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9月26日,前线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平型关大捷,这场战争对于新中国抗日历程来说尤为重要,也是八路军抗日首胜。

次日,毛主席致电朱总理,并把这个好消息告知众人,言语间兴奋感慨。

有人认为,这场战争虽胜,但仅仅只打了日军一个辎重部队,不足以重创日军。

实际上平型关战争胜利带来的意义远不止物资上的缴获,更有对敌人自信的重大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战前准备到战争结束来看,每一个细节都十分精彩。

守护华北防线

1937年,日本驻扎在中国的军队称,他们的一名士兵消失在宛平县城内,要求带兵入城检查。实际上“士兵消失”只是借口,日军的真实目的是找借口攻打中国

宛平城驻军拒绝日本的无理要求后,日军恼羞成怒发起进攻,中国驻军虽拼死抵抗,但还是不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事变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序幕,攻打宛平城后日军把目标放在整个华北,并扬言三月之内拿下中国,却在之后屡次战争中被打脸。尤其是平型关一战,有力打击了敌人的盲目自信。

七七事变后,举国陷入危难当中,彼时我党正被国名党围剿追杀,双方水火不容。关键时刻,张学良带兵扣留蒋介石逼迫其停止内战,最后在共产党和周总理的努力劝说下,蒋介石才答应和共产党合作抗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方停下战火,两党领导人共同参与会议,商讨抗日策略。经商讨后,决定将共产党红军编入国民党第八路军,和阎锡山管辖的第二战区合并,第二战区以山西察哈尔划分,而山西省正是日军占领华北的重要目标之一。

平型关是华北在山西最后一道防线,日本一旦突破平型关就将和雁门关背面的日军会合,所以这场战争非常关键。两党兵力合并完成后,阎锡山与共产党115师等领导人火速召开会议,制定战略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军派遣的是坂垣征四郎,坂垣征四郎多次带兵侵略中国。他对中国的地形有很深的了解,所以在夺取华北时没有直接攻打,而是选择迂回策略,拿下平型关再包围华北军队。

彼时广灵、灵丘已经被日军占领,国名党的军队接连被日军打退,平型关防守也十分弱,山西一度陷入恐慌中。事态紧急,前线向阎锡山致电请求增援,共产党115师就是援兵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5师借助友军送来的作战计划,结合所在兵力部署位置初步制定了一个方案。为了保证这场战争的胜利万无一失,115师师长带着电台和参谋长亲自到平型关一带勘察,将平型关的所有河流、村庄、山沟都记录下来。

从现场和地图上来看,平型关地势陡峭,大部分沟道被两侧山体夹击,很适合打埋伏战。第二次115师师长乔装打扮,又悄悄跑到平型关关口、乔沟、老爷庙几个重要地点勘察。最后再带着所有旅长、营长重勘现场,才制定出完整细致的作战计划。

紧急计划部署

计划中,我军将分成四部分,分别埋伏在平型关四个位置。等敌人进入包围圈后再开火。兵力埋伏的点位成一条曲线,沿着公路沟道两侧的山体埋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685团先敌人一步占领关沟至老爷庙,这里也是最凶险的一段。因为附近山体早在多年雨水的冲刷下露出山石黄土,山上没有太多遮蔽物,攀爬起来不易。

相较于更平坦的南北沟来说更加困难,但它也是通往南北沟的必经之路。加上下方沟道狭窄,仅能容一辆车通行,能大大减少敌人行军速度,有利于我们打仗,所以关沟至老爷庙一段十分重要,也能有力打击敌军队伍的“头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第二段的老爷庙至小寨村由686团埋伏,在敌人进入公路前686团分两路沿公路进攻,打断敌军“腰部”。最后再由687团埋伏在蔡家峪、西沟村等一线位置,将敌军尾部包围其中。

除了埋伏在平型关的三个团外,115师还单独派出一个独立团截断敌人援军,且独立团也是115师的一颗棋子。

他们作战位置灵活,能及时支援三个埋伏点。作战计划指定完毕,115师领导人召开会议,多次强调此处战斗的重要性,只能赢不能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召开完,当夜十二点所有士兵整装待发,朝着作战地点而去。平型关一带十分陡峭山路崎岖,但是三个团仍然抛开公路选择山路,因为这样才能躲避敌人的视线,先一步占领重要位置。

夜里十二点,军队摸黑前行,很多人脚下没踩稳差点滚落山崖。队伍才刚出发,天上就下起暴雨,伴随而来的是狂风。为了保证按时到达埋伏地点,队伍一刻也没停下,所有人都冒着风雨前行,腿脚被雨水泡的肿胀麻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雨之后并没有天晴,随之而来的是山洪,巨石被雨水冲下山崖,挡住前行的路,大家徒手推开石头,又遇上倾斜而来的洪水。所有人都把武器挂在脖子上,手拉着手淌过洪水,一夜惊险奔波后,终于在天亮之前到达指定地点。

他们穿着湿漉漉的衣服一动不动埋伏起来,连火也不能生,直到敌军出现。在115师三个团到达埋伏点时,杨成武带领的独立团已经和敌人正面交锋,并且面临兵力上的悬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腰站是阻击敌人援军的重要地点,杨成武率先带着人到附近观察地形,确定好埋伏的地点,等敌人一出现就开打,再安排预备队在后方驻守。

当夜下起大雨,天亮后周围雾气弥漫视线模糊,日军不擅长在这种天气作战,一出现在包围圈后就被杨成武的部队压着打。但独立团人数少、武器装备不够,没打多久战况焦灼起来。

紧急情况下,杨成武带着人冲下山,和敌人近战拼搏,让敌人乱了阵脚不敢再冲锋,只能一边防御一边后退。腰站成功阻击也成为平型关获胜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另外一边三个团也在蓄势待发。

有惊无险夺取高低

25日早上,日军的队伍出现,山上三个团的士兵们按兵不动,等待日军全部进入包围圈再开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战前预料的一样,狭窄的沟道让日军不得不减缓行动速度,小心翼翼驱车穿行在沟道上。尤其是上百辆卡车和辎重车都装有军备物资,防守力量也最薄弱,成为我军攻打敌军的突破口。

敌军全部进入包围圈后,115师师长一声令下,战火在乔沟响起。日军被突如其来的炮火打的措手不及,骑兵也被战马掀翻在地,场面陷入混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趁着他们还没反应过来,685团率先带兵冲下山,手持榴弹、刺刀和敌人展开近攻,687团见状也紧跟而上,仅剩686团在重要高地镇守。然而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日军反应过来后开始反击,双发厮杀惨烈。

我军为了重挫日军队伍,无数士兵抱着手榴弹奔向日军辎重车,与敌人同归于尽。出乎意料的是,进入包围圈的队伍仅仅只是敌方的物资队,还有一部分兵力在包围圈之外,战火燃起时,日军剩余兵力全部赶来,我军人数上不占优势,伤亡十分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115师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虽然没有全部歼灭敌人,但也让他们受到重击。此时敌军首领三浦敏事开始思考寻找突破口,他把目光放到老爷庙梁上,那是乔沟最高的位置。

在此之前我军师长也注意到这个位置,并召686团长李天佑回指挥点下达命令。就在李天佑一来一去的几分钟里,一小部分敌人已经扛着炮火占领老爷庙。

我方失去先机,李天佑只能派三营的人冲上去吸引火力。三营冒死前行,把敌军打的难以还手,只能躲在掩体后面不敢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营营长向敌军喊话“如果投降,我们愿意优待俘虏”。但是日军听不懂中国话,还以为三营的人是在挑衅。双方谈判不成再次激战,日军连伤兵都被派上战场了,我军也伤亡惨重,三营打到最后只剩下十几人。

幸好这时候687团二营的人及时赶来支援,拦截剩下想要突破的日军,最终才占领老爷庙。25日15时,敌军再次攻击老爷庙,驻守在涞源的独立团也和敌人的援军正面碰上。独立团一营一连、二连牺牲人数过半,斩杀三百个敌人,并追击敌人五十公里,才成功阻击援军。

日军援军未到,身处于老爷庙的剩余敌人如困兽之斗,很快便被包围剿灭。历时6小时的平型关战斗终于结束,八路军在这场战斗中伤亡六百多人,歼灭敌军一千多人。在打扫战场的时候,还缴获敌军带来的一门火炮和大量机枪、弹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相较于历史上众多场抗日战争而言,平型关一战剿灭敌军并不多,表面上看也只打了敌军一个小小的辎重部队。但是纵观中国抗日战争历程来看就会发现,这是八路军和日军第一次交锋,也是第一个胜仗,短短六小时就打败了日军“不败”的豪言,挫败了日军的信心。

结语

胜利后,日军统治华北的阴谋失败。山西从恐惧中解脱,八路军的威望在中国传播开来,为接下来民族抗日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型关大捷的消息不仅在中国传遍,就连国外也略有耳闻。众多国家民众自发组建援华组织,除了为中国抗日提供物资之外,还帮助中国揭露日军的恶行,让日军不得不在短时间内收敛野心,调整作战策略,为我方抗战准备争取时间。

到目前为止,平型关遗址仍然保存完好,前往参观、了解历史的人也越来越多。虽然这次战争已经过去86年,但中华民族反抗斗争的精神永远存在。

  • 作者:清风
  • 编辑:二爻
参考资料:
平型关大捷—— 我军打击日寇的“头响炮”丨中国纪检监察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独立团驿马岭“打援“丨中国经济网
杨成武率独立团腰站歼敌丨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