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5月,李先念登上了去北京的列车。到北京当天,陈云就派秘书将李先念接到中南海,并说:“中央决定让你担任国家财政部部长。”李先念连忙推辞,说自己不能胜任。

后来不管陈云、邓小平如何劝说,李先念都推辞说干不了,没想到这件事却引起了毛主席的关注。这天,李先念应邀来到毛主席的住处,他一见到主席就说:“我当不了财政部长,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和水平,还请主席考虑其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李先念

毛主席看了李先念一眼,然后意味深长地说:“李先念同志,难道你想让我去台湾请宋子文回来,让他去干?”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毛主席、邓小平等人为何独独看重李先念?李先念最终有没有出任财政部长呢?

李先念被连降6级,毛主席:太不公平了

李先念出生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区——湖北黄安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年少时的李先念聪明好学,但却因家境贫寒无法继续上学,他只好辍学去学木工,也被称为是“小李木匠”。

1926年,17岁的李先念参加了农会工作,第二年参加了黄麻起义,并于18岁加入共产党。后来,李先念曾回忆说:“暴动失败后,有不少人都逃走了,还有很多人叛变了……我这时在一个很破旧的茅草屋里加入了共产党,当时的党旗还是用红纸做的呢!”

不久后,李先念在地方工作担任县苏维埃主席,24岁担任军政委。在徐向前等人的直接领导下,他参加了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屡次立下战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先念

1935年5月,李先念率部策应红一方面军的北上行动和迎接中央以后,他的军事才华逐渐展露在大家的视线当中。

6月,在见到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时,他详细汇报了红四方面军的情况以及川西北地区的斗争情况,还对红军行动方向、作战目标等提出自己的见解,获得毛主席的连连称赞:“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们简直是相见恨晚啊!”

李先念也没有辜负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信任,指挥战士们坚决发起包座战斗,并获得胜利,迅速打开红军准备北上的通道。

红一、红四方面军长征会师后,由于张国焘的错误指挥,红四方面军被迫南下川康边地区。在此之前,尽管张国焘敬佩李先念的能干,但李先念和徐向前在战场上也曾反对过张国焘的瞎指挥。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围攻”的重要关头,李先念秉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们都听总指挥”的坚决态度和行动,大力支持徐向前的正确判断和指挥,最终获得胜利。

除此之外,当张国焘想要另立中央的时候,李先念明确表示:“这怎么可以呢?我们现在有党中央,为何还要另立一个中央?这不是把部队都给搞乱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和红二、红六军团会师前后,李先念一方面强调要搞好团结,一方面率领红30军为先遣军,担负为全军开道、筹粮等重任。他坚决支持朱德、刘伯承等人和张国焘分裂活动进行斗争,团结战士们,战胜重重困难,并率领先遣军和红二方面军一起北上。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后,李先念在军委的命令下率领战士们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的计划。他指挥红30军在靖远县虎豹口渡河成功,后来又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占领一条山、五佛寺等战略要地。

11月11日,党中央和军委经过研究讨论后,决定将渡河部队组成西路军,执行建立河西根据地和打通远方的任务。就这样,时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的李先念指挥红30军的战士们,先后在凉州等地和敌军作战。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我军歼灭4000多名敌军,后来又在倪家营子和数倍于己的敌军相遇,双方血战整整40天。尽管我军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自身也受到了重创。李先念这一举动对配合河东红军的战略行动、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3月,当西路军失败后,李先念率领余下战士翻越祁连山,在冰雪中行军20多天,随后又穿过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并于4月底抵达甘肃、新疆交界处的星星峡。不久后,西路军余部在陈云、滕代远的接应下来到迪化,为党和红军保存了一批骨干力量。

毛主席得知这件事后,曾高度评价李先念的功绩,并说:“李先念同志是‘不下马的将军’啊!”

1937年年底,李先念抵达延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中央马列学院学习。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闭幕后,谭政找到李先念:“李先念同志,组织经过讨论决定让你去八路军129师当营长,不知道你有什么意见吗?”

李先念当时是军政委,从军政委降到营长可是连降6级,这是常人所难以接受的。但李先念没有想那么多,他心里只有如何能打败日军,如何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所以他点点头,说:“我没有什么意见,只要让我扛枪打日军,让我做什么都行!”

不久后,毛主席知道这件事后,连忙将李先念叫去,问道:“先念啊,我听说要把你安排到129师当营长,这是真的吗?”李先念点点头,说:“没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毛主席听后长叹一声,然后说:“这真是太不公平了!”最初李先念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想上阵杀敌,但当他听到毛主席说的这句话后,竟然感到鼻子一酸,眼眶瞬间涌出眼泪。李先念知道,毛主席的这句话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肯定,更是对那两万多名西路军战士的安慰。

后来,在毛主席的亲自过问下,李先念没有去129师当营长,而是去新四军第四支队当参谋长。没过多久,李先念留在鄂豫边,参与领导中原地区的抗日斗争。

中原突围

大家都知道中原地区交通便利,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期间,我党在中原附近开辟了几块分散的敌后根据地,当抗战快要结束的时候,这些小的分散的根据地已经扩展成以河南桐柏地区为中心、纵横几百里的中原解放区了。

蒋介石一直对我中原解放区虎视眈眈,抗战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已经往这里派兵了。为了加强我军在中原地区的军事力量,抗战结束后,中央和毛主席决定由王震率领359旅北上,王树声指挥部队南下,在桐柏地区和李先念的新四军第五师会师。紧接着,王震部、王树声部和李先念部组成中原军区,李先念为司令员,王树声和王震为副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我军在中原军区共有6万人,这6万大军盘踞在中原对蒋介石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因此他想要拔除这个眼中钉肉中刺。1946年,蒋介石打着“和平”的幌子,调集30万大军包围我中原解放区,并采取经济封锁和蚕食的办法,想要除掉我军、控制中原。

1946年6月,蒋介石给武汉的程潜和郑州的刘峙发去电报:“按照原定计划,先歼灭鄂中的李先念部!”随即命令各部务必于6月22日前秘密完成包围计划。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李先念召集干部们开会:“如今敌我双方的实力悬殊过大,我们不能再固守以宣化店为中心的这块解放区了,必须突围出去,以保存力量。”不久后,李先念将自己的想法请示中央,延安方面很快回信:“你们的意见很好,希望能尽快突围,越快越好。切勿有任何顾虑,记住,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嘱咐李先念:“之后的行动你们自己决定就好了,不用和中央请示,以免延误战机,务必保密。”李先念收到毛主席的信后便放心了,但他现在要考虑的是要往哪里突围,要在什么时候突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先念再次召集干部们开会:“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应该往哪里突围,又该在什么时间突围?”大家在会议上议论纷纷,李先念率先提出自己的想法:

“南边有长江,我们无法渡过;北边有晋冀鲁豫的刘邓大军接应我们;东边可以和在苏皖的新四军主力会合。我们可以选择往北突围或者往东突围,但这两个方向都有敌军的重点设防。不过大家要知道一点,如果我们选择安全,往这两个方向突围的话,那么势必会将几十万敌军引向这两个解放区,从而增加这两个解放区的压力,对全局的形势是非常不利的。
向西突围的话虽然有很多不利于我们的因素,但回旋的余地是非常搭的,方便我们作战。更何况那里是革命老区,群众基础比较好,我们对那里的地形也十分熟悉。更重要的是能牵制几十万敌军,让他们远离华北、华东解放区,这对我军来说是一大战略胜利!”

经过反复的讨论,李先念决定分路突围,定要在敌军总攻之前跳出他们的包围圈。

6月26日,皮定均率部假装向东突围,他白天率部向东开进,晚上又悄悄拉回来,第二天则又开出去。在皮定均旅掩护主力突围完成后,再想办法向东突围出去。

6月27日晚,李先念、王震等人率领主力部队和中原军区机关出敌不意,秘密向北开进。直到29日晚上,主力部队在信阳以南。武胜关以北地段全歼铁路守敌,越过平汉路后,国民党军才知道上了我军的当,才知道他们是要向西突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震

蒋介石得知李先念率主力向西突围的消息后,连忙派重兵追赶,企图在鄂西北消灭我军:

刚开始,刘峙派出第10、15、41军对李先念部实行南北夹击,并在桐柏附近形成合围态势,谁曾想我军一路轻装疾行,早已越过桐柏山,直奔鄂豫交界的苍台。蒋介石知道后连忙吩咐刘峙部追击,然而当敌人抵达苍台的时候,我军早就过去了。
紧接着,刘峙又命令当地保安民团沿途对中原部队进行骚扰,企图阻止我军行进的速度,方便正规部队赶上进行决战。敌人这一招很快被我军识破,我军采取相应的对策,令敌人的计划破灭。

硬的不行,蒋介石就来软的,他派出飞机散发停战传单,其中还有给李先念的信件,大致意思是邀请李先念来做客,为和平做最后的努力。李先念置之不理,仍向西前进,并顺利渡过丹江。

蒋介石见自己的计谋没能得逞,恼羞成怒之下撤掉了刘峙的第15军军长武廷麟的职务,同时命令刘峙继续追赶中原部队。除此之外,蒋介石还调有“天下第一军”之称的胡宗南第一军,在鄂豫边界通往陕南的关口挡住李先念部的去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化塘在鄂豫边界,是鄂陕的咽喉,同时也是一处十分危险的地方。我军曾于1932年11月在这里经历生死关头,当时时任红11师政委的李先念就在这里参与指挥了突破国民党堵截的战斗。没想到过去14年,他再次率部路过南化塘,并在这里遇到了同样的险情。

越过丹江以后,王震率领359旅挺进南化塘的时候,敌军也在同一时间到达。经过两天一夜激烈的战斗,我军虽然越过了关口,但没能在这里形成固守,掩护后续部队通过。因此当李先念率部抵达南化塘的时候,胡宗南部以及前来增援的另外3个师早已占领了有利地形。

面对凶狠的敌人,李先念大喊道:“同志们,老虎要拦武松的路,武松当然不肯了!毕竟武松的手里还握着打虎的棒呢!”紧接着,他组织战士们进行五六次进攻,但非常可惜的是都没能打开突破口。与此同时,追击的敌军也快要到了,中原部队的情况越来越危险。

在如此关键时刻,李先念叫来37团的团长夏世厚,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在兄弟团的掩护下,37团从正面发起进攻,一时间枪炮声不断。经过激烈的战斗后,37团的勇士们成功占领玉皇顶,闯过南化塘,李先念再次率部化险为夷。

经过一周的长途跋涉,部队于7月28日抵达陕南,和那里的游击队会合,并建立起新的党的领导机构和军事机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先念推辞财政部长,毛主席:难道让我去请宋子文?

新中国刚刚成立,李先念在湖北工作,担任湖北省党政的“一把手”。在他的领导下,湖北省胜利完成剿匪任务,经济也恢复得很快。当时李先念除了主管湖北省的工作外,还分管中南地区各省的财经工作,并作出了一定的成就。

刚解放时,中南地区各省的经济都不是太好,生产停滞不前,物价在无良商家的促使下大涨价,这也令老百姓的生活十分困难。李先念本不懂经济,但他擅长学习、调查研究和从群众中总结经验。在他的领导下,中南地区各省稳住了市价,控制住物价,恢复了经济……

陈云对李先念的工作成绩十分佩服,因此当1954年中央决定从地方调一批年轻、有实力的领导干部到中央工作的时候,陈云向毛主席、周恩来推荐了李先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先念和陈云

陈云在一次会议上说:“李先念在战争年代打仗是一个好将军;在建设时期管财政也一定能成为一号人物!”那么陈云为何会这么说呢?原来他是有所依据的:

第一、李先念当时才45岁,这个年纪可能不是很年轻,但在众多高级干部中年纪却是比较年轻的;
第二、李先念头脑清楚,记忆力很好,对不少经济识字都能做到过目不忘;
第三、李先念很喜欢学习,很爱钻研新的领域;
第四、李先念在过去,不管是打仗还是工作方面,都有成绩,且有开创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陈云是在中央主管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因此他的意见受到了毛主席、周恩来的重视。他们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让李先念进京工作,担任国家财政部部长。

不久后,李先念来到北京,当他从陈云口中得知中央要让自己当财政部长的时候,他连忙说:“我之前一直打仗,没学过经济,而且文化程度不是很高,恐怕难以胜任财政部长这一重要职务,还请中央另选合适人员。”

陈云笑着说:“李先念同志,你就不要谦虚了,你在湖北搞得很不错嘛!这都是中央经过慎重考虑才决定的,我们相信你一定能干好!对了,一会小平同志也要找你谈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小平

不久后,邓小平将李先念请到办公室谈话,此时的他兼任财政部部长。邓小平对李先念说:“先念同志,我之前也没有学过经济,但现在不照样当的很好嘛!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你就不要推辞了。”

李先念摇了摇头,说:“我一直都在军队工作,虽然也在地方工作过,但对经济还是外行。我真的干不了,还是选其他人吧……”

李先念接连推辞“财政部长”这一职务,当毛主席知道这件事后,便请他来到自己的住处。李先念一到中南海,就对毛主席说:“主席,您是了解我的,我木匠出身,还没什么文化,以我的水平很难胜任财政部长,我想请中央考虑一下其他人。”

毛主席听后没有继续说话,而是意味深长地看向李先念,过了一会儿才说:“先念同志啊,难道你想让我去台湾,将宋子文请过来让他干吗?”毛主席好似说笑的话,却令李先念无言以对,他知道中央这是经过慎重讨论后作出的决定,他只有做好这一工作,才不辜负中央和毛主席的信任,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见李先念不说话了,便说:“工作必须要有人干才行,我们党的好多干部都是从外行变成内行的,你在湖北干得不是很不错嘛!”紧接着毛主席又和他聊了一些湖北、中南地区和全国的经济情况,鼓励他大胆开展工作。也正是这些谈话令李先念放下了鼓励,说:“一定努力工作,保证完成中央交给我的任务!”

李先念刚上任的时候,确实不熟悉财政经济工作,当时他就说过:“我关于财政工作的经验是很少的,可以说是个外行了。”但李先念知道,这是一项需要丰富财政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工作,如果不能熟练掌握的话,很难开展工作,于是他决定从现在开始认真学习。

李先念先是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用1年的时间读懂马列主义、毛主席关于财政、经济工作方面的著作以及中央的有关文件;再用1年的时间掌握财政、经济方面的知识,熟悉这方面的政策。

学习计划制定完成后,接下来就该实施了。令人意外的是,李先念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就读懂了马列主义、毛主席关于经济方面的著作。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李先念已经成为我党内为数不多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知识的领导人之一。

凡是李先念主持召开财政经济方面的会议,都会有不少财政经济方面的专家参加。因此在开会的时候,李先念总是耐心听取专家的意见,将重点记下来,反复思索,如果听不懂的话,就反复请教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李先念还能虚心地向他的下级学习,在财政部,他所请教的人不仅有司局长、处长等,还有普通干部。只要他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抓紧时间向人请教,不管对方是高级干部还是普通的干部,他都会虚心请教,事后道谢。

由于刻苦学习、虚心请教,李先念很快就成为中央领导财政经济工作的专家。在一些重要会议上,他的发言总是蕴含很多深刻的经济理论观点;那些经济方面的数字,他也能做到过目不忘。最重要的是,他所提出的意见和方案,都是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考虑的。

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人都对李先念的这种巨大的进步,感到十分高兴。毛主席还曾说过:“我们党在经济方面也有‘四大名旦’,恩来算一个,陈云算一个,李先念算一个,薄一波也算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