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校林立的江苏省,有两所211,录取分数处于中流211水平,各有优劣,因此让人难以抉择。

它们便是南京农业大学和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毕竟是农林类高校,对考生的吸引力很低,但它位于省会,而江南大学位于无锡,地理位置更胜一筹。

江南大学,王牌专业是食品、设计,也不是热门专业。

保研率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放弃江南大学,选择南京农业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南农人智院本科生,卫岗转浦口,觉得落差很大,浦资少,甚至到大二资源基本被分完了,转专业学生能得到的资源真的很少,但是相信转专业的学生,会凭借着自己一颗自强的心,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学院分配的毕设导师一直联系不上。

学院和学校一直宣传保研,却殊不知浦口能保研的很少,至少给我带来了持续的焦虑感。

身边好多同学都在卷进实验室,也有“不进实验室就是摆烂”的说法,但是个人认为进实验室本来就是少部分人的事情,本科生要丰富自己的科研经历是不是有点太超前了,身边一同转专业的人,数据结构/数学这些重要课程都没学,却被迫卷进了学java,前端,后端的浪潮中。

看见这些事情,方向会被影响,而且很大,有时候会无法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和确定方向。

很迷茫,因为竞赛、科研等几乎都需要进实验室才能接触的,而且我不理解为什么明明是一个学院,许多项目交流都会有壁垒,似乎大部分有含金量的东西只是存在于几个实验室,常常听各个实验室的负责老师说,什么什么奖项自己实验室获得了,自己实验室保研了几个顶级985,给的感觉就是似乎这不是整个院之间的事情,而是仅仅几个实验室的事情。

为什么许多东西不直接在全院公布?

哎,真的很迷茫,但是我会调整,尽量使外界对自己的影响降到最小。

还有我不理解为什么大部分的讲座都在讲保研,而不告诉我们当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本科生应该怎么做?

而不告诉我们要学好这个专业应该从哪几门课程出发?

为什么一直在告诉我们要怎么保研,要怎么做科研呀?

保研率就在那里,真的常常会被莫名其妙弄焦虑。

我觉得自己的班主任很好,遇到的同学都很好,很友善,但是我时常会感觉到身边的同学会因为一些无法控制的事情迷茫,会不开心,会在卷的专业中被迫内卷,我希望我周围的朋友都能够快乐一点,都能够尽快找到自己的方向。

我还想感谢遇到的学长学姐,会永远记得学长学姐带给我的帮助,永远传承南农的真善美,会一直加油。

大家都做属于自己的本科生,开心快乐一点。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我是2017级本科生。

先说这四年下来南农的好吧:

1.接触到的同学和老师都是不错的,同学们很友善,人品基本是没有大问题的。

虽然没交到啥好朋友,但是谁遇到困难了大家都乐意互相帮助,每次小组合作都很愉快。

没有遇到过吃相太难看的,当然也有可能是自己太菜了,还到不了和大佬们争利益的地步。

我是某边缘文科院系的,给我们上过课的老师都很好,无论是为人修养,还是治学方面。

即便是跨专业读研了,还是乐意承认四年来和老师们学到了不少知识。

2.大家都很善良有爱,校园里有很多猫猫,多亏了动医院流协的照顾,每学期定期给它们做绝育,为我们这些外行但爱猫人士做相关知识的科普,猫猫们才能健康成长。

我相信且承认南农是有爱有温度的,也认为我们绝大多数南农人是对得起“诚朴勤仁”的校训。

不论未来的境遇,个人发展怎样,我们都守得住最基本的底线,无愧于南农四年的教诲。

再来说说这四年来南农带给我的“心灵创伤”:

1.“这个学校培养不出天真从容的女生”。

整个学校充斥着内卷竞争的氛围,实话实说这四年我没有哪天能不焦虑,想当一枚咸鱼,躺平任嘲,可惜这大环境不允许呀,一旦学业上出了问题,大家只会认为菜是原罪。

当一切东西都被量化,用成绩、绩点来衡量,它就会变味儿。

很多长辈都在教育咱们要享受努力的过程,不要太看重结果,可惜在南农我真的做不到。

四年下来,似乎没有享受。

公选课不少人要选水课,完全不敢选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程,因为担心绩点和排名。

想必不少绩点高的同学都是靠这些水课刷上去的吧?

大一的时候以为自己会不在乎,看到了差劲的成绩时,后面三年立马向绩点妥协。

南农给我的感觉说好听点叫学风正,不好听了就是唯成绩论,似乎除了认真念书,考出好成绩,获得漂亮的绩点以外,没有别的选择。

2.过分强调集体主义。

真搞不懂为什么要办“寝室风采大赛”这样的活动,很作秀。

寝室是大家休息睡觉的地方,能够保证宿舍的卫生其实就足矣,为什么非得塑造出舍友亲密无间的关系?

没必要吧(说明一下:我和五个舍友关系挺好的,起码基本和谐做得到,不会私底下说谁的不是,最多是我和他们不太聊的来而已,但是无论谁有困难了都乐意帮助)。

舍友就是住在一个房间里的人罢了,关系基本和谐,不要侵犯他人利益,别打扰他人休息就可以,不需要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展示什么伟大的情谊。

当然不否认我是独生子女,一个人这么多年惯了,之前也没住过宿舍,所以对这种模式不太认同。

你们觉得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