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危重新生儿

重生的“摇篮”

新生儿,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欢乐和希望;怀胎十月,只为生下一个健康宝宝。

然而,由于高龄孕产妇比例增加、亚健康以及患病孕妇群体增多、女性工作生活压力增大等因素,近年来危重症新生儿数量逐渐增多。

对危重新生儿有效的救治和护理,体现着一家医院的儿科综合实力。

湘潭市中心医院作为湘潭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医护人员以满腔的热情和精湛的医术,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让危重新生儿重获新生,让添丁家庭重添欢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规范综合救治,护“早到天使”渡过生命难关

今年六一儿童节之际,湘潭市中心医院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早产儿回家——爱在惠景,护佑新生”的六一联谊活动。

27名早产儿以及他们的家长,与医院相关领导和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欢聚一堂,共度佳节。

活动中最感人的一个环节,是一位早产儿妈妈以“永生难忘”为题作的情真意切的分享。

2019年,这位孕妇因自身危重因素,在市中心医院提前剖宫产下了一名仅重770克、巴掌大小的超低出生体重儿。

体温低、呼吸困难、喂养困难、易感染……早产宝宝刚出世就面临重重生命难关。

单独病房、高端恒温暖箱、专门的救治团队……在新生儿科强大的救治实力支持下,早产宝宝先后顺利渡过了体温、呼吸、黄疸、喂养等难关,两个月后出院时体重已增长至2100克,如今已健康长到了4岁。

“千言万语难言我的感恩和感激,是市中心医院以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挽救了我们母女的生命。”这位妈妈感人肺腑的发言,引起了现场强烈的共鸣。

早产儿是胎龄达28周但不足37周的婴儿。由于早产,他们的器官发育不成熟,出生后容易并发其他疾病,预后差,一点点的救治不到位就很容易引发生命危险。

“规范的早产儿综合救治护理技术,是我们科室最大的优势和特色。”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主任黄秀群说。

科室的多功能培育箱和恒温暖箱,能给早产宝宝全面、安全、温暖的呵护;对于无法自主进食的患儿,科室开展了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此外,肌肤抚触、视觉听觉刺激护理、新生儿家庭参与式护理、袋鼠式护理等个性化护理手段,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早产儿健康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每个生命都很宝贵。近年来,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以精湛的技术和多学科合作,成功救治了出生体重仅980克、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出生体重分别只有1030克和550克的双胞胎超早产儿等。其中550克的宝宝,是湘潭市出生体重最低的超低出生体重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色技术,呵护全市危重新生儿健康

因发育不完全而出生后凶险万分的早产儿,只是危重新生儿中的一类。

作为全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湖南省危重新生儿救治联盟单位,市中心医院承担着湘潭及周边地区危重新生儿的转运和救治,除早产儿外,还成功抢救过患有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严重败血症、顽固性低血糖、危重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危重新生儿,对患希特林蛋白缺乏症、新生儿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俗称“蝴蝶宝贝”)等遗传代谢病、罕见病的患儿的成功救治,更凸显了新生儿科的综合实力。

科室拥有多功能供应系统、进口常频加高频振荡呼吸机、高端院内转运车、床旁X线机及超声机、耳声发射及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仪等先进设备设施。

无创呼吸机阶梯治疗、胃肠外营养治疗、全自动双倍同步换血治疗、发展性照顾护理等特色技术,为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护理、康复和成长,提供了强大的医疗保障。

医院建立了市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网络,制订了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会诊转诊制度。作为湖南省基层新生儿医师培训基地,医院还积极开展全市基层医师培训,2023年开展基层医师培训10场。

今年2月,一名新生儿出生后因气促、呻吟等症状在某县级医院住院时,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生命危急,县级医院立即联系市中心医院,将患儿转到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经诊断,患儿患有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气胸、败血症等。医护人员在黄秀群主任的带领下,给患儿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俯卧位通气、滴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抗炎等有效治疗。因患儿多次气促不安,医护人员日夜守在患儿身边,精心调节呼吸机参数,15天后患儿呼吸终于改善,能自吮奶汁,随后病情好转出院。看着宝宝转危为安,从湘潭县赶到医院的患儿家长,感动得涕泪交加。

黄秀群主任介绍,仅2023年,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就抢救病危患儿649人,早产儿390人,无一例危重新生儿死亡,抢救成功率达到100%。

“为了新生宝宝能早日康复,我们愿竭尽所能,拼尽全力。”这是黄秀群主任的承诺,也是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最大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欢迎转发点赞

文字 | 尹义龙 张红斌

编辑 | 张译月

审核 | 彭秋香

预约电话:58214922 危重症转诊电话:582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