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19年7月17日,《地理·中国》纪录片探访了贵州省营盘山当中生活着的一种神秘生物“海马”,在古老的传说当中它被当地人奉为“山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贵州省龙里县的苗族村寨当中,每年丰收节都会举行一种特殊的祭祀活动,当地称之为“跳洞”,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除此之外,这也是当地人在祭拜生活在营盘山密林当中的山神“海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被当地的布依族视为祥瑞,相传他们的祖先正是因为接收到了“山神”的指示才开始在龙里的崇山峻岭之间安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神秘的“海马”生活在深山密林当中,时常出没在水边,于是人们便将“山神”亲切地称呼为“海马”。

大山深处怎么会出现“海马”呢?大家所熟知的海马一般都是长成这个样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且海马是一种小型的海洋生物,是生活在大海里的,村民口中的“海马”究竟是不是真的海马呢,还是有其他动物冒名顶替,混淆视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营盘山里的神秘“海马”·】»

为了寻找传说中的“海马”,《地理·中国》摄制组跟随生物科学家一同来到了营盘山,寻找“海马”的踪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山势陡峭的营盘山上的一座孤峰当中,修建着一个小寨子,这里曾经与老一辈的人曾亲眼见到过“海马”,但是当问及“海马”究竟是什么的时候,现在生活在村子里的人却都表示再也没有见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他们都知道“海马”的传说,这里的人世代相传正是因为“海马”的庇佑他们才能寻到良田,不用忍饥挨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海马”的寻找似乎陷入了僵局,但是很快生物学家就提供了新的寻找方向,既然“海马”对当地人们来说是“山神”,那么就一定会留存下来历史资料。

果不其然,在苗族人记录自己生活经历的岩画当中,专家寻找到了“海马”的蛛丝马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龙里县西边12千米的地方,有一处邻水的崖壁,在一到一米半的陡峭石壁上面记录着很多奇怪的红色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家经过研究发现,这些红色的颜料是从赤铁矿当中提炼出来的,它有很强的抗风化能力,可以保存很长一段时间,这也为寻找“海马”提供了便利。

那么这些岩画当中有没有提到所谓的“海马”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些形状各异的图案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就是代表着人的图案,还有一种就是长得很像马的一种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在这里的人为什么对马这种动物如此重视呢,甚至不惜在有限的记载当中花费大量的篇幅来描述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古代生活当中,交通不便,而生活在营盘山中的苗族人们的外出则更加艰难,因此骡马就成了他们重要的运输工具,这在他们的生存繁衍当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而“海马”的命名也与此有关,可见这种神秘的动物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何其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经过仔细的勘察之后,专家又发现了一种古怪的图案,它看起来像是生活在水边有六只脚的生物,与村民描述当中的“海马”十分接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个奇怪的图案代表的会不会就是“海马”呢,它又隐藏在山中的什么地方呢?

茫茫深山当中想要寻找到一种不知名的生物难度可想而知,专家和摄制组一行人又来到了洗马镇,在顶溪村人们再次发现了“海马”的踪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古老的布依族村寨后面有一个山洞,村民介绍“海马”就生活在这里。

但是经过了4个小时的洞中前行,人们依旧没有看到“海马”的影子,然而出洞之后眼前宽阔的溪流有给了人们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行的村民表示雨天过后,“海马”就会出来在这条溪流当中觅食,于是一行人开始在河中展开了仔细的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海马”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马”真身出现·】»

按照村民给的提示,一行人仔细寻找了河中水草和岩石缝隙,终于找到了一条“海马”。

只见这种生物通体都是黑色皮肤,在外形上和小鲵很相似,但是在它的腹部有一个特殊的标志可以很容易区分这两种物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马”的腹部分布着很多红色的斑块,这与同样生活片在营盘山中的小鲵、娃娃鱼有很明显的区别。

那么它究竟是谁呢?

专家经过仔细研究给出了结论,村民口中的“海马”学名叫做龙里瘰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是蝾螈科瘰螈属动物中的一种,也是因为在龙里县首次发现而得此名,它也是我国发现的第六种瘰螈属两栖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里瘰螈的身形很娇小,即使是成年个体也只有12到15厘米左右,头部扁平,头顶处有轻微的凹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们常栖息在水质较好的河流小溪当中,白天喜欢躲藏在河底的石头下面,或者是水草当中,它们也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浮出水面呼吸。

它们的繁殖期大约在4到6月份,产卵量大约在200枚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里瘰螈是一种很“娇贵”的生物,它只能在清澈洁净的水体环境当中存活,而在龙里县那些庄稼长得好,土质肥沃的地方它们出现的几率也要更大一些。

这也是为什么当地居民对它十分尊崇,将它奉为“山神”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里瘰螈主要以蚯蚓、蝌蚪等为食,夜间是它们觅食的活动时间,它们会静静地在水底潜伏,当有食物路过的时候,就会动作迅速地将其吞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营盘山群山环抱,山里沟谷纵横,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界的人和其他物种的进入,龙里瘰螈的天敌数量就有所减少,更有利于它们的繁衍生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对封闭的环境也使得它们生存的水体环境没有遭到污染,一直都能保持洁净状态,这才是龙里瘰螈能够栖息在这里的主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智慧的古人们也正是发现了龙里瘰螈对水质的高要求,才会选择在有龙里瘰螈出没的地方安家。

这种以生物生存环境作为人类选择聚居地重要依据,是古人的生存智慧,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才逐渐演变成了当地人对山神“海马”的朴素崇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里瘰螈的发现对当地的环境也是一种肯定,但是目前这种生物生存的范围很狭窄,种群数量也很有限,现在它仍然是需要人类保护的动物。

参考:

央视网《《地理中国》水下谜团·黔南“海马”》,2019-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