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9日,日本今年报告的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食人菌”感染症)病例数累计破千,达1019例,是去年同期的3倍,创历史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表明,该菌感染目前在日本处于全国流行的状态。被各国警示的原因是感染后48小时即可致命,目前死亡率达10%~40%,致死率很高。爆发病例暴增的原因,据报道称估计与疫情结束后,人与人的接触增加、民众对于防疫松懈等原因有关。

感染了食人菌,伤口就会出现组织坏死的情况,外观象是被挖掉一块,所以被称为「食人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已经进入盛夏,这么高的温度下,这种病毒都能这么猖狂,可想是一种顽强的致病性病菌。中国国内新闻也相继报道,建议避开这个时间段,在前去日本旅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报道,近日,一名中国香港同胞,在日本大阪旅游时,因感染甲型链球菌,最终导致坏死性筋膜炎,而这个病也就是“食人菌”感染,随后医治无效,在大阪死亡。

东京传染病对策中心专家表示,“最近的病例大多不是经由伤口感染,是通过飞沫传播,可能是从海外传来的毒性比原来高9倍的变异株‘M1UK’。虽然致死率高,但及早就医仍然能够得到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食人菌”多发人群

“食人菌”感染症多发于30岁以上的成年人。但日本今年以来50岁以上感染者人数增多,尤其70岁以上的感染者人数比往年出现了大幅上升。日本专家表示,今年年龄越大的人群越需要防范“食人菌”。也就是说这部分老年人还有幼童依旧是抵抗力较差的那个群体。

这并不代表年轻的壮年就能幸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相关人士介绍,“食人菌”感染症一般通过飞沫传播和经伤口等的接触传播,因此原本就有溃疡性皮肤疾病的人、最近接受过手术的人、最近感染过带状疱疹和水痘等容易导致皮肤溃烂的疾病的人、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常用止痛片或非甾体抗炎药等的人群,也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感染症来的快,发病快,往往是治疗不及时,就丧了命。重症组链球菌感染通常零星发生,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即发病前一周有过长时间的家庭接触的人,感染风险急剧上升。

感染症状小伤口都要留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感染后,儿童常见的细菌感染症,临床表现包括发烧、喉咙痛、扁桃腺发炎化脓,成年人症状也和感冒很相似,而且会从其他的炎症感染,恶化过渡到最后的食人菌感染。

日本当局呼吁民众提高警觉,如发生有任何感染病征如手脚上发现小伤口、2至3小时内快速出现肿胀,又或出现发烧、发冷、四肢疼痛等,应立即送医进行治疗、不可拖延,及早求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家解释称,食人菌是环境中一直存在的细菌,并非新发现的病原体,早在数十年前就已为医学界所知,但并没有造成失控局面。

但是中国疾控也已经拉响警报,虽然现在还不至于无法控制,但是的确有传入中国的可能性,金陵避免这个时间段旅游是一方面。

根本的还是针对高危和易感人群,如果老人或孩子,身上比如手脚上有小伤口或溃疡,那么,需要注意保持伤口或溃疡部位清洁,经常消毒,促使尽快愈合;出现脚部肿胀、高烧等情况,应尽快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同时,也不必过于惊慌,这个菌每年都有人感染,只是今年数据多一些,只要自己还是保持清洁,生活规律,戴好口罩等,总归感染概率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