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春节期间,西安的一户普通庭院内,每个人心情都很沉重,原来,这家的长者,一位老妇人到了弥留之际。

病榻前,匆匆赶来的儿孙不分昼夜地照顾着她,所有人都清楚她为这个家费了多少心血。

老人开口讲话了,她平日里向来不会为了自己和孩子们提要求,但这最后的时刻,还是说出了最后的心愿:“我想葬在丈夫的身边,但我又怕自己不够格……”

儿孙们个个流下了眼泪,几个子女更是激动地泣诉道:“活着您不能跟父亲在一起,死了一定要葬一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老妇人就是杨虎城将军的第二任妻子张蕙兰,孩子们随即将老人的请求上报到了陕西政府,只是,杨虎城将军葬在烈士陵园,而张蕙兰并非烈士,合葬的请求显然是“违规”的。

不过,陕西政府在收到请求后,还是第一时间给予了答复:批准,这又是为什么呢?

“俺命苦呀,没个女儿,要是摊上这么个儿媳妇也好呀!”随着杨虎城母亲的一声叹息,张蕙兰和杨虎城的命运就这般联系在了一起。

事情发生在1918年,陕西蒲城县孙镇有一家小中药铺,掌柜的叫张养清,他平日里乐善好施、爱打抱不平,所以,对参加反清革命的杨虎城十分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巧,这年杨虎城的母亲孙一莲来到孙镇走娘家,偏偏害了病,要将养一段时间,张养清听说后,出于对英雄的赞许,便主动来到了杨母的住处探望。

“姑姑,您感觉身体哪里不舒服?”两人非亲非故,张养清却自降一辈,这让孙一莲很是高兴,她也不再拘谨,直接称呼“养清兄弟”,此后,张养清经常来和杨母聊天,宽慰她的心情,时间一长,就熟络起来。

而张蕙兰便是张养清的姑娘,有时张养清因为要照看药铺,没有时间,便叫女儿代自己前去送药,在父亲的教育下,张蕙兰人如其名,蕙质兰心,十分善解人意,杨母对这姑娘很是疼爱,才发出了前面那句叹息。

张养清得知后顿时产生了与杨家结为儿女亲家的想法,杨母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于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张蕙兰与杨虎城定下了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消息传到了正在外面领军打仗的杨虎城耳里,杨虎城大吃一惊,原来,这时他已经有了夫人罗佩兰。

罗佩兰出身贫苦,为人谦和,两人自1916年结为夫妻后,一直在前线并肩作战,感情极为深厚,而罗佩兰在军中也有“巾帼英雄”的美誉。

但杨虎城又很孝顺,对于母亲定下的婚事,他又不好违背,一时间难下决断,而在另一边,杨母因为实在疼爱张蕙兰,索性直接将她接回了家中,二人以母女相称。

过了一年,15岁的张蕙兰也到了出嫁的年纪,虽然她没有抱怨杨虎城没回家,但杨母可一直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于是,她就让小儿子杨茂才到了前线叫杨虎城抽空回来把婚事办了。

当然,杨母知道杨虎城已经有妻子了,不过,那个年代,多娶几个在她看来是很正常的事,而罗佩兰也没有反对,这件事就这么成了,可以说,一开始的时候,杨虎城和张蕙兰之间并没有感情基础在。

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杨虎城意识到了张蕙兰的伟大。

那是在1922年,长期跟随杨虎城在外征战的罗佩兰积劳成疾,而且还怀有了身孕,尽管她依然坚持要和战士们一起待在前线,但杨虎城为了她和孩子的安危考虑还是派人将罗佩兰送回了蒲城老家。

一路上,罗佩兰有些局促,因为她从来没有见过张蕙兰,也不知该如何和她相处,而杨母更是整日思绪纷纷,因为当初是她为儿子安排的第二桩婚事,这下两个儿媳妇要见面了,她担心两人会发生龃龉。

然而,事情却远远超出了她们的预料,罗佩兰初进家门,张蕙兰便让杨母坐上席,然后自己和罗佩兰各为左右。

紧接着,张蕙兰先是恭恭敬敬地给杨母施了一个大礼,然后又落落大方地给罗佩兰施了一个,接下来,她还先后给杨母、罗佩兰敬了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罗佩兰有些不知所措,张蕙兰笑着说:“喝了这杯茶,咱们就是一家人,今天,当着娘和虎城的面,俺向你保证,以后你佩兰姐说往东,我绝对不往西,一切你尽管吩咐好了!”

听到这话,一旁的杨虎城和杨母都乐开了花,杨虎城也对这妻子有了很大的好感,而罗佩兰更是彻底放下了心结,紧紧地与张蕙兰拥抱在了一起。

这年12月中旬,在张蕙兰的细心照顾下,罗佩兰顺利生下了儿子杨拯民,得知喜讯的杨虎城提笔给张蕙兰写下了一封信,对她多有感激之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等罗佩兰养好身体后,应她的请求,张蕙兰又亲自护送她们母子到了榆林与杨虎城团聚。

当时,杨虎城也心有不忍,劝她在榆林多住上几天,可张蕙兰却笑着说:“不了,天下不太平,得回去照顾娘!”随后,就返回了老家,杨虎城心中更加感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后来,随着杨虎城声望越来越高,北洋军阀势力便开始了对他的围剿,在此期间,罗佩兰一直跟在他的身边,而为了儿子的安全考虑,杨虎城就派人将杨拯民送到了老家,交由张蕙兰照顾。

张蕙兰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为他洗衣做饭,教他读书识字,很是用心,杨母对这个儿媳更加看重。

这一切,罗佩兰也看在眼里,后来,罗佩兰受了重伤,回到了老家休养,躺在病床上的她看到儿子被妹妹张蕙兰照顾得很好,非常感激,拉着儿子的手说道:“你有现在,多亏你这娘(张蕙兰)呀!长大了要好好报答她!”年纪4岁的杨拯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再后来,罗佩兰又生下了女儿杨拯坤,这个孩子同样是从小在张蕙兰的身边长大,几年后,罗佩兰病逝,张蕙兰还亲自与杨虎城一起操持了她的葬礼。

当然,如果只是这些家长里短的平凡事,张蕙兰还远不足以让那么多西安百姓一直记着她,那她在一些事关民族大义的事上又做了些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6年春,以北洋军阀势力刘镇华为首的10万镇嵩军猛攻西安,彼时,驻守西安的陕西督办李虎臣见敌军势大,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城内很多官员都有了弃城远逃的想法。

就在这时,杨虎城站了出来,他临危不乱,指挥手下5000战士和城内守军一起坚守城池,多达8月之久,最终等来了冯玉祥的援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只是这胜利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城内民众困死、饿死、战死者多达3万余人,民房、道路等设施也遭到了破坏,面对着满目疮痍,杨虎城声泪俱下,直言:“生也伟大死也伟大,功满三秦怨满三秦。”

事实上,当时他也没有办法,他是可以让城内百姓弃城投降,减少伤亡,但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名革命将领,为了北伐全局的胜利,他不得不选择牺牲西安而成就全国革命。

可杨虎城毕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眼见这么多家乡父老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实在不愿意继续当这狠心的将领,便悄悄潜到了一位朋友家中,过起了隐居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身处乱世,身负干才,他又如何能独善其身?此后一年多时间,包括时任国民军驻陕总司令于右任在内的诸多势力都在请他出山,但都没有太大效果,因为他决心已定。

就在这时,一向沉默寡言、从来只一心一意地默默支持着丈夫的张蕙兰勇敢地站了出来。

她一边抹泪一边吐出了真言:“俺哭俺爹看错了人!以为你是军中豪杰,没想到这样不成器!妻儿情长不能没有,但不能误了大事!西安饿死3万多人,为什么?你把脖子一缩,对得起谁呀?俺跟娘在外逃难,不就让你痛痛快快干一场嘛!你呢,仗打胜了,却被自己打败了!要是佩兰姐在世,三言两语就说定了。俺无能呀!”

杨虎城愣住了,他从来没有想过向来娴静的妻子竟会说出如此荡气回肠的言语,他被惊醒了,瞬间振作了起来。

“好,我明天就出征!一家老小,全都交给你了!”杨虎城满眼都是对妻子的感激之情,因为在他心里也一直想着继续报效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晓,杨虎城和张学良将军一同发动了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国家立下了卓越功勋。

只是在此期间,张蕙兰却很少有人提及,因为大事稳定以后,她又肩负了撑起一大家子的重任,继续默默地照顾着杨虎城的母亲和孩子们,无怨无悔,即使在得知杨虎城又娶了第三任妻子谢葆真时也毫不在意。

每次杨虎城回到家中,张蕙兰都会笑着对他说:“有我呢,你就放心走吧!”而杨虎城每次都感到非常放心,可以说,此时的杨虎城早已把张蕙兰当成了自己最亲近的人。

然而,识大体的张蕙兰在照顾罗佩兰、谢葆真的孩子的时候,倾注了太多的时间,以至于她疏忽了自己亲生儿子杨拯仁的生活起居,导致杨拯仁因得腥红热没来得及救治,不幸病故。

丧子之痛给张蕙兰带来了巨大的打击,精神上也出了问题,当时,杨虎城因为西安事变行动受到了限制,无法离开,于是,便对儿子杨拯民说道:“我最对不起的就是你们蕙兰母亲,她为我做了太多,而我能给她的太少了,你把她带到北平去,好好看病,等治好了再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行前,杨虎城本想着和妻子聊聊天,可看到仍处在精神错乱中的张蕙兰连说话都成问题,他难受得流下了眼泪,只见这位久经沙场的名将当着儿子的面给张蕙兰跪了下来,大哭道:“蕙兰啊,就这样走了,虎城对不住你啊!”

后来,张蕙兰经过治疗,病情恢复了不少,但又一个不幸的消息来到了她的耳中,丈夫杨虎城将军于1949年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了,听此噩耗,她悲愤得旧病复发,一连几天都没有吃下饭去。

她会就此倒下吗?当然不会,这位伟大的女性不久又坚强地站了起来,因为,她还要带着丈夫的遗志将几个孩子抚养成人。

那她都抚养了几个孩子呢?

第一个是罗佩兰的儿子杨拯民,对于这个乱世出生的孩子,张蕙兰对他的爱可谓是无微不至,在她的教育下,杨拯民17岁那年就成为了一名八路军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国后,对于未来工作犹豫不定的杨拯民又在张蕙兰的鼓励下,下定了决心,远赴玉门,担任了油矿矿务局局长,后来更是凭借出色的个人能力一路直升,当上了天津市副市长。

第二个是罗佩兰的女儿杨拯坤,张蕙兰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十分注重因材施教,看到女儿对旅游感兴趣,她非但没有阻拦,反而积极鼓励她到处走走看看,提高实践本领,后来,杨拯坤当上了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一职。

还有四个则是谢葆真的儿女,他们也在杨拯坤的抚养下各自走上了社会,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和社会做着贡献,在他们的身上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为人低调淳朴,做好事默默无闻,这也是母亲张蕙兰一直交待他们的。

当然,张蕙兰不仅只照顾杨虎城的儿女,还对他和另外两任妻子身边的亲人照顾有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得知罗佩兰的妹妹罗志钧生活上没有着落时,她果断把她接到了家中一起生活,供她吃穿;

当得知谢葆真妹妹谢玉珍的女儿谢冀到了上学的年龄时,为了让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她专门把孩子接到了城里,并且亲自帮她办好了入学手续;

当得知杨虎城胞弟杨茂才的媳妇早早病故时,她更是把两个未成年的侄儿接到了身边,一路将他们抚养成人;

张蕙兰是一个只知道奉献的大家长,她总是时时刻刻地为亲人们考虑,而孩子们也都十分尊敬她,当地的百姓在听说了她的事迹后,都竖起了大拇指。

人们不会忘记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当地群众连续好几届自发投她当西安市人大代表,党中央更是妥善安排了她的后半生的生活,她的事迹也在当地代代相传。

张蕙兰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持续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不过,临终之际,她还是提出了自己多年的心愿,那就是开头提到的“和丈夫葬在一起”。

当陕西政府看到张蕙兰子女提交的申请后,虽然知道这是“违规”的,但还是立即就批准了,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杨虎城烈士陵园在最初的时候,就是张蕙兰为了纪念丈夫主动买下的地方,她还为此参与了修建、修缮、管理的全过程,后来,她更是无私地将其捐赠给了国家,供世人凭吊杨虎城将军。

1993年2月7日,90岁高龄的张蕙兰老人在西安病逝,她的骨灰被安葬在了杨虎城烈士陵园内,生前夫妻俩很少有机会见面,死后,终于能长久地陪伴在一起。

追悼会的当天,当地很多群众自发地前往送行,而人们为她写的挽联则高度概括了她的一生:“贤妻良母敬老抚幼堪称懿范,辛劳一生节烈奉献功在国家。横批:无名英雄。”

谨以此文向伟大的女性张蕙兰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