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遇幸福

从“心”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和幸福社区建设同频共振,香花桥街道“区级美丽乡村”爱星村以“仁爱家园 同善之星”为理念,持续探索农村发展与社区管理互动并进的运行机制。爱星社区中心通过强化党建链、延伸农业链、提振法治链的“三链赋能”,构建“同善爱星”幸福链,确保幸福社区建设乘着乡村振兴的春风落地见效。今天,跟着我们一起走进“村强民富生活美”的爱星村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党建引领”筑牢红色社区先锋堡垒

强化网格管理,构建乡村治理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星村全面实行两委班子成员“全岗通”及“首问负责制”,组织建立“网格支部-党小组-党员片区”三级体系,将党群服务点、客堂间建在村民家中,使“党建引领”成为网格管理的鲜明底色。强化治理主体的“主人翁意识”,建立健全常态化议事制度,针对组织建设、村务监督、活动举办、群众自治、矛盾调节、文化宣传等方面多次召开议事会,推动由治理“对象”走向治理“主体”的转变。

强化队伍建设,守牢社会稳定底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星村有机整合村综治工作站、平安巡逻队、微型消防站、信访调解室、社区警务室与外来人口协管工作人员,形成统一有效的综治队伍,坚持每天入户、入企、入道、入林进行日常巡查,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聚民心;同时,深入开展消防安全、矛盾纠纷化解、出租房屋管理以及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格,问题早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大地流彩”焕发农业社区幸福光彩

点亮农旅火苗,融合发展绘新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星村深入开展村企结对,通过与盈秀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贝果果蔬专业合作社、南穗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幸福合伙人的互联共建,实施一批特色旅游、高效农业项目。整合柑橘、草莓等特色农副产品,建立“品牌引领—主体联合—产销对接—利益分享”的农业经营模式,培育精品果蔬产业集群。建立农业综合示范区南区、北区和垂直农业示范实验中心,打造“新型农业+文旅结合”项目,提供游客观光、校园游学、亲子活动等打卡点。

厚植人才沃土,乡村蝶变客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星社区中心充分发挥水培蔬果、红美人基地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构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带头人。精准对接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资源,定期组织人才沙龙、大学生实践等活动,为推进乡村振兴聚智献策。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加强社区内部绿色空间建设,因地制宜打造“涵养林步道”“友爱支路小公园”等公共绿化12处、宅前屋后景观绿化6处,绿化覆盖率达33%,为青年人才提供宜居的生态环境。

擦靓农耕名片,文化甘霖润民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星村依托社区中心建设,设立农业文化客堂间,让更多品质优良、价格亲民的水培蔬果走进幸福社区,走向居民的幸福餐桌;打造富有特色的农耕历史、农产品展示区,开发田间课堂,为农业知识科普和农事体验提供了学习平台。深入挖掘乡村民俗、节日、手工艺文化等优秀文化资源,逐月制定社区中心服务清单,开展红色电影、法治宣讲、手工制作等乡村文化活动;组建老年戏曲文艺队,打造精品品牌剧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执“良法之笔”绘就法治社区善治图景

建设精美阵地,打造过硬法治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幸福社区中心大厅建立法律图书角,定期更新法治宣传栏;依托“同善园”,以法治为主题,通过法律标语、典故、条例等多种形式,打造法治长廊微景观,让法治氛围融情入景。从村内选取法治素质好、群众基础好的党员干部、乡贤等,作为村“法律明白人”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重点培育对象,组建一支普法志愿者队伍,定期入企入户,发放普法宣传资料,讲解法律知识,确保矛盾纠纷不出村。

开展精品项目,提升乡村法治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星村联合街道司法所以及村法律顾问,在村内开设“普法微课堂”和“法律门诊”,以“动迁、遗嘱、继承、房产”等村民关心的关键词为切入点,现场向村民讲解法律知识,提供咨询答疑服务,打通法律服务的“最后一百米”。邀请村民参与以案说法、法治戏曲等沉浸式的法治微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共识。

资料:善治香花桥

编辑:吕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