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舒芳决定投资1000多万,承包15000亩戈壁滩,家里人都觉得她疯了。

“家电生意做得挺好,瞎折腾什么?”

“那个寸草不生、鸟不拉屎的荒漠,能种出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舒芳坚持认为自己在沙漠里发现了发家致富的“聚宝盆”,但家里依旧充满着各种担忧和质疑。

但是她还是坚持做了,结果差一点血本无归,那时候亲友都觉得她傻,纷纷来劝她放弃。

如今16年过去了,人们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彻底的逆转。

但凡知道她的人,都免不得夸上一句:女中豪杰。

因为她承包的那片戈壁滩,早已郁郁葱葱,充满生机。

每年不仅能创造上亿的产值,同时还解决了几万人的就业。

她有何魔力,能将手上的戈壁荒滩变成一片绿林?又究竟是什么宝贝,能给她带来如此巨额的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创业到创业

舒芳出身农民家庭,家里姊妹多,条件一般,她从小就比较成熟懂事,经常帮着父母做家务,分担家庭压力。

念完大专出来,便在一家超市做销售,手脚勤快、头脑灵活的她,工作做得一直都不错。

结婚生子以后,她不甘心只当相夫教子的家庭妇女,于是便进入百货商场上班。

可是,夫妻二人刚攒下点积蓄,她便开始琢磨着出来做生意。

可是要投资什么生意呢?

当时家电行业开始兴起,可是舒芳所在的县城却没有一家民营家电企业,她觉得这是个机会。

当然,万事开头难,任何生意都不是那么好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虽然把货源、铺面搞定了,但迟迟打不开销路,无顾客上门。这让夫妻俩一下子陷入了被动的状态。

没过多久,舒芳觉得守株待兔不行,她开始捡起老本行,出门推销,上门销售,丈夫则负责守着铺面。

这种传统的销售模式小有成效,经过二人共同的努力,逐渐在当地打响了口碑。

舒芳夫妇买家电发了财,其他人也开始跟上,于是家电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周围大大小小的家电卖场、商铺层出不穷。

舒芳意识到家电市场这条赛道,再做下去也不会有太大的发展,便开始寻找新的商机。

在她四处观望时,正好国家大力发展西部建设工程,她关注到国家出台了新政策,鼓励个人承包戈壁滩,搞商用开发,甚至还有不少的经济补贴。

她觉得是个不错的机会,跃跃欲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拿着这个消息,她便急不可耐的回家跟家里人商量。

一听说她要去承包戈壁滩,不说别人,就连她老公也不太能理解。

“你疯了吗?投资戈壁滩,那个寸草不生的荒漠,还能怎么开发?”

众人都不理解,舒芳也不恼,只是一遍遍地解释和劝说,家里人这才松口。

但是家里人万万没想到,她能做得这么干净利落。

2007年的时候,她亲手将所有家电的店面转手,苦心经营10年的商场说关就关。

她将前前后后凑足的1000多万全部投进戈壁滩项目,一口气承包下15000亩的戈壁滩。

从一个了如指掌的行业到另一个全新行业的跨越,她说干就干,丝毫不拖泥带水。

也正是敢于挑战自己,给她的未来创造出了无限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摸着石头过河

接触这个项目之前,舒芳对戈壁滩了解得并不多。

为了能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她只好亲自去实地调研。

在经过一番考察,她最后选中了一块窝子地。

那块地的地形特殊,中间偏矮可用于种植,四周高能稍微挡点风沙。

拿到土地之后,她首先就是在四周种上一圈白杨树,防风固土,抵御风沙。

考虑到普通植被在里面都不容易存活,她选择在里面种耐寒耐盐碱性强的文冠果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树木不仅能防固风沙,治理生态环境,同时还能产生不小的经济效益。毕竟当时文冠果榨出来的油,在市场上能卖出200元一斤的价格来。

只不过文冠果树有个致命的缺点,它的生长周期长达4年以上。

而且舒芳一口气种下5000亩,不仅树苗、浇水施肥要钱,就连请工人打理的工资也不是一笔小数。

真要拖上4年,那可耗不起。

舒芳意识到必须想出新招,经过几番对比之后,她选中了甘草作为另一个种植品种。

试种的过程并不顺利,但后来逐渐摸索出了适合的方法。

最终,甘草种植成功,并且品质还不赖,这次的甘草根茎又粗又直,长度有的能有一米多。

产量搞定之后,如何销售又成为了新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甘草快上市时,她就开始全国各地跑,跟大大小小的药材商打交道,她发现别人收购的甘草不仅仅需要品质好,还有一些其他要求。

比如根据用途不同,有的需要粉末、有的要切片。

如果直接出售原材料的甘草,能走的渠道相对少了许多。

于是她又开始购买设备,给甘草做预处理,这样甘草能走的销路一下子就打开了不少。

甘草种植过程中,她又发现甘草叶子处理起来很麻烦,需要投入人工收割,还得拉去销毁,成本高昂。

“我们小时候,都割甘草叶子喂猪呢。”

婆婆无意间闲聊的一句话,点醒了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能喂猪,喂别的牲口应该也行。

然后她开始试着买进5000头当地滩羊,等甘草根系长得差不多了,就把羊群赶到甘草地里去,让它们去吃甘草叶子,同时在旁边修建屠宰场。

这种模式下养出来的羊,没想到肉质格外的好,甚至比当地很多羊肉还好吃。

舒芳便照着普通羊肉的价格提了几块钱一斤,拿到市面上销售。

由于价格偏高,她的羊肉销路并不好,很多老板看肉的时候很满意,一聊到价格,就有些望而却步了。

她招聘的销售团队在外面跑了几天,一无所获,看着形势不对,她说:“我亲自去。”

因为她相信自己的羊肉值得这个价钱,一直不同意降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她亲自上门,面对真金白银的交易,很多老板还是有点难以接受。

“舒总,您的羊肉品质是很不错,但价格多少有些偏高了吧?”

“您要相信,买这个肉,绝对值。虽然价格稍微贵点,但品质有保证,您把产品做好了,还愁没顾客吗?不信您跟我去工厂看看吧。”

顾客犹豫就是有希望成交,她把犹豫不决的客户都带过去参观她的牧场和屠宰场。有客户是做烤串生意的,她便提议给客户把羊肉串好,他们拿去直接就能用。

有其他需求的客户,他们也能来定制自己需要的半成品,将羊肉的各个部分分解开来卖。就这样逐渐谈成了一单又一单。

当甘草、羊肉都相继进入市场后,文冠果也到了采摘的时候,这为她创造了又一笔经济收益。

随着时间的发展,舒芳发现甘草的市场前景很广,需求量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她就在基地不远的地方,又盘下来4万亩戈壁荒滩,全部用于甘草种植。

舒芳一步步摸索着走到今天,随着开发规模地不断扩大,这片寸草不生的戈壁滩逐渐变得绿油油的。

而那些农场、牧场、屠宰场的出现,又拉动了当地一大批人前来就业。

从对戈壁一无所知的小白,到在沙漠中建起“绿洲”,她这一路全凭自己不断地探索。

在前期不断地试错,累积经验,才换来了最后的成功。

就如她在被采访中所说的那样,“只要认认真真做、付出,终究会有收获。”

如今的舒芳已经扎根戈壁滩16年,她的产业覆盖种植、养殖、加工等等,年总产值可达到2.7亿元。

然而,这看似风光无限的背后,却隐藏着她曾经抗下的各种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幸好坚持了下来

初入戈壁滩时,那是1.5万亩的荒漠,虽然临近水渠,但是土地内部没有水源,如何引水,成了一大问题。

要想搞种植,必须先搞定水源,否则作物无水灌溉。

舒芳当即决定铺设管道,将水渠的水引过来。

但她选中的地比水渠位置高了几十米,要想引水,必须建二级泵站,将水由低处抽上去。

并且由于戈壁滩冬天温度低,那里要想走水管,必须埋到底下两米深才能防冻,可见施工难度有多大。

她亲自带着施工队,每天早上七八点进戈壁,一直干到晚上八九点才收工。

由于地势陡峭,进出不便,所以吃饭也只能吃自带的干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戈壁本来少雨,但不凑巧,他们施工那一年是最近几年来雨水最多的一年。

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下雨天,戈壁滩上四周根本没有遮挡避雨的地方,舒芳和工人只能选择趴在管道里面躲雨。

灌溉用水的管道,尺寸有限,人爬进去勉强可以,但空间狭小,在里面几乎很难动弹。

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趴着,有时候雨下得久,甚至会一趴就是一两个小时,雨一停,还得抓紧出来继续干活。

就这样,她带着工人们奋战了四十个日夜,才终于将管道铺设好。

等到正式引水的那天,大家都在那里焦急的等着,也有人时不时会趴在管道口,把耳朵贴在水管上。

“水来了没?”站在下面的人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趴在水管上的人挪了一下位置,然后举起手,似乎是让大家别说话:“还没有,再等等。”

不一会儿,他突然大叫一声,“啊!来啦!来啦!”

大家都激动万分,有人在欢呼,有人在跳跃,他们一起听着哗哗的水声,一直到看见每一个管口顺利出水,这事才总算成了。

开局的困难被舒芳吃苦耐劳的精神打破,原以为后面种东西应该会顺利不少,但是没曾想中间的一个插曲,几乎叫她血本无归。

在刚开始种甘草时,因为没有经验,结果挖出来甘草都是细小的根须,根本达不到收购标准。

如此,这一批甘草,算是白种了。

而这时她种下的文冠果,还尚未到收成时节,前前后后投了几千万进去,没有见到任何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看她就要血本无归,亲戚朋友开始劝她放弃,怕她就此越陷越深,赔得越来越多。

但舒芳偏偏不信邪,她找来专家分析甘草收成低的原因。

原来是因为戈壁滩缺水,甘草苗种下后会发出尽量多的根须去找水,久而久之根须便数量多但个头小了。

专家告诉她这种地貌土质,更适合直接种甘草种子。

已经亏空的她,决定再试一次,她找朋友们借到了300万。

她直接试种了1000亩,又过了两年,甘草获得大丰收,并且品质都很不错。

这一把她赌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枉费她顶住所有压力,坚持不懈地努力。

事业如人生,熬过了低谷,接下来走的都是上坡路。

甘草收完出售,经济逐渐好转,生意也一步步扩张了起来。

可以说能有如今年产值2.7亿的巨大效益,多亏舒芳过人的远见和毅力。

现在国家经常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真要做到确很不容易。

可舒芳完完全全做到了。

她20出头的时候,没有钱,但认真生活,研究商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她小有所成,决定投资戈壁滩,赚钱的同时,也为促进就业出了大力。

当地很多人都在她的产业下工作,通过劳动改善生活,脱离贫困。

更值得欣慰的是,因为大面积的绿化种植,当地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对此你怎么看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