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忠伟 日照报道

6月19日,日照市新闻办召开2023年日照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新闻发布会。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君作详细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日照市坚定践行生态立市战略,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擦亮绿色发展底色,推动美丽日照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大气环境方面。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66项重点大气减排项目,推进钢铁行业环保绩效提升及日照港“十大环保工程”,凝聚合力,市、县一体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在气象条件不利、沙尘天气多发等压力挑战下,全面完成了省下达的空气质量目标任务。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1.1%,居全省第3位。PM2.5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居全省第4位,连续三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日照蓝”成为常态,广大市民的生态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水环境方面。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组织实施“一河一策”治理,创新“厂—网—河”一体化管理机制,开展冬春季、汛前水质保障行动,推进35项水环境治理工程,1379个入河排口完成整治销号,有效保障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全市7个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其中5个实现类别提升,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土壤环境方面。强化源头预防,更新公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完成耕地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完成74个用途变更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评审。强化医疗废物处置全过程监管,安全处置医疗废物4105.6吨。全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发布“1+19”个“无废细胞”建设标准,建成公布28个无废细胞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不断提高土壤安全利用水平。

海洋环境方面。出台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1573个入海排污口完成整治销号,并实现分级分类规范化管理。2023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100%,省控以上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V类水体,全市4条国控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总氮平均浓度为4.39mg/L,较2022年改善1.11mg/L,改善幅度为20.14%。张北湾成功创建第一批省级美丽海湾。

声环境方面。日照市各类功能区噪声昼、夜间达标率均为100%;市区昼间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等级为一级,质量评价为“好”;市区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二级,质量评价为“较好”。临近中高考,开展绿色护考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4800份。

辐射环境方面。2023年,全市环境电离辐射水平保持稳定,未发生辐射事故,废旧放射源安全收贮率100%。电磁环境质量总体情况较好,各监测点位监测结果均与往年持平。

生态建设方面。日照市入选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东港区成功创建生态文明强县,五莲县获评首批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高新区、莒县经济开发区获批建设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山海天成功创建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日照水库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入选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改革试点成果名单,全国EOD培训班在日照举办。

下一步,一是加快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制度,强化督察整改、执法监管和生态修复,优化交通结构,深挖减排潜力,加强环境要素保障,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推动钢渣、锯泥综合利用,推行EOD开发模式,发展绿色金融,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启动近零碳社区创建。二是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强化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管控,实施钢铁、港口、火电、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深度治理,不断提升治污水平。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入河、入海排口监督管理,积极创建美丽海湾、美丽河湖。提升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水平,高标准建设“无废城市”。三是开展美丽日照全民行动。完善“智慧环保”建设,“一网通办+速办”解决环境问题,提升群众生态满意度。推进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碳惠日照”碳普惠体系建设,培育“美丽细胞”,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凝聚志愿服务力量,共建美丽日照,助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