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降水较为敏感的果树是接下来关注的重点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9日,上海官宣入梅。据市气象服务中心预测,今年梅雨量偏多。当降水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农作物生长会受影响吗?

在成陆不久的上海横沙新洲园区,工作人员正忙着水稻播种,并为可能到来的降雨防汛做好准备。

“横沙新洲位于长江入海口,在特有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我们正持续完善一系列防汛配套措施。”上海现代农投项目管理公司总经理施俊龙介绍,园区添置了必要的防汛设施设备, 进行人员培训演练,建立健全应急联络网络,并根据不同地区的防汛要求,进行园区建筑设计调整。

今年,横沙新洲将种植1.2万亩水稻,目前播种进度已经拉至70%左右。“我们正重点关注气象信息,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策略,提前预排灌溉水,并加强与水务部门合作,做好灾害天气的防范应对。”

“总体来看,目前梅雨对生产没什么特别影响。”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建勇告诉记者,上海的蔬菜和经济作物多采用保护地栽培模式,生长在塑料大棚或者连栋薄膜温室内,面对类似今天上午的降水量,做到及时排水,就不太会影响到正常生产。

如果出现强降雨怎么办?上海人喜爱的绿叶菜,如果面临持续降水,就会导致在田蔬菜作物生长不良,出现产量及品质下降,地势低洼的生产基地还会出现内涝危害,给蔬菜生产带来较大影响。

基于多年的经验,上海农业技术专家总结出一套应对措施。“我们会实地走访,指导生产主体提前组织开展清沟理渠工作,检查排涝泵站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确保暴雨时期正常排水。”李建勇介绍,如果田间持水量高,建议在土壤湿度合适时中耕松土,防止因根系缺氧而出现沤根,并且及时追肥,做好雨后骤晴的遮阳降温工作,防止蔬菜失水萎蔫死亡。

目前,上海西甜瓜上市接近尾声,对降水较为敏感的果树是接下来关注的重点之一。“上海的主栽果树为桃、李、柑橘、葡萄四大类。即将上市的葡萄,大多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进行灌溉,适当降雨,可提高土壤湿度,也有益于它的成熟期。“市农技中心果树科副科长王秀敏表示,今年的物候相较往年有所推迟,梅雨季对于果树的影响,还要视之后的具体降雨情况而定。

如果是湿黄梅,连续的降雨容易引起病虫害,排水系统难以承受,易发生涝害。特别是桃树,树根在水里浸泡24小时以上,就会引起落果、叶片发黄,甚至树体死亡。在缺乏日照的情况下,水果的品质和产量也会下降。

为了尽可能减少灾害天气的影响,除了提前与果园沟通,指导做好排水措施,市农技中心近年来还在大力推广果园生草种植,即在果树下种植生草,调节水分和温度,改善土壤条件,缓解梅雨季对果树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会加强与各区农技部门联系,适时组织专家奔赴各区了解情况、指导生产,确保地产农产品供应。“李建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