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我们评价一件事时,经常会说:“感觉”“好像”“可能”“应该”。

这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来看,就是一种废话。因为“可能下雨”,既可以是下雨,也可以是不下雨。

而这种模糊的表述,在大数据时代更难适应。任何数据的语言都是精准的,一个0的错误,都将导致全盘的崩溃。在现实生活中,以“感觉”来描述事情,也很难服人;而数学思维、数学逻辑和数学事实,会让我们在与他人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时候,避免意象的“文学思维和表达”,为结论提供坚实的论据。

另一方面,直觉在很多情况下,也会和事实相抵触,这就需要依靠数学思维来澄清谬误,解决问题。

然而,数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从小学到高中,或者再到大学的知识,很少有人把它真正视为一种思维,也不曾拥有这种思维。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再伟大的物理学,再复杂的经济学,也要建立在数学大厦的基础上。因此,数学思维是科学思维的基底,掌握数学思维,我们看待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与众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获得数学思维?当然不是背几个公式,做几道高难度的奥数题所能带来的。获得数学思维,先知书店首推这本《魔鬼数学:大数据时代,数学思维的力量》。

本书作者乔丹·艾伦伯格,美国著名数学家,威斯康星大学教授。书中以知识代入现实,教会我们以数学思维看待问题的方式。比如,书中有这么几个大众知道的比较多的数学思维:

幸存者偏差

这个概念提醒我们,在对数据或事情进行统计分析的时候,要时刻提醒自己,数据的来源是否经过某种筛选?举个例子,老师要是在课堂上问,“没来的,请举手”,那堂堂课都将是全勤。

线性思维错误

分析低税率政府收入,你会发现税率越高,政府收入越多。那结论是不是就要征收高税?错了。当你分析高税率政府收入的时候,就会发现相反的情况,收入随着税率增加反而下降,这是因为高税收打击了人们的积极性,政府收入下滑。所以,税收和税率的关系不是一条向上的直线,而是一条抛物线。

大数定律

这个定理讲的是大数对小数有稀释作用。放在人生层面上进行思考,可以以一个问题为例——“如果回到过去,你能改变命运吗?”答案是否定的,即使让你回到过去,你依然把握不好命运,因为当我们讨论人生命运的时候,不是取决于一两次选择,而取决于我们的系统。向大数定律学习,可能不是把人生每一件事都做好,而是把系统的指针,向正确的方向偏一点,就会走向不一样的人生轨迹。

以上这些常见思维,只是书中的千百分之一,这些道理很多人都清楚,但要想真正把它转化为自己的方法论,则需要一个科学、长期的训练。《魔鬼数学:大数据时代,数学思维的力量》,正为我们提供了这种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艾伦伯格教授把数学知识分为四类:

一类是浅显而且简单的,比如我们小学学的算术;

一类是浅显但是复杂的,比如多位数的乘法;

第三类是职业数学家的领域,是复杂而且深奥的,比如数论;

最后一类是深奥但是简单的,这才是我们普通人需要关注的数学思维,比如不确定性、线性回归谬误、37%法则、回归平均值等等,这也是《魔鬼数学》一书所要讨论的重点。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大爆发发生后,已经是颠覆想象般的存在,在今天、未来,以数据为驱动的时代,数学思维更成为人与人差距、国与国差距的重要一项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