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豚这回玩大发了,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动物界(包括人类)的社牛一哥,可以说海陆空,没有它搞不定的动物,坐骑都是随意换,今天脚踩鳄鱼,明天乘龟踏浪,更牛的是人家还有私人飞机。要是突然在天上看见大鸟驮鼠,估计得有人吓得不轻:“这水豚成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豚不仅在动物界吃香,在人类眼中也是香饽饽,这可能跟它“老好人”的性格特点有点关系。

话说水豚脾气一直掉线,佛系看待一切。不管你怎么玩弄它,调戏它,它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候就干脆就两眼一闭,随便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所谓敌不动我不动,敌越动我越不动,以柔克刚在水豚这里被发挥的淋漓尽致。周围已经群鸡荟萃,叽叽喳喳喋喋不休,它依旧能置身事外,旁若无鸡,处变不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直接有不讲武德的马派高手上前挑战,它依旧秉承着在哪里被吵醒就在哪里继续躺倒的原则,绝不发力还手。“啄就啄吧,给你无限次机会,看你能不能把我啄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网友感叹,我妈能有水豚这种稳定情绪就好了,也有人给水豚封了个封号,地球最强情绪管理王者。然而,评论区一个突兀的评论令人们炸开了锅:“不信谣,不传谣。”

这一评论令网友生出了一些疑惑,虽然网络上关于水豚的这些画面看起来很有趣,但是它们真的符合水豚的本性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豚佛系?看看它们制度森严的大家族

说到水豚大家并不陌生,它用憨厚呆萌的外形俘获了一大批忠实粉丝。

水豚有点像放大版的豚鼠,但绝不是一种动物,它是是世界上最大的啮齿类动物,体重可达50公斤,体长可达1.3米。它有着粗短的棕色毛发,圆头,短耳,小眼,长鼻,宽嘴,四肢短而粗,脚趾间有蹼,尾巴已经退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豚在南美洲的很多国家都混的风生水起,最喜欢生活在河流,湖泊,沼泽,池塘等水域附近,以及草原,森林,灌木丛等植被茂密的地方。

它们通常会形成一个由10到30只个体组成的家族群,由一只或几只成年雄性,多只成年雌性,以及它们的幼崽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个家族群都有自己的领地,大约占据几公里的河岸,它们会用鼻腔腺的分泌物和粪便来标记边界,防止其他水豚入侵。

水豚绝不是佛系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外表,绝不是它们的真实性格,它们甚至在家族管理上,都有着一套森严的等级管理制度。如果真有豚漠视这些家规,它们也会展现出六亲不认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说,在整个水豚家族中,会有一只最强壮的雄性担任首领,它可以享受最好的食物,水源,休息地,以及交配的权利。

其他的雄性则要服从首领,或者离开家族群,寻找自己的领地和配偶。如果有不懂事的水豚敢越雷池半步,水豚的家族群之间也会发生争斗,用牙齿相互攻击,甚至造成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乌龟嬉戏?一个不爽就给乌龟来上一口

水豚的名字来源于它的生活习性,它喜欢在水边或水中活动,因此,脚趾间生出了蹼,可以让它们可以在水中自由的活动。

它的眼睛,鼻子和耳朵都位于头部的上方,方便它在水中呼吸和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神奇的是为了适应水边的生活,它们竟然活生生的进化出了一套水下呼吸装置。

它们的眼睛,鼻子和耳朵都可以闭合,防止水进入,鼻子还可以像一个呼吸管一样,让它们在水面呼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豚很胖,皮肤下有着厚厚的一层脂肪,都说胖子都自带“游泳圈”,水豚也不例外,而且它们的“游泳圈”是真的可以帮助他们漂浮在水面进行捕食。

水豚的鼻腔腺不仅能散发气味,用来标记领地和交流信息,同时也可以分泌一种油脂,涂抹在身上,起到防水和防晒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豚可以潜水很长时间,最长可以达到5分钟,它们在水中的速度也很快,可以达到每小时35公里。

水豚喜欢在水中玩耍,它们会互相追逐,拱击,咬嚼,有时还会和其他水生动物互动,比如乌龟,鱼类,水鸟等,这些画面看起来很和谐,但是并不意味着水豚和这些动物是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们只是出于好奇或玩闹的心理,有时甚至会伤害到这些动物,比如咬掉乌龟的脚趾,吞食鱼类的卵,吓走水鸟的幼崽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水豚天敌很多,有时也是鳄鱼的午餐

水豚对于实力比它弱小的动物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存在,但其实在自然界中,它们自己也有很多的天敌。

为了躲避这些天敌,水豚会将自己找到的每一顿餐食都带到水中进食,这样可以避免被捕食者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水豚骑鳄鱼的视频令大伙感受到了它们交际花的本事,但其实,鳄鱼和水豚的关系并不是朋友关系。虽然有时它们会和平共处,但这其实取决于它们的体型、数量、或是饥饿程度。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物界弱肉强食的规律,幼年鳄鱼遇上成年水豚,那是没多少威慑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豚的被捕食率很高,据估计,每年有15%到20%的水豚被捕食者杀死,这也是为什么水豚的繁殖速度很快,只有一直被捕食的动物繁殖速度才会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豚的性成熟期很早,雌性在1岁左右,雄性在2岁左右,它们可以一年四季交配,但是主要集中在雨季,因为这时候食物和水源比较充足,有利于幼崽的生长。

水豚的妊娠期大约为150天,每胎产仔2到8只,平均为4只,幼崽出生时发育完整,很快就可以跟随母亲在陆地和水中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们会在6个月左右断奶,但是会在1岁半左右才离开母亲,加入其他的家族群或者形成新的家族群。水豚的寿命一般为8到10年,但是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可以达到15年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走的粑粑零食贩卖机

据了解,很多农场主会将自家饲养的家禽,比如鸡鸭等和水豚圈养在一起,这样的做法可以省下一大笔饲料钱。因为水豚的粪便就能养活这一大家子家禽,同时,还可以实现绿色环保的循环畜牧喂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豚的粪便竟然可以被当做粮食?这让人不禁感叹,那水豚自己都可以自产自销了,为何还要顶着危险去找食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豚的粪便是一种很特殊的物质,里面含有粗蛋白14-17%,可以用来肥沃土壤,促进植物的生长,甚至还可以用来吸引其他动物,比如鱼类,鸟类,昆虫等,它们会来吃水豚的粪便。

它就像一个行走的零食贩卖机,时不时哗啦啦就掉一地,还是免费的。你可能很难想象,这些动物长期跟在水豚屁股后面,经常还会为了一坨粑粑而大打出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豚粑粑除了可以吃以外,还会被其他动物用来建造巢穴,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互利的关系,水豚的粪便可以提供食物和住所,其他动物的存在可以清扫这些粑粑粪便,这套方法放在农场那里,可谓是省钱省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也有人说,水豚粑粑既然那么有营养,那水豚自己也可以吃呀!理论上来说,是没有毛病的,但根据实际饲养情况来看,几乎没有水豚会主动吃自己的粑粑。

毕竟美食当前,谁会打粑粑的主意?

但是,也会存在特殊情况,好比人类遇到不可抗因素时,在缺水缺粮的情况下,也会选择喝自己的尿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水豚也一样,在它们极度缺乏营养或是受到压力的时候,也会被动选择吃自己的粪便,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补充水豚在消化过程中丢失的维生素,矿物质,菌群等,这对水豚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如果你看到水豚吃自己的粪便,不要觉得恶心,而是要关心它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的考虑好要饲养水豚?

想要饲养水豚,你家至少需要一套带花园的豪宅。

水豚是一种大型的动物,它们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活动,而且要有水域和陆地的结合,水域的深度要能让水豚完全潜入,水域的面积要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域和陆地之间要有平缓的过渡,方便水豚进出,水域要有足够的水草,藻类,鱼类等,陆地要有足够的草本植物,树木,灌木丛等,还要有一些遮阳和隐蔽的地方,比如岩石,洞穴,木屋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水豚是一种热带动物,它们不能忍受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最佳温度范围是20°C到30°C。

如果温度低于15°C或高于35°C,水豚就会出现不适的症状,比如打颤,发烧,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所以水豚的饲养场所要有恒温的设备,保持水域和陆地的温度适宜,还要有遮阳和取暖的措施,防止水豚受到温度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豚它们通常在清晨和傍晚的时候活动,白天则躲在水中或树荫下休息,避免高温和强光。水豚的食量很大,每天要吃掉自己体重的10%左右的食物。

虽然水豚在进化中出现的一系列适应水生的功能都十分强大,但它们还是啮齿类动物,门牙会不断地生长,需要不断地磨牙,否则会影响它们的进食,所以必须备足磨牙的木头,不然它们就会“搞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豚的食量很大,对食物的要求也很高,不仅需要保证新鲜,还需要多样丰富,定期更换,防止水豚厌食。

水豚的饲养者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来采购和准备这些食物,而且要注意水豚的食量和体重,防止它们过度进食或营养不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吃穿用度,还需要注意水豚的心理问题,水豚本来就是一种群居的动物,它们需要同伴的陪伴,否则可能会出现自残,攻击,逃跑等异常行为,最好是三只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想要饲养水豚,必须要办理合法的许可证。水豚是一种受到保护的动物,它们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被列为濒危或易危物种,它们的捕猎,贸易,饲养都受到法律的限制和监管,如果没有相关手续,就会被视为非法的行为,受到罚款,没收,监禁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