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月6日陈毅因病逝世,享年71岁,1月10日是陈毅的追悼会,当时介于毛主席的身体情况,中央决定不让其出席。但是在追悼会这天中午的时候,毛主席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最终决定前去参加陈毅的追悼会。

这是毛主席自重病以来第一次去参加追悼会,也成为毛主席生前最后一次参加的葬礼。在陈毅的追悼会上,毛主席看到了陈毅的老搭档粟裕,随后紧紧地握着粟裕的手对他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也令在场的人潸然泪下。

毛主席为何临时决定去参加陈毅的追悼会,他和陈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毛主席在追悼会上和粟裕说了什么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粟裕

陈毅和毛主席相识相知

毛主席和陈毅是中国现代史上影响深远的两位伟大人物,也是情谊深厚的挚友。从1928年4月两人相识,至1972年1月6日陈毅逝世,两人的情谊延续44年之久。毛主席与陈毅既是终生亲密的战友,又是“诗情”深厚的诗友。

陈毅对毛主席了解已久,1920年陈毅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时候就从蔡和森的口中听过“毛泽东”这个名字,后来他读到毛主席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到毛主席的言论。

1927年10月朱德和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队来到大余县内,在这里他们听到毛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到了井冈山,于是心中萌生出一种“要去井冈山找毛泽东”的想法。

1928年湘南暴动后,在毛主席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的掩护和接应下,朱德、陈毅率领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安全到达井冈山,和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

在龙江书院陈毅第一次见到了仰慕许久的毛主席,他激动地握着毛主席的双手说:“润之兄,我们早就盼望上井冈山了,今天终于如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朱德

井冈山会师后,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正式成立,朱德担任军长,毛主席担任党代表,陈毅则是政治部主任。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红四军一站黄坳、五斗江,二战草市坳、永新城,三战新老七溪岭、龙源口,战绩辉煌。

毛主席给陈毅写了一封信:“相见恨晚,相慰平生,希遇事相商。”大家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到三个“相”字,这三个字充分说明毛主席对陈毅的信赖,也表达了毛主席需要陈毅在精神和军事上双重支持的迫切心情。

1928年5月陈毅被推选为红四军军委书记,此时他面临的最大矛盾就是红军主力在井冈山的去留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毛主席的想法非常明确,他坚持红四军主力留守井冈山。

不过当时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要求红四军向湘南发展,再加上朱德和陈毅所带领的28团官兵思乡心切,不肯继续留守井冈山。因此陈毅只好带领主力部队下山,前往湘南,这也导致井冈山斗争的“八月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

毛主席得知这件事后拖着还在生病的身体前往湘南接应陈毅,陈毅知道毛主席之所以抱病亲自来接应,完全是为了大局着想。毛主席的态度也使28团官兵深受感动,他们马上和31团团结起来。

陈毅看到这里感慨万千,他对自己不能制止这次冒进湘南而造成的损失深感痛心,当面向毛主席和官兵们做了检讨。

毛主席和陈毅在返回井冈山的路上聊了许多,陈毅被毛主席的观念和论述给打动了。陈毅长期在基层,过去对中央的情况知之甚少,对理论问题的研究也很少,他听到毛主席讲述自己的观点,由衷地感到毛主席真实一位少见的领袖人才,是干大事成大业的!

这次长谈成为陈毅思想飞跃的起点,对陈毅的影响之大是难以描述的,是刻骨铭心的,以致在多年之后,他回忆起这一天时,仍是那样的激动和动情,他说:“这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观点,从没有任何一个其他领导人这样讲述过,仿佛这件事就在发生在昨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长工

叫我陈毅对得住毛主席吗

1928年冬天陈毅到28团传达红四军军委会议精神,他赶了一夜的路,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到。28团党代表何长工见到陈毅很是高兴,笑着对他说:“陈毅同志,今天我请客!”

何长工的这句话不小心被侦察班的战士给听到了,其中有几个从旧军队改编过来的战士议论纷纷:“听见没有,陈主任一来就特别招待!”“当官的总比当士兵的吃得好点!”有一个战士听后十分严肃的说:“这不是真的吧,陈主任怎么可能背着我们吃好的!我们可是刚刚听过他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故事啊!”

原来当初陈毅带着队伍来到一座高山上,当时正值下大雪,陈毅和战士们一样身穿单衣,脚上穿着草鞋,几天都喝不上一口热乎乎的粥。就在这个时候不知道炊事班从哪里弄来一点米,大家高兴地围了上去,都说要给陈毅同志做一碗大米饭吃。

陈毅听到战士们的话却不赞同,他坚持让炊事员把这些米和野菜拌在一起煮,这样大家都可以吃。

这个故事传出后,大家都被陈毅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行为给感动到了,因此当28团的战士听到何长工要请陈毅吃饭,才会有如此大的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

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战士们将脚步放得很轻,准备来到陈毅和何长工的房外,看看他们究竟吃的是什么食物。

大家透过薄薄的窗户纸往里看,只见何长工拿出一个小纸包,笑着对陈毅说:“吃吧,这东西你一定爱吃!”陈毅十分疑惑,他问:“这是什么东西啊?”

何长工回答道:“这可是冬天最好的‘补品’!我是湖南人,你是四川人,我们都爱吃这种‘补品’的!”

陈毅听了这话还是有些疑惑,不过当他将小纸包打开后才明白过来,笑着说:“我们一起补吧!”

这一段对话可将窗户外的战士们好奇的不行,有些战士甚至用手指戳破窗户纸,然而当他们看清楚“补品”是什么后,瞬间震惊了。原来在陈毅和何长工口中的补品不是肉,而是辣椒面,他们吃的食物也和大家一样,都是南瓜汤和红米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是一位非常随和热情的首长,当他见外宾的时候,最常点的一道菜就是铁碗蛋,铁碗蛋顾名思义就是用生铁铸成的一只重大十斤的大碗,看起来像锅一样。

由于铸铁散热较慢,蛋羹始终保持着热烫的温度,油而不腻、满口香,不少外宾对它赞赏有加。

虽然陈毅性情随和,但有一次他确实为吃的问题发了火,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那个时候正值我国三年困难时期,某天陈毅陪外宾游览颐和园,随后被安排在颐和园吃饭。接待单位为工作人员准备了两桌与外宾相同的饭菜,陈毅看后没有多说什么。

当陈毅将客人送走后,他立刻将负责人找来,十分严肃的说:“我陪同外宾吃饭是工作,不是为了吃好的,也不是占国家的便宜,你们在这里和我一样也是工作,吃饭是可以的,但总要和外宾们有点区别。”

陈毅说到这里顿了顿,提高声音继续说到:“你们又不是外宾,怎么能和外宾吃的一样?现在群众生活那么困难,有很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你们倒好!趁机大吃大喝!”

陈毅越说越生气,最后大喊道:“你们这么做,叫我陈毅如何对得起毛主席!叫我陈毅对得住毛主席吗!”

陈毅生气的不是工作人员在颐和园吃饭,生气的是他们吃的和外宾的一模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粟裕和陈毅

陈不离粟,粟不离陈

陈毅除了和毛主席关系比较好外,还与粟裕关系很好,当初甚至流传出一句“陈不离粟,粟不离陈”。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撕毁国共签下的“双十协定”,调动30万大军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正式爆发。

陈毅被任命为山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粟裕被任命为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率领华中部队,在经中央军委同意“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后,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的辉煌胜利。

9月20日粟裕、谭震林等人联名发电报给中共中央,提出了两个野战军击中行动改变战局的建议。

10月7日,粟裕与张鼎丞、邓子恢连发三电给陈毅:“盼军长来统一指挥”,表达了在陈毅指挥下联合作战的愿望,并认为统一指挥为今后取胜的基本条件。

10月19日粟裕率领其他人迎接陈毅的到来,久别重逢的战友又聚集在一起,这是一件令粟裕和陈毅都十分高兴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粟裕、朱德、陈毅

1947年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陈毅对粟裕说:“中央下达了指示,战役交给你指挥。”粟裕回答道:“我还和过去一样,充当好你的助手!”

陈毅和粟裕合兵后,他们都发挥了各自的才能,陈毅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服众,而粟裕则擅长军事指挥和谋略,在中央的用人策略指引下,这对黄金搭档配合越来也默契,在硝烟弥漫的解放战场上取得了许多战役的胜利。

1947年3月下旬,蒋介石由全面进攻转变为重点进攻,派出共45万的兵力进攻山东,面对敌人的强势来袭,陈毅和粟裕镇定自若,采取了“耍龙灯”的策略,使敌人像长龙一样来回奔波,筋疲力尽之后创造最佳歼灭敌人的时机。

然而由于汤恩伯所同龄的第一兵团着急立功,还没等其他两个兵团统一行动,就指挥第一兵团8个整编师向坦埠方向进攻,其中反共“急先锋”整编第74师更是一马当先,目标直指华野指挥部坦埠。

粟裕原本计划打的是桂系第7军和整编第48师,但此时74师的冒进使粟裕改变作战对象,改打中路被誉为国民党“王牌中的王牌”的整编第74师。

粟裕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陈毅的时候,陈毅大力支持老友的设想,并将这种战法上报给中央。在随后围歼整编第74师于孟良崮地区的紧要关头,两位将帅的战友情再一次经受住冰与火的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陈毅等人

如果有了解的小伙伴就会知道当时攻打孟良崮的是4纵和9纵,9纵的指挥员在收到粟裕的命令后却不执行,而是说自己队中的战士伤亡惨重,恐怕难以接受这个任务。

粟裕虽然被毛主席任命为作战指挥员,但他的资历尚浅,因此部队内有许多人都不服粟裕,9纵指挥员就是其中一个。粟裕无法说服9纵指挥员听命,就在他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陈毅接过电话对9纵指挥员说:“刚才粟裕同志说的就是我的意见,你们要立即执行!”

陈毅这句话一出,电话那头的9纵队长立刻安静下来,不再反抗命令。最终在华野强大的火力攻击下,敌74师三万人被全部歼灭。当捷报传来的时候,大家都夸粟裕料事如神,陈毅更是紧紧地握着粟裕的手说:“粟裕同志,你打仗真的是越打越神了!”

之后,陈毅和粟裕合力又取得了沙土集战役等重大胜利,直到1947年11月陈毅因到晋冀鲁豫中央局联系工作而短暂分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陈毅等人

1948年初,毛主席提出了“江南跃进”的计划,当时到达陕北的陈毅也是非常赞同毛主席的计划,不过粟裕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应该暂缓渡江。

4月初陈毅回到华野和粟裕见面,在听到粟裕的分析后马上心领神会,并勉励其分别报告刘、邓向中央军委“斗胆直陈”。随后中央召陈毅和粟裕前往阜平城南庄当面商量这件事,粟裕向书记处详细地汇报了自己的看法,中央听后觉得很有道理,随后决定暂时不渡江南进。

5月初陈毅因为中原工作原因需要离开华野,在陈毅工作调动的时候,粟裕“二让司令”,强烈要求中央让老首长留下。不过非常可惜的是中央已经下达了决定,是很难改变的,粟裕只好请求毛主席保留陈毅司令员的职务。

毛主席知道粟裕和陈毅的关系很好,也知道粟裕是一个不计较名利的人,相比于名利,粟裕更看重朋友。因此毛主席同意了粟裕的请求,陈毅总司令的职务保留,粟裕为代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和陈毅

毛主席生前最后一次参加追悼会

新中国成立后陈毅先后担任华东军区司令员、上海市市长等职务,粟裕则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等职务,两人在不同的岗位为国家效力,尽管他们没有在一起工作,但他们对对方的想念却是非常深的。

大家都知道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外交部长由周恩来总理兼任,后来由于周恩来的工作太过繁忙,需要有人分担他的一些工作,因此党中央和毛主席选定了陈毅,由陈毅接替周恩来总理的外交工作。

1958年2月11日陈毅正式接任,成为外交部长,就这样陈毅的主要任务便转到外交战线上来了。陈毅曾在日记中写道:“我之工作转到政府方面和外交方面,已完全解决了。瞻念前途,实有绠短汲深之惧。”

小伙伴们看到这里一定非常疑惑,陈毅“惧”什么呢?其实非常简单,陈毅自己曾说过:“我这个人干外交工作恐怕不行。我有时候喜欢感情用事,感情一上来,说话就不分轻重,在我们内部,对同志有什么伤害的话,同志们可以理解,但外交上如果这样的话,那可就砸锅了。”

这些在陈毅看来是缺点,但在毛主席看来却是优点。其实在很久之前陈毅就已经参加了许多外事活动,并受到了毛主席的信任和赞赏。因此当周恩来身上的担子重了后,毛主席第一个想到的人选就是陈毅。

跟随毛主席多年的卫士长李银桥在回忆毛主席人际交往的情景时,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和民主人士多系私交,和党内同志则是公务,唯一的例外就是陈毅。陈毅和毛主席有诗词交往,这属于私交,在党内能和毛主席建立起深厚的私交情谊的,大概也只有陈老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和妻子

1970年陈毅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家人带陈毅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阑尾炎。1971年1月16日陈毅在做阑尾手术的时候,医生却发现他早已患有结肠癌,并侵及肝脏,情况不容乐观。

周恩来总理得知这件事后非常着急,并派自己的保健医生亲自监督,好在病情还算稳定,当年“五一”劳动节的时候,陈毅还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焰火晚会。

然而到了这年年底,陈毅的病情却急速恶化,这也导致他不得不做第二次手术。

1971年陈毅因为结肠癌手术住院,已经很多天无法进食的陈毅突然和女儿姗姗说要吃面条,在坚持吃了几根面条后,陈毅和医生、女儿说:“今天是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生日,我早上吃了面条,祝主席健康快乐。”

在陈毅住院的两个多月中,病房既没有日历,也没有人提醒,他自己在心里慢慢地算着毛主席的生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2年1月2日深夜,周恩来接到医生的电话说:“陈毅同志现在的神志是比较清醒的,似有回光返照的现象。”周恩来听到这里立刻从人民大会堂乘车赶到医院,急忙走进陈毅的病房,掩门长谈。

周恩来刚一离开,陈毅再次陷入神志不清,他一直看着床旁的孩子们,嘴里嘟囔着:“红军……毛主席……”

1月4日陈毅的体温略微下降,神志恢复清醒,他嘴唇无声地蠕动着,陈姗姗贴近陈毅,只能听到:“一直向前……战胜敌人……”

在陈毅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他最挂念的仍是和毛主席一起战斗的岁月。

1月6日深夜11时55分,陈毅带着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之情永远停止了呼吸和心跳。两天后毛主席含泪圈发了有关召开陈毅追悼会的文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的追悼会定于1月10日下午3点在八宝山烈士公墓举行,这天中午身穿淡黄色睡衣的毛主席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他想到了许多事情,其中就有和陈毅的过往。

突然间毛主席问工作人员:“现在几点了?”工作人员回答道:“主席,一点半了。”毛主席听到这里立刻说道:“调车,我要去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说完缓缓站起身来,向门外走去。

其实毛主席晚年的时候身体已经不是太好了,情绪也不能大喜大悲,所以当陈毅的追悼会商定后,中央并不赞成毛主席参加。但毛主席想到了自己和陈毅的交往,想到了两人的共同战斗,他还是决定前去参加。

不久后毛主席就来到了八宝山革命公墓的礼堂,见到毛主席来后,陈毅的妻子张茜还是有些意外的,她连忙上前握住毛主席的双手,哽咽问道:“主席,您怎么也来了。”

毛主席也潸然泪下,语气沉重地说:“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陈毅同志是一个好人,是个好同志!”

张茜听到这里更是泪流满面,这短短的一句话就是对陈毅一生功绩的最大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参加陈毅追悼会

在追悼会上大家都很担心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在毛主席带领大家向陈毅同志鞠了三躬后,就有工作人员向主席提议,让他去后面休息,但毛主席还是坚持要留下来,全程参加陈毅的追悼会。

在陈毅的追悼会上,毛主席还看到了粟裕,毛主席想起陈毅和粟裕搭档时的种种过往,随后紧紧地握着粟裕的双手,对他说:“井冈山时期的战友不多了。”

毛主席这句话令粟裕和在场的其他人泪流满面,粟裕听到这里不由得回想起在井冈山时的情景,他回答道:“是啊,当年要不是朱德同志和陈毅同志带我们上井冈山,我们的部队早就跨了,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此时两人已是泪流满面,而这也是毛主席生前最后一次参加追悼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