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了2023年度广东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工作考核情况,在12对市级结对帮扶协作关系中,“深圳—河源”综合评价为“优秀”等次;86对县级对口帮扶协作关系中,“盐田区—东源县”“龙华区—紫金县”综合评价为“优秀”等次。

新一轮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指挥部(以下简称“深河指挥部”)自2023年6月19日全面铺开工作以来,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聚焦重点工作任务,集深圳之所能,聚河源之所长,努力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出“深河样本”,交出了一年亮眼“成绩单”。

夯实产业共建根基

《深圳市—河源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区规划建设方案》经深河两市审批通过并正式印发,合作园区管理机构正式成立;联合招商不停步,一批重点产业链项目纷至沓来……

产业共建,是新一轮深圳对口帮扶协作的关键词。去年以来,深河指挥部围绕省内产业有序转移工作重点,立足河源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科学谋划深圳市—河源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区。

该合作园区位于河源国家高新区,按照开发建设时序分为近期合作园区和中远期规划合作园区。近期合作园区分为南北两个地块,总规划面积4.94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0.99平方公里;中远期规划合作园区包括河源国家高新区跨江融合发展区起步区6.67平方公里。

据深河指挥部产业园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合作园区选址区域深河共建元素丰富,产业共建基础扎实,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产业空间优质充裕,适合产业的快速导入,并储备了一定土地资源。

去年以来,深河指挥部联合河源国家高新区围绕合作园区主导产业、重点区域、龙头企业,组队赴各地招商,实现联合招商、信息互通、优惠叠加、成果共享。目前,合作园区吸引农夫山泉三期、紫泉饮料等一批项目入驻,同时已建成深河创智产业园、深河创谷产业园等多个产业平台,产业聚集优势明显。

乡村振兴一路生花

过去一年,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团队因地制宜,锚定茶产业帮扶,推进紫金蝉茶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推动“小茶叶”变“大产业”。

去年以来,深河指挥部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助力河源农副产品深度“融湾”“融深”,持续提升河源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河源16家企业的29个产品获评“圳品”,创建5个“深圳农场”。

2023年,深圳帮扶河源44支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伍累计投入产业帮扶资金超过1亿元。此外,深河指挥部还把消费帮扶作为重点工作抓实抓好,鼓励河源企业“走出去”,用好线上销售平台,拓宽帮扶农产品产销对接渠道。

接续民生帮扶结硕果

在三年接续帮扶近2000万元下,一栋打着“深圳援建”标志的河源市第一实验学校综合楼最终建成。结合河源市妇幼保健院成功申报辅助生殖技术筹建机构有利基础,深河指挥部帮扶1000万元支持建设生殖医学中心,帮助填补辅助生殖技术空白,计划2024年内建成投用,届时河源包括邻近地区有生育困难的夫妇无需频繁远赴广州等地即可就近便利地解决生育难题。

据深河指挥部社会民生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深河指挥部帮扶的启正学校扩建工程正在加快推进,今年谋划的一批中小学校教学运动设施设备升级改造项目也已在前期工作中。

一年周期既是总结,也是新起点。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指挥部指挥长、河源市政府党组成员杨雷介绍,下一步,深河指挥部将靶向用力,全力推进产业共建、乡村振兴、民生帮扶的同时,围绕“支持龙川新城规划建设”“深河共建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等重点工作,发挥深圳优势助推河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文、图 记者 吴奕镇 通讯员 陈殷 彭文蝶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