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5月份,中国国内生产的橡胶轮胎外胎数量为9340.0万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5%,环比4月份上涨了4.4%。

2024年1月至5月期间,中国累计生产的橡胶轮胎外胎数量达到43212.9万条,同比增长了1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5月,累计出口26593万条

中国轮胎50%以上依赖出口贸易,据中国海关总署6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5个月中国橡胶轮胎出口量达363万吨,同比增长4.6%;出口金额为642亿元,同比增长6.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出口量达350万吨,同比增长4.3%;出口金额为617亿元,同比增长6%。按条数计算,累计出口量达26,593万条,同比增长9.5%。

1-5月汽车轮胎出口量为310万吨,同比增长4.4%;出口金额为530亿元,同比增长6.9%。

从前5月来看,中国轮胎表现不俗,但相比去年,整体市场存在两大困境,一是高成本导致利润率下降,二是下半年尤其全钢胎市场难言乐观。

困境一:原料及运费成本居高不下

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原料价格自开年以来一路上涨,3月份轮胎原材料综合成本已经超过去年同期,截至6月18日,隆众资讯全钢胎原材料成本指数同比去年上涨了14.21%,直接大幅拉低了轮胎厂的利润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在红海和中东地区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全球货运指数不断上升,在运力整体状态紧绷的情况下,本应是淡季的海运市场出现了涨价潮,欧美航线的运价大幅上涨。

其中,欧洲航线5月涨幅超60%,美洲航线6月市场平均运价超过红海危机期间峰值,非洲线在上周表现出了强劲的涨势,运价指数已然超过了9000美元。

如此以来,轮胎厂2023年的高盈利时期一去不复返,下半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但整体成本高于去年是大概率。

困境二:全钢胎市场生意越来越难

2024年轮胎业还有一大困境就是全钢胎市场不可阻挡的走上了下坡路。

在经历了年初订货潮短暂的火爆后,上半年全钢胎市场一路转凉,由于全国物流启动缓慢,基建等开工不足,货物运输减少连带全钢胎替换市场需求走弱,终端门店销量平淡,轮胎厂和经销商库存不断增加,工厂开工率不断走低。截至6月13日,全国全钢胎开工率仅为53.7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调研的6月全钢胎企业订单情况来看,订单减少的占比最大在50%,出口订单减少的企业也占了一半,40%企业出口订单较上月持平,只有10%的企业出口订单较上月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迫于市场压力,大型全钢胎企业如贵州轮胎、通用股份等选择转投半钢胎产能,更多小型工厂则在供过于求的局面下竭力的降本增效,改善渠道,市场越来越内卷成为必然趋势。

当然轮胎市场也有积极的前景,半钢胎市场在新能源汽车带动下,未来仍有很大增量,农业胎市场依然热销,这些正面因素将推动中国轮胎业继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