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央视总台春晚陕西西安分会场《山河诗长安》“燃爆”了全国,观众跟随着李白的身影,回望了千年的长安,领略到西安这座城市诗意氛围。不止是千百年前的西安,现在西安的仍然是一个文化气息十分浓郁的城市,丰富的高教资源是西安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安交通大学更是西安高校中的“门面担当”。据说,西交大当年西迁的选址可谓大有讲究。西交大的土地原先在周代属于王畿之地,在汉代处于上林苑范围之内。唐代归属道政、常乐二坊,北邻兴庆宫,南界乐游原,东靠春明门,西贴东市街。鼎鼎有名的大诗人王维、李白、白居易、李商隐都在这里留下过不少足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居易的生命轨迹在西交大的校园中留下了重要印记,他早年科举登第之后任校书郎时,寓居在常乐坊原宰相关播宅的东亭,而东亭的位置即在交大校园内。据史料记载,白居易在东亭生活了大约3年。可以说,他“济苍生、安社稷”的梦想是从交大这片热土上开始的。现在,东亭已经成为西交大的代表性景观遗址,连同白居易在亭壁所题下的《养竹记》一起,化为了该校人文气息的养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人通常都有着“千里共婵娟”的情怀,据悉,西交大人的工作场所,就是当年周天子勤政的巡视之地;强身健体的运动场,就是汉将军驰马狩猎训练羽林军的操演之地。西汉太子太傅萧望之和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在这里长眠,隋文帝岳父独孤信、唐高祖岳父窦毅,唐睿宗次子申王李撝、唐肃宗三女和政公主等40余位历史人物赋予这里浓烈的传奇色彩,成为西交大发展精神成长的历史土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交大兴庆校区掩映着如此绚丽的传统人文之花,该校的学生能够在这样的土地上学习、生活,实在是令人羡慕。而交大的文化氛围远不止于此。西安交通大学的创新港校区也与该校的兴庆校区一样,蕴含着独特且深厚的地缘文化。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的英雄神话、周代文武时建立丰、镐二京正是位于该校创新港校区的所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处在这样文化氛围浓郁之地,西交大的学习环境自然也是数一数二的优秀,还曾经受到过教育部“它是一个能在浮躁世界中放下一张平静书桌的地方”的至高评价。该校非常注重于对修身、学习环境的营造。就拿西交大的钱学森图书馆来说,它坐落于西交大校园的中心之处,总建筑面积达到了8188平方米;藏书丰富,累计超过583万册;还设置了许多特色空间,让学生能够在这里手不释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管是西汉壁画墓的惊现,隋唐古建筑的发掘,还是白居易东亭的遗迹,金银玉器、石碑瓦当,百什珍贵文物的出土,都为西安交通大学这所名校增添了名园的韵致。相信在这样拥有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中,西交大的学子能够感召到文化的余韵,聆听文明的足音,提升自我,立身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