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导语

当地时间6月17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战时内阁已解散。消息一出,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8个月前的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组建战时内阁,以应对战时事务。近期,以色列战时内阁分歧日益公开化,核心成员接连退出,直至此次最终解散。

以色列解散战时内阁背后有何玄机?将对巴以冲突产生什么影响?封面新闻记者对话中东问题专家、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受访者供图

“内塔尼亚胡找不到重组内阁的新成员,他也不愿意更加受制于执政联盟内部,战时内阁解散就成为必然。”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内塔尼亚胡现在别无选择,实际上自去年巴以冲突升级以来,他在政治上就是在“走钢丝”。

战时内阁解散将对巴以冲突产生什么影响?李绍先认为,战时内阁解散后,以色列政坛的政治危机将加剧。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紧急赴美协调,可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以色列政局下一步的发展和加沙局势的走向。近段时间以来,美国其实已经不断释放出希望内塔尼亚胡下台、希望以色列提前大选的信号。

封面新闻:以色列战时内阁解散有何背景?

李绍先: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言人称,总理解散战时内阁,是因为原重要成员甘茨退出,使这一机制不再有继续存在的意义。许多媒体分析认为,内塔尼亚胡此举的另一个目的是拒绝极右翼政客加入,索性将战时内阁解散。

以色列现政府由右翼和极右翼势力组成,对巴勒斯坦态度强硬,其中极右翼势力尤其强硬。不久前刚退出战时内阁的甘茨在以色列政坛属于中左翼阵营,与内塔尼亚胡本是政治对手。战时内阁成立以来,甘茨在关于巴以问题的决策上对极右翼势力起到对冲和平衡作用。

现在的以色列政府,是一个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极端民族主义势力。他们公开表态,如果总理放弃攻击拉法,就立刻撤出政府让其倒台。曾担任以色列国防部长的甘茨此前就表示,现在一小部分人控制了以色列这艘船的舰桥、控制了驾驶室,使得以色列这艘船驶向了礁石,甘茨认为这个方向是不对的。

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和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领导的两个政党在议会拥有14个席位,决定着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命运。内塔尼亚胡现在别无选择,实际上自去年巴以冲突升级以来,他在政治上就是在“走钢丝”。

一方面,内塔尼亚胡找不到新成员重组战时内阁;另一方面,他也不愿意更加受制于执政联盟内部。因此,战时内阁解散成为必然。

封面新闻:战时内阁解散意味着什么?

李绍先:实际上,在较为温和的甘茨退出战时内阁后,内塔尼亚胡的极右翼盟友——本·格维尔和斯莫特里赫一直试图填补空缺,他们极力要求以色列顶住国际社会的压力,继续轰炸并占领加沙。

如果本·格维尔和斯莫特里赫加入战时内阁,以色列政府就会更加被极端右翼势力控制,以色列和美国的关系将大大恶化。

战时内阁解散后,以色列政坛的政治危机将加剧。内塔尼亚胡面临两难:他一面受到反对党攻击的压力;另一面又受到极端右翼势力的“逼宫”。内塔尼亚胡的这种两难处境在战时内阁宣布解散之后,面临更加不妙的形势。

战时内阁解散后,之前由战时内阁讨论的一些问题将转移到范围更大的安全内阁中讨论,而敏感决定将在一个“小范围论坛”中讨论。

封面新闻:将对巴以冲突产生什么影响?

李绍先:自2023年10月7日升级的这轮巴以冲突是前所未有的。哈马斯经过长期蓄谋、策划和准备,给以色列造成了很多假象,假象就是它前两年基本上是蛰伏。

6月15日,以军8名士兵在加沙南部地区遭袭身亡。这是以军数月来在加沙作战中遭受的最大单次人员损失。袭击发生一天后,以色列国防军宣布在加沙地带南部局部地区“战术性暂停军事活动”。这一举动遭到了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和极右翼内阁成员的谴责。

就在以色列战时内阁宣布解散之后,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紧急赴美访问。当前,以色列和哈马斯谈判正处在重要的敏感时刻,加兰特赴美进行协调可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以色列政局下一步的发展和加沙局势的走向。

现在的以色列政府,是一个极右翼或者说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极端民族主义势力。以色列政治越来越向极端化、右倾化方向发展,特别是这一任以色列政府,是中东和平进程长期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年4月开始,美国不断释放出希望内塔尼亚胡下台、希望以色列提前大选的信号,这些信号的背后是美国追求以色列政坛发生变化。美国人很清楚,只有以色列政坛变化,内塔尼亚胡下台,以色列的政策才会发生变化,未来的以色列政府才会更多听取美国的意见。

封面新闻记者 赵雨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