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街镇一法官”工作机制典型案例

喜报

前言

INTRODUCTION

近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重庆法院“一街镇一法官”工作机制典型案例(第二批)》,通报表扬了一批结合工作实际深化落实并积极创新“一街镇一法官”工作机制的基层法院典型案例。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案例“创建“只跑一处”矛盾化解网络 发挥“联系法官”基层治理合力”成功入选。

创建“只跑一处”矛盾化解网络

发挥“联系法官”基层治理合力

江津法院做实做细“一街镇一法官”“一庭两所”等强基举措,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建成“只跑一处”矛盾纠纷化解中心,推动矛盾纠纷止于诉前,相关经验做法获第三届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论坛优秀奖、第三届“重庆·渝西法治论坛”征文评选活动优秀奖,并获江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批示肯定。

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要做法

坚持党委领导,建成镇级解纷“一张网”

对辖区人员结构、纠纷类型、解纷力量配置等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向辖区夏坝镇党委专题汇报,获党委大力支持建成“只跑一处”矛盾化解中心。依托“一街镇一法官”“一庭两所”工作机制,整合人民法庭、镇平安办、司法所、派出所、法律服务所5个专业解纷机构力量,每月定期开展会商、研判和线上实时交流沟通。精准帮扶8个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发动村民小组长、在家共产党员共同发现和参与解决矛盾。

规范工作流程,落实纠纷化解“两张表”

制发《调解/调查笔录》《工作流转表》,快速精准记录和流转纠纷情况并留存档案。各村民小组长对已化解纠纷填写《调解/调查笔录》,对不能解决的矛盾填写《工作流转表》提交至所在村综治专干,由其核实后交至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化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不能化解,将《工作流转表》提交至“中心”。

注重分类施策,形成多措并举“合成力”

发挥街镇联系法官解纷作用,依托镇级党委开展培训,充分调动全镇解纷力量积极性,培育常态化发现纠纷以及明事理、通情理就地解纷的能力。对各村社提交的矛盾纠纷,由“中心”完成专业指导或分流化解,或召集5个专业解纷机构进行重点研判,形成书面意见建议并提交镇党委审议。同时,“中心”也可直接受理所在乡镇重点矛盾纠纷,合力化解;无法化解且可诉矛盾纠纷,引导至诉讼解决。

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践成效

目前,夏坝镇已建成的“只跑一处”矛盾化解中心由镇平安办、人民调解员常驻,形成包含1个“中心”、5个专业解纷机构、8个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57个村民小组组长、N个在家共产党员在内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解纷网络。通过严格制度落实、加强上下联动,充分发挥村社在纠纷预警和自主化解方面自治作用。

自2022年5月建成以来,夏坝镇已妥善化解各类纠纷300余件,该镇联系法官开展“庭长说法”“法官讲法”主题课堂9场,依托“车载便民法庭”巡回审判23场,以案说法27件。该镇民商事主体在人民法庭诉讼案件占比由20%降至12%。当地人民群众赠送锦旗称赞“心系群众办实事为民服务解难忧”,辖区其他镇街纷纷观摩学习。2022年以来,夏坝镇连续两年获重庆市江津区“平安示范镇”“平安建设成绩优秀镇”。

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典型意义

“只跑一处”矛盾化解网络是人民法院“一街镇一法官”“一庭两所”强基工作在镇街的生动实践,人民法庭联系法官根据乡邻矛盾纠纷特点,推动该镇建成“五员合力,四级分流,三治融合”的乡村解纷体系,通过完善平台和机制建设,在该镇实现了矛盾纠纷有人管、能管用、管得好,老百姓遇到问题有地方说、愿意说、舒心说,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乡里、邻里、家里“烦心事”就地化解,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是枫桥经验在诉源治理上的创新,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司法工作的具体化。

庆祝建党103周年 | 江津法院举办“齐彩六‘阅’•书香津法”读书会活动

直击庭审现场,江津法院携手高校共防非法集资

司法拍卖 | 4万起拍宝马5系,还有低价海南度假房......

编辑:“法庭内外”新媒体工作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