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是毛主席的机要秘书,曾和毛主席朝夕相处长达10年的时间,不过他却很少向人提起,这段在别人看来最值得炫耀的特殊经历。

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流逝,那些尘封在高智心底深处的记忆,似乎变得更加清晰,一切都好像发生在昨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智

成为毛主席的机要秘书

高智1928年出生在陕北佳县,1943年高校毕业后考入当时在陕北乃至全国都有着一定名气的陕北绥德师范。

由于高智在学校接触了许多革命思想,再加上他学习努力、成绩优异、努力追求革命真理,在他16岁的时候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5年的上半年,高智经过党组织的审查和批准,走进了当时中国红色革命的中心延安,也是毛主席居住和工作的地方。

来到延安的高智被分配到杨家岭中央机关做机要工作,就这样高智在延安过了两年的平淡生活,直到1947年3月的时候,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在前方等待着他。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屡战屡败,这也让蒋介石十分恼怒,抽出大量兵力集中对付陕西和山东这两个解放区。蒋介石企图消灭中共中央机关,但蒋介石的计谋是万万不会成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

国民党将领胡宗南率领20多万手下,再加上空军的配合,向红色革命中心延安发起猛烈的进攻。当时党中央在陕北的兵力只有2万多人,敌人可是我军的10倍,我军处于劣势。

在那段时期,高智和其他同事根据上级命令,往一个山沟里运送文件和档案资料,以此保护重要资料不被敌人发现和销毁。

1947年3月18日中午,中央机关在大会堂会餐,说是会餐,实则只是比平常的饭菜多了一些肉片,主食能吃上大米饭和白面而已。

大家吃完饭后,就开始收拾行李准备撤离延安,这是一次急行军,足足走了70多里路,天黑了下来才不得已停下。战士们都在路的两旁休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引起了不少战士的主席。

“毛主席!毛主席来了!”

大家一听“毛主席”这三个字,立刻精神起来,高智也和其他战士一样伸着头凝视前方,果然不久后毛主席的身影就出现在大家的视线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毛主席大步向前,他的步伐那么自信,那么从容,和其他领导一边走一边说话,不少战士看后内心直呼:不愧是毛主席,这才是伟人的风范。

由于高智所在的是中央前卫机要科,所以要时时刻刻和毛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人在一起,这样才能及时收发电报。高智所居住的地方离毛主席最近,仅仅有一墙之隔,这也让高智感到格外兴奋。

1952年的一天上午,高智和平常一样来到中央办公厅机要室上班,叶子龙突然找高智谈话:“现在要给你说一件事,组织上决定将你调到毛泽东同志身边,当他的机要秘书。”

高智听后既震惊又开心,能够到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身边工作是不少人一生的梦想,但此时的高智又有些担心,因为他很怕自己做不好,给主席增添麻烦。

高智内心很是紧张,怕自己胜任不了这个工作,他对叶子龙说:“主任,我是陕北人,说话有口音,我很担心毛主席听不懂我说的话,也担心我不能完全听懂主席的湖南话。”

高智的担忧是很必要的,大家都知道如果下属听不懂上级的吩咐,这对工作来说可是很有影响的。

接下来叶子龙的一番话打消了高智的顾虑,他对高智说:“毛主席在陕北生活了十几年,你还担心他听不懂陕北话?至于湖南话,你在主席身边呆几天就能听懂了。你放心主席很好相处的,你不要给自己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叶子龙

经过叶子龙的劝解和做思想工作,高智树立了信心,再加上高智本就很崇拜毛主席,所以他同意给毛主席做机要秘书。

这年夏天的某个上午,高智来到丰泽园报道,虽然这不是高智第一次来到丰泽园,但这却是高智第一次以“毛主席机要秘书”的身份来,高智内心深处还是有些紧张的。

高智来到丰泽园后,由毛主席的另一位秘书罗光禄带他去见毛主席,快到毛主席卧室门口的时候,高智紧张的满头大汗,像是刚刚从桑拿房出来一样。

高智走进去的时候,毛主席正穿着睡衣,背靠在床头看书。高智快速走到毛主席的跟前大声说道:“主席,您好!”

毛主席缓缓起身,握住高智的手说:“欢迎!欢迎!”

毛主席亲切的样子让高智紧张的感觉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紧接着毛主席问高智:“你在哪里上学啊?爱人在哪里工作?叫什么名字?”高智回答道:“主席,我高小毕业后考入了陕北绥德师范,在哪里学习了一年多后就来到延安了。”

毛主席听后有些高兴,也有些震惊,他对高智说:“绥德师范我知道,那是一所很有名的学校,这样一来,你还是我身边工作的同志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了,欢迎你来到我身边工作,帮我做点事好不好?”

毛主席的语气温柔,话语亲切,高智没想到伟大的领袖真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平易近人,高智兴奋地点点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毛主席是伟人,也是普通人

毛主席的卧室十分简朴,没有什么家具,睡的是木板床,盖的是毛巾被。床下放的是一双穿了许久的拖鞋和一双半新不旧的布鞋,挂在衣架上的睡衣更是穿了好多年,上面有不少补丁。

毛主席就是这样节俭,尽管生活已经慢慢变得好了,但在毛主席的心中还是一如当初那样。高智都将这些看在眼中,通过一件件小物品来了解毛主席。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有一个仓库,里面除了延安时期用过的东西、孩子们的衣服外,再也没有其他的的东西,毛主席的生活一直这样简朴。

那么毛主席身为国家领导人,他还有写书的稿费,为何会如此节俭呢?

据高智透露,自从毛主席来到北京后,经常有人从韶山来看望毛主席,刚开始他们都是不通知就来了,俗话说得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毛主席对家乡的感情是很深的,所以乡亲们来北京的衣食住行都是由毛主席出钱的。

后来毛主席提出一个要求,凡是家乡来的人都要经过自己同意才能来,一是因为人太多了,二是因为主席不是时时刻刻都在北京的,避免他们扑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每个月的工资只有400多块,不仅要照顾一大家子,还要支出房租、电费等等。毛主席还经常资助那些为革命做出贡献以及生活上有困难的人,再加上毛主席的工资不够花是很正常的。

高智不仅是毛主席的机要秘书,主要处理一些信件、接待客人等等,更是毛主席的生活秘书,关心毛主席的饮食起居。毛主席到外地工作的时候,相关的住宿和伙食都是由高智安排的。

1956年初秋的一个下午,毛主席和高智等人从北京西郊返回中南海,途中毛主席突然提出要在街上饭馆里吃饭,高智安排众人在新街口的羊肉泡馍馆吃饭,一共7个成年人,饭钱才花了6元3角

吃饭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当时高智带的钱并不够,老板认出吃饭的人是毛主席,执意不肯收钱,毛主席坚决不同意。不过当时时间有些紧急,高智在第二天一大早就骑着自行车来到饭馆,将昨天的饭钱给补齐了。

毛主席是伟大的领袖,是众多百姓敬佩的伟人,但毛主席也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最让高智难忘的是1959年陪毛主席回老家韶山的情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1959年6月毛主席回到了阔别32年的家乡韶山,他亲切的接见了乡亲们。第二天一大早就上山祭拜父母,毛主席在父母坟前站了许久,随后恭恭敬敬地鞠了三躬。

毛主席下山的时候一直没有说话,但细心的高智却发现毛主席的眼眶有些湿润,毛主席对父母的感情感染了陪同的工作人员,也令高智有些伤心。

那天主席自费请了四桌客,给几十位乡亲一一敬酒,毛主席触景生情,夜不能寐,写下一首千古绝唱《七律·到韶山》。

毛主席:我只能管两个半人

1960年上半年,高智跟随毛主席来到武汉,那天管理员老张对他说:“高秘书,主席灶上没有肥皂了,你能不能和武汉的同志联络一下,看看能否买几块肥皂?”

当时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一切都要实行严格有效的定量供给,发工资的时候,还要发一些票,比如油票、粮食票等等,就连毛主席和中央的其他领导也不例外。

由于是出差,所以主席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身上都没有带肥皂票,这令高智有些发愁。高智找到武汉的有关同志,问他们:“主席灶上没有肥皂了,不知道能不能在你们这里买一些?”

武汉的同志点点头说到:“可以啊,主席灶上用肥皂当然应该保证,这是没有问题的。”

之后管理员老张又找到高智,对他说:“高秘书,你还有没有肥皂,好几个工作人员肥皂都用完了,他们都买了,你要买吗?”

高智想到自己的肥皂也用完了,就对老张说:“我的肥皂也用完了,那就帮我买一块吧。”

待毛主席和高智等人回到北京后,他们在武汉买肥皂的事情被中央警卫局的一位同志知道了,他把高智等人狠狠地批了一顿,高智也因为这件事做过多次检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大家觉得这只是一件小事,但在当时可是非常严重的,尤其高智等人还是毛主席身边的人。不过好在高智知错就改,对此做了多次检讨,而且事出有因。

高智经过这件事后更加谨慎,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他的一言一行都被人看在眼里,他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毛主席。

毛主席遗物中有两副麻将牌,一副为牛骨质地,另一副为塑料质地。建国后,工作之余,毛主席偶尔也打打麻将。

除了打麻将外,毛主席也喜欢打扑克牌,忙完工作后,毛主席会和江青、李敏、李讷以及罗瑞卿、李银桥等人打扑克,不会玩的工作人员则在一旁观看。

然而扑克虽然给毛主席带来了欢乐,但也带来了麻烦和不安。江青打扑克的兴趣很浓,但却缺乏牌场风度,动不动就会发脾气、摔牌,弄得其他人和她打牌都不是很开心。毛主席曾劝过江青许多次,非常可惜的是效果并不显著。

某天毛主席对机要秘书高智说:“高智,你说我能管多少人?”

高智听到这里很是疑惑,他回答:“主席,全国、全党都归你管啊。”毛主席摇摇头说:“不对,我只能管两个半人。”高智很是疑惑,怎么会是两个半人呢?两个人还能理解,那半个又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江青一起办公

高智将自己心中的疑惑问出,毛主席回答道:“我只能管你一个,罗光禄一个。”(高智和罗光禄是毛主席的机要秘书)

“那还有半个呢?”高智问道。

毛主席长叹一声说到:“江青我只能管半个。”高智说:“全管了吧,她是你老婆。”

毛主席摇摇头回答道:“我管不了,我只能管半个,那半个随她去。”

毛主席说的确实是大实话,江青个性要强,脾气火爆,毛主席对她是“有看法但没办法”,有时候还会因为这些吵一架。

高智知道这个话题不是太合适,随后便对毛主席说:“主席,休息的时间到了,您要不要去睡一会。”

毛主席点头,然后朝着卧室走去,也结束了这段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一次见毛主席,谁曾想却是永久的分离

毛主席一直很关心农村,很关心群众的生活。1960年12月26日,也就是毛主席67岁生日的时候,他叫上李银桥、王敬先、叶子龙、林克、封耀松和高智一起和自己吃饭。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一直以来都是一位节俭的人,平时吃饭的饭菜极其简单,尽管这次是自己的生日,但由于当时处于国家困难的时候,所以毛主席的67岁生日也过得很简单。

饭桌上只有一个荤菜和几个素菜,除此之外还有湖南出名的辣子和一个汤。为了替毛主席庆祝生日,厨师李师傅特意擀了点面条。

在吃饭的时候毛主席强调要常常到基层看看,搞研究,去锻炼一下,不能总浮在上面。毛主席说完这句话后问在场的人:“你们有谁愿意去下面做做调查?”

当时高智就坐在毛主席的右手边,听完毛主席这句话后第一个据说说:“主席,我愿意下去!”“好!”毛主席高兴地说道,然后举起了大拇指,表示对高智的赞赏。

毛主席接着问:“你们谁还愿意下去。”剩下几个人纷纷举手,表示愿意,主席很是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智

高智这次调研去了河南和江西等地,临走前主席对他们说:“现在老百姓遭了灾,你们下去搞些调查、研究,看看那里到底有什么问题?集体吃食堂到底群众行不行,有什么意见如实反映上来,一定要讲真话,你们下去以后既要了解当前农村存在的实际问题,也要向群众学习一些生产知识。”

高智来到基层后,确实发现群众对集体吃食堂是有一些意见的,他还发现了其他的问题。当高智回京后,将这些情况全部如此报告给毛主席,毛主席对他这种实话实说的态度很是高兴。

1962年4月19日下午,毛主席在颐年堂约高智谈话,毛主席问高智:“高智啊,你在我身边工作这么久的时间,你做事我都很满意。现在征求一下你的意见,你是想继续留在我身边工作,还是离开?不管你选择什么,我都支持。”

其实毛主席在找高智谈话之前,他已经知道李银桥等人要走,自己也做好了这次谈话内容的准备。高智内心深处一直记着毛主席说过不要一直浮在上面,要去基层走走,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群众,了解真实情况。

高智想到这里,便做出了一个决定:“主席,说心里话我是不愿意离开您的,但您对我们说过,一个人不能老浮在上面,要下去观察群众,我上次去河南和江西后,更觉得您说的是对的,所以我想到下面去,去锻炼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听后欣慰地点了点头,然后问他想去哪里。由于高智是陕西人,他想回家乡,毛主席对高智说:“好,你就先到西安,回自己的家乡,你回到家乡后要把农业、工业、财贸、文教都搞搞。”

“不管你到什么地方,做什么工作,你都要继续为我做点事情,你打前站,我随后就到。”毛主席继续说道。

高智听到毛主席的一席话,眼眶瞬间湿润,除了点头答应,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毛主席看到高智这样也是很难受的,要知道高智跟了毛主席整整10年的时间,早已将对方当成自己的家人对待。

毛主席沉默许久,吸了一口烟后说:“高智,你现在别着急走,你妻子就快生产了,等孩子出生,住一段时间再走。”

高智没想到毛主席如此关心自己,连妻子快要生产都一清二楚。面对毛主席的好心,高智却有些犹豫。

如果等妻子生产完,至少还要在北京耽误两三个月的时间,如果到西安生孩子的话,就可以早日投入到工作当中,工作结束也能照顾好家庭。

高智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毛主席,毛主席也没有过多挽留。当高智起身和毛主席告别的时候,毛主席突然将高智叫住,对他说:“我和你一起照个相好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高智的合照

高智将毛主席从沙发上扶起来,陪他走出颐年堂,在颐年堂的门口,吕厚民给高智和毛主席拍了一张合照。

1962年5月7日,高智离开中南海,回到了家乡陕西。

当高智再起回忆起当时情景的时候,不仅感叹道:“自从离开北京回到陕西后,我思念毛主席的心情一天比一天多,不知道为什么,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毛主席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总是不断地出现在我眼前。”

1965年1月13日,高智到北京开会,毛主席得知这件事后马上接见了他。高智见到日思夜想的毛主席后热泪盈眶,哽咽不已,主席则是紧紧地握着高智的双手问他回家乡后的情况,这一聊就是45分钟。

高智临走前,毛主席对他说:“你以后再来北京的话,一定要来看我。”高智听后点点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高智本以为还有机会和毛主席见面,没想到这次竟是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当高智听到毛主席去世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高智悲痛欲绝,失声痛哭。

高智即刻从西安飞往北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参加了毛主席的追悼会。非常可惜的是这次毛主席再也不会握着高智的手对他说:“你下次一定要来看我啊……”

高智回到陕西后,曾在省委政研室、省外办等地方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高智始终谨记毛主席对自己的教诲,不骄傲自满、做事不张扬、从不给组织提要求或者增添麻烦。

最令人意外的是高智从不和其他人谈起,自己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事情,要知道这是一件值得骄傲和炫耀的事情,但高智和其他人却不同,他虽然很开心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但也知道毛主席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他也时时刻刻向毛主席学习,做一个低调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新宇一家来看望高智

2016年7月,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携夫人、孩子专程来到西安看望高智,此时的高智病情已经很严重了,但当他看到毛新宇来看望自己的时候,他内心十分欣喜,十分艰难的对毛新宇说:“我想主席,我想他啊!”

在毛主席去世40年后,也就是2016年9月9日,高智也因病去世,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