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让孩子干吗去?以开阔眼界、寓教于乐为目的的夏令营,是许多家长的选择。暑假即将开始,夏令营招生市场变得火热,动辄数千元、上万元的研学产品不愁销路,有的甚至“上线即秒光”。但一些夏令营的实际体验与家长的期望相去甚远,有的50多名女生挤在3个宿舍,每天洗澡都要排队一小时以上;有的为压缩成本层层转包,连基本的安全卫生都成问题,孩子在营拉肚子、感染“红眼病”……有人吐槽,这样的夏令营倒不如叫“坑娃营”“吓令营”。

有统计显示,全国目前有超过5000家“研习营”“夏令营”相关企业,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未来将超千亿元。夏令营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事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必须设立更高的准入标准。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夏令营机构的资质审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师资力量、场地设施和安全保障能力。此外,还要加大监管力度,畅通举报渠道,对存在问题的机构严肃处理、公开曝光。同时,建立信息公示平台,方便消费者查询和比较不同机构的服务质量。

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暑假游学项目时要擦亮眼睛,对机构资质、师资背景等加强甄别。签订合同前,必须仔细询问有关责任条款,问清食宿安排、保险理赔等情况,增强维权意识,才能少受损失。

《中国教育报》2024年06月20日第2版

作者: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