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各种刺激楼市的政策都来了,今年更是密集,特别是517新政,救市决心更是摊牌了,不达目的不罢休。

不断出政策,对于买房是个巨大的利好,按说老百姓应该高兴才是。

可是从民众的反应来看,并不是这样。

网上但凡是关于说救楼市的,大家可以看看各个评论区,大部分言论都是冷嘲热讽。

你救你的楼市,我存我的工资。

显然双方没在一个频道。

一方救楼市,一方嘲讽,搞得水火不相容。

所以我觉得当务之急应该是想办法处理这种矛盾,而不是把人强行往车上拉。

也不能用全是刁民不知好歹的言论去定位民众。

我一点也不怀疑上层做这些决策的初衷,没有谁想把盛世搞成混乱,同样我也理解普罗大众的抵触情绪,没有谁不想安居乐业。

可当前问题矛盾点就在这里,如果不解决,救楼市可能会成一盘散沙。

就说现在的救市政策吧!老百姓心里是没底的。

这就好比今天花100块买的东西,明天成80块了,今天借你100元你说给5元利息就行了,明天别人借你只要3元利息,还亲自送到家,搁谁心里也不平衡。

现在对于买房这事,当要把杠杆用到30年时,老百姓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安全感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

再比如说到房子的流通性,目前二手房流通性非常低,并且目前所有的政策都没倾向于存量房,都是为了卖新房去库存,因为建新房可以卖土地。

可是问题来了,价值在于流通,所有的房子都要成为二手房的,不给存量房,特别是利率方面出利好政策,总感觉给人下套一样。

如果二手房流通性差,救楼市就好比口渴了喝高度白酒,喝得越多后面渴的越厉害。

所以,当前应该是平衡这些点,如果只是一味去说教,把民众当工具人,可能会遭到反噬。

很多人在评论区把房价骂的惨,其实可以理解,确实有很多人为了一套房子在疲于奔命,但即使这样,盼着楼市崩塌到一文不值的想法也是不对的。

我在前面的文章说过,骂房价涨的人和支持房价涨的人往往是同一个人。

国家的态度很明确了,楼市必须得救起来,并且会穷极可能的救,即使老百姓不理解,也必须托底下去,并且现在都在说要解放思想,意思很明显了,只要能把楼市稳住,啥招儿都可以用。

当然这么做并不是让房价继续暴涨,是为了求稳,就有了现在软着陆的说法,如果真的全线放弃,可能会瞬间大乱。

那个时候,即使你能买到白菜价的房子,可能最基本的配套都没有了,又有什么居住价值呢!

现在的问题,是要统一思想,各地政府应该走出依靠土地财政的生存模式,别光想着卖卖土地收收出让金,就坐享其成。

应该想办法把经济环境改善起来,别一天天尽想着罚款,涨价,撵小摊小贩,各种划车位收费等等不讨喜的事。

到底是房地产救经济还是经济救房地产,其实都是事在人为,它不应该是个死循环的问题。

房地产的积怨之深,有很多的历史原因,但在当前环境下,如果还是各玩各的,最终可能大家都要继续焦虑不安。

当前老百姓的情绪价值显然是个大问题,如果当心没在一起时,每出一个救市政策就会陷入民众的汪洋大海。

毕竟老百姓才是楼市经济的最终托底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