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炮!”

1958年8月23日,毛主席一声令下,解放军对准金门开炮,美苏两大国震惊不已。

结果就在关键时刻,毛主席突然下令单打双不打,连蒋介石当局也摸不着头脑。

可是金门炮击彻底结束之后,美苏等国家才发现,原来金门炮击毛主席打的这一场仗竟如此高明,而且轻而易举一箭多雕。

这场毛主席亲自指挥的战斗到底蕴藏着什么样的奥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炮轰金门

1958年8月23日,台海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在平静的表面下实则暗流涌动。

解放军炮兵部队准备就绪,将大炮整齐的架设在海面沿岸,而炮口对准的方向正是台湾的第一道防线——金门岛。

金门岛上,退守台湾的国军残余势力更是惴惴不安。

此时双方都已经屏住呼吸,解放军各炮手最后一次对表,时间一到,所有人立刻装弹发射!

只听见砰的一声,弹药直接横跨宽阔的海面,直接投射到金门的国军阵营中。

第一炮之后,海面上响起此起彼伏的轰炸声,硝烟瞬时间在空中弥漫,火药之密集,国民党部队毫无还手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门岛国民党军队也开炮回击,但他们已经错失先机,并不是解放军的对手,多处炮口已经被解放军的炮弹精准炸塌,炮弹直接在海岸上炸开。

驻守金门岛的将领急得满头大汗,立刻把情况上报给蒋介石。

消息送到台北的时候已经是23号深夜,蒋介石正在熟睡,秘书没有打扰。

第二天一早才把战报递交到蒋介石手上,结果老蒋看到之后兴奋异常。

“机会来了!”

他立刻发了一封电报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夸张的写道:解放军一天之内向金门岛发射10万枚炮弹,台湾希望美国尽快支援。

当然,美方一眼就看穿了蒋介石的夸张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月24日,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另外还从中东地区的第六舰队中调遣两艘军舰前来支援。

只见金门海域激战正酣时,突然有一艘庞然大物从台湾海峡缓缓靠近,解放军架起望远镜定睛一看,竟然是美国一直留守在台湾海峡的第七舰队!

果然在第一艘军舰背后,还有源源不断的军舰正在向附近水域靠近。

既然已经有第三方大国干涉,解放军也将前线情况汇报到北京。

通讯员拿着电报急匆匆跑进中南海,毛主席看到之后毫不犹豫的下达一个命令:“不用停,直接炮轰。”

毛主席身边的其他人都吓了一跳。

毛主席却在地图上点了点远在欧洲的莫斯科,然后讳莫如深的笑了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不敢开第一枪。”

结果果然如毛主席预料的那样,美国军舰停留在金门岛附近海域之后一直不动。

台军刚开始激动的不得了,结果看到对方纹丝不动之后,突然有些担忧。

8月24日,针对金门岛的炮击继续,停留在水面上的美军静静看着金门岛被炮火轰炸,他们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甚至在不久之后,美国军舰直接从台海流域撤了出来,一直到太平洋海面上才停下脚步。

美国军舰为什么突然撤退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彼时的局势

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毛主席一直在东南地区部署。

而此时的蒋介石也是野心勃勃。

就在双方各自部署的关键时刻,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突然进入台湾海峡,以第三方身份彻底打破两岸的僵局。

恰好在同一时刻,朝鲜半岛爆发内战,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从中干预,甚至一度将战火燃烧到中国边界。

东南,东北,中国同时面临两项难题,以当时解放军的实力只能先集中精力解决一个问题。

毛主席认为,中朝之间有着坚定的革命友谊,朝鲜政府一而再再而三的向中方申请援助,如果置之不理的话,不符合中国的做事风格。

况且朝鲜战争会随时威胁到中国的东北国防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毛主席最终决定,让部署东南的大部分兵力北上,协助朝鲜人民军抵御外敌。

1953年战争结束之后,原本被搁置的台海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而与此同时,蒋介石向美国寻求帮助,购买大量美式装备和武器。

在美国的帮助下,蒋介石的行动越来越有恃无恐,然而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也本就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哪里容许他人插手。

此时毛主席敏锐的意识到,必须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如何能够牵制住美国?

美国和台湾的利益联盟看似铁板一块,但从杜鲁门之后就已经有了明显的裂痕,艾森豪威尔素来以精明著称,他与蒋介石相互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席意识到,如果想要让美国撤出战场的话,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让美国和台湾的利益联盟崩溃。

如今他们之所以联合起来,因为有共同的对手,那么如果对手在他们中采取不同的策略呢?

毛主席下令,命令炮兵部队“只打蒋舰,不打美舰”。

一时间500门大炮全部对准蒋介石的几艘军舰,小时发射上千枚炮弹。

蒋介石军舰直接被炸的东倒西歪,他们想向美国军舰申请援助。

可是美国军舰看到解放军如此密集的炮火根本不敢靠近,尤其当他们得知毛主席下令不打美舰的时候,心里还萌生出一丝庆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战场局势越来越严峻,美国唯恐会波及到自己,于是在炮轰金门岛的关键时刻,直接从台湾海峡撤了出去。

此举让蒋介石更加被动,双方牢不可破的利益联盟出现裂痕。

可蒋介石有求于人,暂时还不敢和美国人撕破脸,于是他想钻空子,让美国人用军舰帮他们护送粮草物资。

毛主席听说这件事情之后,立刻向前线部队更改了命令,只要美国军舰去而复返进入战区,那就连美国军舰一起打!

有了毛主席的命令,炮兵们再也没有了顾忌,直接连美国军舰一起轰炸。

一瞬间吓得美国军舰不知所措,还没把蒋介石的粮草自种护送到金门岛上,已经被解放军的炮弹打的千疮百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军舰只好再次退了出来。

解放军每天以上万发炮弹量轰炸金门,几天之后岛上遍地都是炮弹。

就在蒋介石即将支撑不住的时候,大陆方面却没有一鼓作气。

毛主席下令:单打双不打。

从此之后一三五七炮火连天,二四六风平浪静。

毛主席此举直接看呆了美国,苏联和台湾地区,谁也没想到,就在这关键时刻,中央却突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甚至连艾森豪威尔后来都说,毛主席的这个决定太富有戏剧性。

毛主席为什么连打仗都要找规律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早在这场战役开始前,毛主席已经意识到,以解放军现在的实力,想要收复金门岛还有些困难。

所以这本就是一场惩戒性的大规模炮击封锁行动。

另外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单打双不打会让敌人的心态产生煎熬。而打打停停,就如同放风筝般,收收松松也更容易达成效果。

早在炮轰金门开始之前,毛主席就已经精准预测到了后面所有事情的发展,利用苏联和美国对台海问题的关注,轻而易举就解决了美国的威胁,同时对蒋介石造成巨大消耗。

毛主席不愧是真正的军事家和战略家,短短几天时间内就能够改变整个地区的局势。

而不仅如此,这场炮击金门战役自1958年开始,一直打打停停了20年,而对于这一如此持久的战役,它不仅仅只是一场简单的炮击战,更是主席为了粉碎美国的不良用心,坚定的表明“一个中国”的决心。

1979年,炮轰金门行动结束,一场军事和国际政治交织的危机消灭于无形。

不得不让人感叹,毛主席的战略眼光果然无人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