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8日,为国操劳一生的周总理与世长辞,在周总理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已经90岁的朱老总在他人的搀扶下拖着病体来看望这位一起合作了半个世纪的挚友,他颤巍巍地看着眼前双目紧闭的老战友,终是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恩来啊,恩来!”

周围的人见状,纷纷上前来扶。然而,朱老总却轻轻挥手,屏退了众人,他要用自己的方式送老友最后一程。只见也已是重病缠身的朱老总奋力站直了身子,颤抖的右手缓缓高举至眉间,将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军礼献给了自己一生的挚友。这个军礼既包含了朱老总与周总理深厚的革命情谊,更是他们半个世纪风风雨雨的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老总与周总理

1922年,已经是滇军名将的朱德为了寻求革命真理,毅然辞去高官厚禄,到上海找到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可是陈独秀认为朱德是一个旧社会的高级军官,没有工人的经历,没有领导过工人罢工,没有参加过五四运动,也没有组织过、参加过爱国运动,更没有系统学习过马列主义,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以工人的事业为事业,这样的人如何能入党?于是就拒绝了朱德的入党请求。

然而朱德已经下定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所以陈独秀的拒绝并没有让他丧失信心,于是他转赴欧洲,在德国遇到了周恩来,两人经过一番深入的交谈后,在周总理和张申府的介绍下,朱老总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朱老总已经36岁,算是一位大龄党员,而周总理年仅24岁,从此他们开始了长达50多年的革命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老总

自德国一别后,朱老总和周总理又各自执行自己的任务了。1927年南昌起义时他们又一次聚在一起共事,彼时周总理担任南昌起义的前委书记,而朱老总则已经是一位成熟的老党员,他在自己的寓所摆下鸿门宴,拖住几位团长,以此削弱了敌人的力量。

南昌起义后,朱老总率领部队辗转上了井冈山,与毛主席一起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发展壮大了红军的力量,而周总理则是在上海党中央工作。后来周总理也来到苏区,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此时毛主席已经被免除了指挥作战的资格),周总理与朱老总联手指挥部队打败敌人,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伟人三巨头

1936年西安事变后,在张学良的邀请下,周总理前往西安,处理事件的后续工作。那一年冬天格外的冷,外面下着鹅毛大雪,朱老总心里想着周总理要餐风饮雪去西安,担心其着凉。所以就把自己唯一的毯子送给了周总理,希望能为他稍稍抵御一些风寒。这条毛毯还是当年红五军团的军团长董振堂送给朱老总的,至今还陈列在国家博物馆中。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已经年过五旬的朱老总率领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周总理见朱老总年纪大了,又在前线打仗,时有寒气伤体,便又让妻子邓颖超把这条毯子缝缝补补后,还给了朱老总,此后这条毛毯跟着朱老总走过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起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老总的毛毯

新中国成立后,朱老总和周总理都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发展日夜操劳着。进入到70年代,周总理的身体越来越差,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里,他拖着病体仍然为国家尽心尽力的工作。朱老总在得知周总理的身体状况后,一直牵挂在心上,他多次想要去医院看周总理,但是又怕影响到周总理的病情,这使他长时间处于两难之中。在周总理生病的3年多时间里,朱老总只到病房看过一次周恩来,不过那一次竟是他们的永别!

1975年7月11日下午,周总理身体有些好转后就想到朱老总,他对卫士高振普说到:“你打电话问一下朱老总的身体怎么样了,他现在有没有时间,前些日子他想来看看我,因为我当时身体不太好,没能请他来。今天可以了,看老总能不能来。”我答应马上去打电话。总理又嘱咐说:“现在是4点多钟,如果朱老总可以来,5点钟到这儿,大约谈上半个小时,5点半离开,6点钟他可以回到家吃饭。按时吃饭是朱老总多年来的习惯,他有糖尿病,年岁又大,不要影响他吃饭。如果今天不能来,请他去北戴河之前来一趟。”总理事情总是想得那么周到,处处为他人着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

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朱老总和周总理见了一面,两人交谈了25分钟后总理送走了朱老总,这一次见面也直接成了两位老人的最后一面。

1976年1月8日,被病痛折磨的总理与世长辞,得知总理病逝后,朱老总流下了他革命生涯中极少有的眼泪。在总理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朱老总庄重地举起右手,向周总理的遗体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把他对周总理的千情万意都融在这一军礼之中。

回家后,朱老总一连几天不吃不睡,完全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致使已经90高龄的他身体更加虚弱,难以支撑。1月15日当他想前去参加周恩来的追悼会时,两腿却软得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他难过得直摇头叹气:“唉,去不成了,这怎么对得起恩来?”同年7月6日,朱老总也与世长辞,享年90岁。

两位革命元勋,共事半个世纪,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他们已经去世40多年,但是他们仍然活在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