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有许多人都质疑过长城的实用性,长城最高的地方不过5米,最矮的地方只有三米,并且凹凸不平,随便一个士兵都能爬上来。

这样的长城真的能抵挡匈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美国的一些学者却说道:“长城坑惨了欧洲,差点让欧洲所有国家亡国灭种,甚至连基督教都差点断了传承。”

那么,这么矮的长城,为何会和欧洲扯上关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里长城

自古以来,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中国就一直被分为南方和北方。

南北两面也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

而如今的内蒙古地区当时还不属于中国,他们有另一个令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叫做“匈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中国在秦汉时期,除了中原大一统的统一战争之外,汉民族的对外战争基本是在打匈奴。

内蒙古草原水草肥美,战马膘肥体壮,是当时中原地区无法比肩的。

这也就造就了匈奴这个强盛的游牧民族。

所以,秦始皇才会费尽心思,掏空国库去修长城,只为抵抗匈奴强大的骑兵。

不过,当时的建造条件实在是有限,长城的平均高度也就三米多一点,烽火台的位置也就不到五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加上工艺落后导致长城参差不齐,随便一个男人都能扒着墙头爬上来,更别提是训练有素的士兵。

那长城究竟在防什么?如果长城真的没用,汉朝和明朝也不傻,不可能两次加固长城。

这是因为,长城上是有守军的,并且,长城的主要作用并不是拦截步兵,而是防止骑兵进行大规模的冲锋。

别说是三米的城墙,就是几十厘米的坎,都有可能绊倒骑兵,一般的骑兵想要越过去非常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旦冲锋路上遇到一个这种高度的城墙,后面的骑兵直接会演变成踩踏事故。

所以,骑兵想过长城,就必须用步兵先攻破长城,但长城上也有弓箭手等守军,步兵想去打头顶三米多高的敌人,显然有些捉襟见肘。

这才是长城最大的作用,有了长城,匈奴骑兵就不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即便是长城破了,只要后续我们堵上这个口子,就又是关门打狗。

而且,长城并不仅仅是在秦汉时期挡住了匈奴,在后续的王朝中依旧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为何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不仅仅是因为他书同文、车同轨,让中华民族进入了大一统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是因为修建了这座长城,让中原政权能够稳定发展,不至于被匈奴袭扰,导致民族再次破碎化。

中原大地的地形,客观决定了南下比北伐要简单得多,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除了朱元璋打掉了一个已经剩下一口气的元朝,就没有任何朝代能够成功靠着北伐建立政权。

而通过南下统一全国建立政权的朝代,那可就多了去了,可能一天一夜都数不完。

所以,对于中原政权来说,最大的威胁永远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这才让长城这座壁垒显得尤为重要。

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其实从来就没有消停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朝的时候他们是匈奴、唐朝的时候他们是突厥、宋朝的时候他们是契丹、明朝的时候他们是女真、清朝的时候他们又变成了蒙古的各大王爷。

即便是满蒙最亲密的清朝,北方游牧民族也没少闹事,什么康熙时期的噶尔丹之乱,雍正时期的准格尔之乱,可以说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都对中原政权虎视眈眈。

所以你说长城有没有用?如果不是长城的阻拦,这些游牧民族三天两头骑着快马烧杀抢掠一番,打得过就继续打,打不过直接跑回草原,你有什么办法?康雍乾三朝用了多少钱粮兵马才平定了蒙古?

所以说,长城是的的确确起了大作用的,甚至对中华民族大一统的稳定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但怎么看长城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事,为何美国专家会说,长城差点摧毁了欧洲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城害惨了欧洲

2011年,美国一名叫巴菲尔德的人类学家,在自己著作的《危险的边疆》中写道:中国的万里长城害惨了欧洲。

要知道,长城和欧洲八竿子打不着,是中国用来抵御游牧民族侵略的,何谈害惨了欧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和当年的匈奴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草原的生存环境相对来说比较恶劣,和中原的条件截然不同。

中原的模式是,种地、收粮、吃粮,用粮食的副产品来饲养牲畜。

而草原气候多变,中原人吃的大部分谷物都种不出来,而草原的优势就是水草肥美,养牛羊不需要任何成本,只需要会放牧就可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奶制品和肉类则是草原人的主食。

不过,草原的环境多变,并不是所有时候都是牧草随便吃的,如果遇到了灾年,匈奴人也同样不好过。

为何匈奴一直以来都惦记着中原的一亩三分地?如果不是在草原上吃尽了苦头,谁愿意离开自己的故乡,跑去攻打别人的地盘呢?

在《危险的边疆》中,作者是这样认为的,游牧政权的攻击应该分为两种行为,也就是敲诈和征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久攻不下的地方,征服会变成敲诈,而对于一碰即碎的软柿子,敲诈也会变成征服。

所以说,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彻底让匈奴失去了对中原政权的征服能力,当然,前提是在中原政权稳定的情况下。

而历史上中原政权的国力基本是完爆游牧民族的,虽然他们战斗力强,并且远征需要大量的钱粮,但这也只是看中原政权想或不想罢了。

匈奴彻底失去了南下的能力,而东北则是茫茫的西伯利亚平原,还不如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东北则是大海。

所以,匈奴只剩下了一条路,那就是去进攻欧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匈奴人来说,有着一片能够稳定耕作的土地,就已经是上天最大的恩赐了。

公元437年,匈奴领袖阿提拉开始向欧洲进攻,由于当时欧洲还正处在破碎化之中,再加上匈奴刚刚扫平了整个中亚,因此整个欧洲也在匈奴的铁蹄下瑟瑟发抖。

最鼎盛的时候,阿提拉甚至已经兵临西罗马帝国的首都,西罗马帝国的荒地被迫出逃。

而东罗马帝国也被搞得瑟瑟发抖,被迫称臣,每年都要向阿提拉进贡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公元450年的时候,阿提拉更是横扫了整个欧洲,法国、德国、意大利全都倒在了他的铁蹄下,无数教堂被焚毁,神父被烧死。

阿提拉也因此被称为“上帝之鞭”,很多欧洲人都认为他如此强大,一定是获得了上帝的力量。

不过,在452年的时候,阿提拉的部队遭遇了瘟疫,最终撤军回到了匈牙利平原。

本来阿提拉就要拿下整个欧洲,却在一个夜晚溘然长逝,据说是死在了日耳曼少女的石榴裙下,死因成谜。

但无论如何,欧洲人终于松了口气,恐怖的“上帝之鞭”终于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学者都认为,没有这场瘟疫,或者阿提拉没有突然暴死,那如今的欧洲应该都在游牧民族的统治之下。

阿提拉死后,匈奴帝国因为权利的斗争开始四分五裂,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匈奴在欧洲建立的帝国领土有多大呢?基本是今天的巴尔干乌克兰全境、德国的大部分和整个中欧。

不过,这次阿提拉的进攻也让欧洲人意识到,东欧这块地方就是纯粹的烫手山芋,根本无险可守。

于是,欧洲开始全面西迁,地中海地区代替了黑海地区,成为欧洲新的核心。

由于基督教遭到了匈奴人毁灭性的打击,伊斯兰教也开始抬头,大量的穆斯林在中亚聚集,也改写了欧洲之后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是因为有了长城,对于匈奴来说,失去了最好的进攻目标,这才被迫向西发展,最终给欧洲来了当头一棒。

这样看来,长城的确害惨了欧洲,以当年的中原政权,如果没有了长城,可能还真抵挡不住匈奴的铁蹄。

那么,当时强盛无比的匈奴帝国,为何就突然销声匿迹了呢?如此强大的帝国不可能不留一丝痕迹地消失,如今匈奴的后人又在哪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匈奴人去哪了

公元370年,匈奴人在欧洲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帝国,因为长城的阻隔,匈奴南下无果,只能往西寻找一片适合生存的土地,自然而然地就盯上了欧洲。

很快,欧洲就几乎被阿提拉带领的匈奴人踩平,欧洲人虽然也长得人高马大,但和草原游牧民族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不过,随着阿提拉的逝世,徘徊在欧洲的阴影也终于消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由于这段历史实在是太过久远,并且是欧洲人的阴影,所以对匈奴人的记载其实少之又少。

主流的说法认为,匈奴的主要后人应该就是部分中亚民族,以及匈牙利的马扎尔人,以及如今部分的蒙古人。

如今的中亚五个斯坦、土耳其等可能多多少少都有些匈奴血统。

当然,也有不少当年没有随着阿提拉西征,而是留在草原上的匈奴,在五代十国时期,匈奴人逐渐汉化,并且和汉民族已经不分你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基因推测的外貌来看,匈奴人和蒙古人有一定的相似程度,但又不完全相似。

而且,直到今天,匈奴人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的争论也依然没有停止过。

但匈奴起源于蒙古草原,这是世界公认,板上钉钉的结论。

而在中国的史书中,也可以窥见匈奴后代的蛛丝马迹。

在我国有五个姓氏,和匈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分别是刘、赵、呼延、金和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汉朝的时候,汉匈和亲是非常常见的,而当时刘姓是大汉皇族,光荣无比,匈奴人也非常喜欢和亲后给自己的后代取个汉姓,那自然要可尊贵的来。

所以,如果是传承有序的刘姓,而且一直生活在北方,很有可能祖上有一定的匈奴血统。

从刘姓的分布来看,的确是东北三省的姓刘的比例要远高于其他地区,这也是刘姓有匈奴血统的证明。

而赵姓源于战国时期的赵国,在战国时期就和匈奴接壤,所以双方互相通婚,互相受到文化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

再说王姓和金姓,则是因为昭君出塞的故事,王昭君和匈奴和亲,因此后代的汉姓自然姓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姓是因为匈奴休屠王的儿子金日磾曾经被汉朝俘获,并且被汉文化打动,最终投降汉朝还做了官。

呼延就更不用说了,呼延本就是匈奴的贵族姓,原本叫呼衍姓,但在汉化后就改成了呼延。

不过,中华民族本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生在云南的汉人,哪个敢说自己没有一点云贵少数民族的血统?而生在东北的东北人,哪一个不是满汉或蒙汉结合的后裔?

或者说,如今除了那些传承有序,并且人数特别少的民族,其他民族都已经被同化得不分你我了。

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原因,秦始皇之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就是因为开了这个民族大融合的好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没了北方匈奴的进犯,中原更是得以休养生息。

否则即便是秦始皇规定了书同文,车同轨,但北方的游牧民族直接把大秦灭了,那中华大地又将四分五裂,没准就会变成欧洲那种破碎化的模式。

长城的重要性也同样不言而喻。我们赞美长江、黄河这样的中华民族母亲河,也同样感谢长城给中原带来的稳定和庇佑。

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稳定多民族融合国家,相信在民族大团结的凝聚下,中国必将走向伟大的复兴之路!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