭塞的桥洞里流浪汉过得也很是艰难。

他开始明白,五光十色的背后是人们用汗水点亮的,在山里出生的他可以感叹命运不公,但出生在城里也绝不是就能平步青云,凡事都能一蹴而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家路上他遇到了一个卖艺的小女孩,他掏出身上卖报得来的零钱分给了女孩一些,这是高占喜内心的成长,他不再抱怨命运不公,也知道了努力的方向。

当天晚上,栏目组告诉他,老家的父亲意外弄伤了脚。原本高占喜已经答应魏家父母多住一天,但却马上央求栏目组安排他马上回家。

当被问起为什么着急回家的时候,高占喜沉默良久,这几天城里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感触良多,但少年知道该是梦醒的时候了。

“我的麦子熟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答案。此刻的高占喜,似乎已经做好了面对残酷世界的全部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天一早,他拿出身上剩下的所有钱请魏家父母吃了一碗简单的面条,他感谢这些天他们的照顾,因为吃面条在他心中就是“长长久久”。

在离别的机场,高占喜没有回应魏妈妈最后的拥抱,他怕自己会贪恋这一抹温暖,他毅然挥手,转身登上了飞机。

麦子熟了,他回来了,黑馍馍、素面条,高占喜大口大口地吃,吃完麻利地脱下城里买的名牌运动鞋,换上布鞋下地干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书是我唯一的出路”

高占喜坐在自家地头,他无比清醒,那7天的美梦醒了,他虽眷恋但没有迷失,前路艰难,但他坚定了方向。

好在一切都在向好发展,节目播出后,高占喜的清醒和对读书的渴望打动了魏家父母,他们通过栏目组再次联系上高占喜,表示愿意资助他读到大学毕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对于高占喜来说是最好的礼物,他终于有机会摆脱和哥哥一样的命运,就像他看的那本《丑小鸭》一样,有机会蜕变成天鹅。

高占喜没有辜负魏家父母的期望,2016年9月,民和县只有3名考上一本大学的考生,高占喜不仅是其中之一,还是理科状元,他以600多分被湖南师范大学录取。

将“读书改变命运”刻在骨子里的高占喜,到了大学里也没有荒废学业,优秀的他很快脱颖而出,被提前录取为了国防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他在已经成为武警部队里的一位副连长,这位从山村走出来,顶着高原红的农村娃终于成为了“白天鹅”。

在逆境中完美蜕变的高占喜,狠狠撕下了人们给他贴上的“心比天高”的标签,在最应该厚积薄发的年龄,让自己深深地扎根,没有荒废时日,成为最励志的榜样。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