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法国旅行,这两天不知不觉抵达了诺曼底地区。

恰逢今年是诺曼底登陆80周年,意义重大。这时候来到诺曼底,心情很特别。

我知道,诺曼底登陆并没有我们所知道的宣传那样只有英雄情结,也不只代表着成功与荣耀,它其实非常的残酷——双方总共有约24万人死亡,24万!受伤人数就更是不计其数。

在我眼中,它不是什么英雄事迹,而是近现代人类历史上最嗜血的场面之一。

我在诺曼底地区转悠,这里是富庶而优美的法国农村,行车数百公里,外面的景致都是一样:连绵不绝的漂亮乡村别墅、丰饶的农田和悠闲生活的牛羊。我很难想象,80年前这里变成了横尸遍地的人间地狱,上百万人在这里将自己的生命消耗在毫无意义的战争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我早就知道诺曼底有一个法国人建的德军公墓,所以决定必须去探访一下。

所有人听到这个存在肯定都会觉得荒唐——哪有被侵略国给敌人建公墓的?而且还是大张旗鼓、斥巨资修建的纪念性墓地。

这是脑子进了多少水,才做出的决定?

探访公墓的早晨,诺曼底刚下过一场冷雨,天色阴霾。

车子七拐八拐,停在了公墓前面。那是一幢黑色为基调的建筑,门口挂着法国、德国和欧盟的国旗。

好吧,我心想,不仅建了公墓给敌人,还挂了德国的国旗。法国人,我佩服你们。

走进公墓,是一个前厅,这里有一些关于公墓的简介。这里讲述了诺曼底登陆的大致信息,还有发生在该地区的一些战斗情况,还有法国修建这座公墓的历程。

不过,看完这些之后吸引到我的却是一个幻灯片,那里循环播放着众多德军将士的照片。他们都很年轻,看上去都是20岁左右,正是最美好的年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他们下面的死亡年份数字都定格在两个时间:1944或者1945.

幻灯片对面摆放着一个台子,我翻开看上面放着的本子,发现那是给参观者手写用的留言簿。

打开之后,一行用多种不同文字写的话映入眼帘:

“死去的士兵永远不是敌人。死去的士兵曾经是一个活生生的年轻人,他的生活只是被历史打乱了,把他从自己的身边夺走了。”

这段话再加上身后那个幻灯片给我的感觉,我瞬间便理解了这座公墓存在的意义,眼眶也随之有点湿润。

穿过走廊,看到一座院子中央的十字架,四周环形的便是公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挨个走进那些墓室,就像所有的公墓一样,一个个小方格就成了那些活生生的人最后的归宿。这里沉静而阴郁,但我耳边却仿佛响起了他们说话的声音、笑着打闹的声音,就像我平常所看到的那些德国年轻人一样。

只因为生活在那一代,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生命都定格在了20来岁。

上面所写的那些德国姓氏,有些也是我所熟悉的。因为我喜欢看足球,那些姓氏也是一些广为人知的德国球星的姓氏。

他们如果穿越到这个时代,可能也会喜欢看球、踢球吧。而不是在冰冷的大西洋海岸滩涂上替希特勒驻守,与登陆的盟军进行你死我活的搏斗。

在一些名字旁边,我看到了有人献的花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猜测,那是他们的亲友,找到了他们,所以才会献花给他们。那些花环孤零零挂在空荡荡的墓室中,显得萧瑟而清冷。

那只是极少数在死后还能被亲友记得并找到的人,然而大多数阵亡将士,除了留下名字之外,都只能孤守在这苦寒之地。

公墓的结构很简单,就是一个环形的建筑,很快便绕了一圈。走出来的时候,又穿过刚进去时的那个门廊。我提起笔,在留言本上准备写点字。

但此时我的内心一片空白,面对残酷的历史与悲悯的大爱,我知道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抬头看到耶稣像,它悬挂在那里,默默注视这一切。于是我索性用中文重写了那句只有外文的留言:

“死去的士兵永远不是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墓究竟为何而建?为什么被侵略者反而要费尽心机搜集侵略者的尸身,并且纪念他们?我想,这一句话便凝结了所有的原因。

正是那种绝对的悲悯与超越民族仇恨的爱,让法国人理解了一点:单纯的仇恨曾经的敌人,没有任何意义。卷入战争的大多数,其实也不过是被纳粹军国主义洗脑了的年轻人,或者在迷茫之中随大流参军的年轻人,他们只是被历史的洪流推向了前线、推向了血污与死亡。

也许在他们死亡的前一刻,他们依然不知道这一切究竟意义为何。

所以说:“他们的生活只是被历史打乱了。”

他们本应当自由烂漫、年花似锦,谈恋爱、读书、追寻理想,但在那个时代,社会却只提供一种理想给他们,就是无条件地崇拜希特勒和纳粹思想,并且被宣传机器不断洗脑,让他们相信战争是有意义的,其他国家都是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不仅是战争的受害者,也是宣传机器的受害者,是那个国家仇恨教育的受害者,是一个民族走向狂热和非理性的受害者。

因为,社会不再提供其他可能性,你除了选择仇恨,别无选择。

我看过一个德剧:《我们的父辈》。那里面不仅反思了纳粹思想,也描绘了几个年轻人卷入战争并付出惨重代价的历程。

只能说,在那个时代,他们注定是炮灰。

而人们应当做的,是防止那样的极端思潮重现、那样的历史重现,而不是继续仇恨敌人,继续冤冤相报,制造更多的悲剧和炮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国人毫无疑问是值得万分尊重的,尤其是同意建设公墓的诺曼底地区的人民,我更加万分地佩服他们的伟大。

因为他们是亲眼目睹了最残酷战争的人,他们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必定也有很多死于战争。这座公墓并非只为诺曼底登陆中的死亡德军而建,也包含众多二战中死于该地区的德国士兵。在那些残酷的岁月,这些德军可能亲手举着枪打死过诺曼底人民的亲人。

然而诺曼底老百姓没有选择仇恨,而是选择了悲悯。

悲悯,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也是人类克服彼此仇恨、消灭极端民族主义的最好方式。

走出公墓的时刻,雨停了,阳光微弱地播撒在诺曼底平原广袤的土地上。远方天际,是宛如童话般美丽的名胜——圣米歇尔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想,人类就是如此,有多残酷,就有多美好。然而一定要尽量去先择爱与悲悯,去抵抗狭隘与仇恨。

唯有如此,才能驱散黑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