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龙脉”?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相信山川地势会影响一个地方的命运。在风水学说中,最神秘莫过于“龙脉”。龙脉指所在的山必须有始有终,有根有源,内部有生气贯通,外形连绵起伏,符合这些条件的山脉被称之为龙脉。《地理大成 · 山法全书》云:“龙者何?山之脉也。土乃龙之肉,石乃龙之骨,草乃龙之毛。”折射在我们中国画这个领域,所谓龙脉就是师脉传承。而师脉的魅力在于“精神传承”,得先师“真传”、续圣哲“余脉”。这与当今的“机械教学”区别很大。师徒之情甚至比血肉的亲情更加密切,因为文字的姻缘超过了骨肉,骨肉只是肉体上的传承,而文字的姻缘是精神上的传承。师脉传承在传统绘画领域体现更为明显。近现代画坛大师都离不开师徒传承的模式,如: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李苦禅到当代画坛英绝领袖崔如琢先生把传统绘画推向高峰,其弟子张国祥传承恩师绘画精神,于当代画坛崭露头角。真正代表中国艺术的画家都是传统派的传承者,从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李苦禅,崔如琢,张国祥就是法脉正统的一条中国画龙脉。

作者:张强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伯年先生学画自人物肖像入手,画路很宽。人物、花鸟、走兽、山水均能涉笔成趣。花鸟画极富创意,兼陈老莲双钩法、恽寿平没骨法、“青藤白阳”写意法于一身,形成了清新亮丽、明快温馨的风格。人物画则师法任熊、陈老莲等人,笔意简逸,构思奇巧。山水画则近法石涛,远取沈周、吴镇等,用笔纵横劲直,率意洒脱。在他的笔底下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吴昌硕大师是任伯年先生的学生,他得到了名师的传授,非常尊敬推崇任伯年。但在艺术创作上,却从不满足表面的摹拟。他曾说:“画当出己意,摹仿堕尘后;即使能似之,已落古人后。”。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所作花卉木石,笔力老辣,力透纸背,纵横恣肆,气势雄强,布局新颖,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吴昌硕不仅实现了让绘画体现野逸与高古之气,还把中国传统绘画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对当代中国画坛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写的一首诗,就是给吴昌硕写的。“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吴昌硕正是看了齐白石的这首诗,才非常感动,就给齐白石写了一个买画的润格。齐白石确实是喜欢吴昌硕的画,有时还收藏一些吴昌硕的画学习。据启功回忆,齐白石曾刻“”夫也在皮毛类”一印,关于吴昌硕为齐白石写“润例”的缘由,齐白石辛酉(1921年)日记称:三月初二日,得吴缶老为定润格佳话经过几年的学习研究,画画面貌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就是大家熟悉的齐白石“衰年变法”。齐白石的绘画便是学吴昌硕而起,作品以写意为主,题材从人物、山水到花鸟、鱼虫、走兽几乎无所不画,笔墨奔放奇纵,雄健浑厚,挥写自如,富有变化,善于把阔笔写意花卉与工笔细密的写生虫鱼巧妙结合,造型简练质朴,色彩鲜明强烈,画面生机蓬勃、雅俗共赏,独树一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3年秋,李苦禅先生拜师齐白石大师,成为齐门第一位入室弟子,李苦禅先生的书法与画互为表里,相得益彰,推崇“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他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吸取石涛、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的技法。他的作品尤其到了晚年,愈加返朴归真,雄健苍劲,长屏巨幅更为世人所瞩目。当代画坛英绝领袖崔如琢大师续苦老一脉,有青藤、石涛的笔意,有李苦禅、潘天寿的精神,博采众长,但风格上完全是自己的面貌,个性明显,他的画取材甚广,包括山水、花鸟、也间有人物。而尤以泼墨山水、荷花、水仙、墨竹最多得意之作,或简朴古拙、深厚浑穆,或清新雅致、淋漓酣畅。尤其指墨艺术以古开今,继张璪、“二高”、潘天寿之后把中国指墨绘画推向高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国祥先生是崔如琢大师指墨绘画艺术传人,同时在字画鉴赏领域造诣颇高,频繁受邀参加各大电视台鉴宝节目。绘画领域上他强调中国画的传统文化内涵及禅学气韵,主张“意境求静、气韵求动、画气不画形。”他精于写意花鸟,笔法运用得恩师真传,作画随性率达,落笔果断而强悍,具有雄健、老辣、凝练、生涩的特点,注重雄阔大气的艺术风格,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画面灵动,引人入胜,他深入体会和吸收古人的精华,又融入了强烈的个性,自然成朴拙之趣,在当代指墨绘画领域独步艺林、大器已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炎黄子孙,在中国人心中,中国画从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崔如琢,张国祥这条中国画的龙脉根正苗红。蕴含着中国画真正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人格象征,时代背景。用中国特有的工具,特有的用线方法,特有的笔墨,就是文化软实力最大的表白。中国书画最大的魅力,在于它蕴含的“中国精神”。所谓书画精神的体现,我们经常说“文以载道”,文化承载着民族精神,这个“道”就是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术简历

张国祥,1958年生于北京,师承派画家、鉴赏家,国画大师崔如琢先生指墨传人。
中国指墨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中国艺术品鉴赏评估专家委员会(文化部) 鉴赏专家
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文化部)鉴赏专家
北京卫视《天下收藏》栏目鉴赏专家
河北都市频道《品真》栏目 书画鉴赏专家
江西广播电视台china陶瓷频道 书画鉴赏专家
《藏天下》栏目组 书画鉴赏专家
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