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马子卿

| 2024年6月20日 星期四 |

NO.1 央行行长潘功胜:需要考虑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进行动态完善

6月19日,2024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就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发表主旨演讲。在演讲中,潘功胜表示,货币供应量的统计,需要适应形势变化不断完善。

潘功胜指出,我国M1统计口径是在30年前确立的,随着金融服务便利化、金融市场和移动支付等金融创新迅速发展,符合货币供应量特别是M1统计定义的金融产品范畴发生了重大演变,需要考虑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进行动态完善。个人活期存款以及一些流动性很高甚至直接有支付功能的金融产品,从货币功能的角度看,需要研究纳入M1统计范围,更好反映货币供应的真实情况。

点评:当前我国M1统计口径偏窄,主要由企业活期存款构成,不包括居民活期存款和支付机构中沉淀的客户备付金、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及现金理财产品等。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进行动态完善,可以更好反映货币供应的真实情况,为货币政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NO.2 李云泽:加快保险业由追求速度和规模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转变

在2024年6月19日召开的2024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发表了题为《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题演讲。

在演讲中,李云泽指出,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实现降本增效。我们将推动保险业坚持内涵式发展、特色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加快由追求速度和规模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转变。引导保险机构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风险观,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经营管理效率。丰富产品供给,完善保障服务,推动供需更加适配。下大力气改革销售体系,开展保险中介清虚提质行动,持续推进“报行合一”,全面深化银保合作,探索优质非银金融机构保险代理试点,持续提升销售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便利化水平。

点评:从“追求速度和规模”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的转变,意味着保险业将不再以规模扩张为终极目标,而是注重提升服务本质和经营效能。保险业的发展不仅仅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乎国家经济的稳健运行。行业真正的竞争力应来源于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而非盲目扩大规模。

NO.3 朱鹤新: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我国外汇市场有基础有条件保持稳健运行,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支撑因素概括起来是“三个更加”。一是经济基本面更加坚实,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趋势将进一步增强。二是外汇市场韧性更加明显,我国企业可以更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汇率避险工具运用更加广泛,人民币跨境使用占比稳步提高,外汇市场交易保持理性有序。三是应对经验更加丰富,近年来成功应对了多轮次高强度的外部冲击。

点评:今年以来,全球外汇市场波动加大,我国外汇市场运行面临的挑战增多。面对外部冲击的应对经验是守稳汇率的智慧。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应对机制。在汇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精准调控,保证了市场的平稳运行,人民币也经受住考验,表现出相对较强的韧性和稳定性。

NO.4 我国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已扩容至82款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个人养老金产品的种类、数量持续扩容,可供选择的产品不断丰富,从最初的6家公司7款产品,已经发展到目前的22家公司82款产品。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种类包括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两全保险、年金保险三大类别,各有17款、26款、39款产品,涉及22家公司,主要为大型寿险公司、专业养老险公司、银行系险企,还有多家外资寿险公司。

点评:当前,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不仅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养老需求,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税收抵扣红利。此外,目前一些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与养老服务搭配、满足多元的养老需求,也被视为这类产品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