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超市,乳制品、发酵饮品、健康食品等产品的配料表上时常可见的“益生菌”的字样。那么,益生菌产品为何如此受欢迎呢?其实,它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通过菌体生长和代谢产生有效的功能成分,以食品和保健品的形式摄入,从而达到促进人体健康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每一个功能性益生菌菌株的问世可并非易事。早年间,我国益生菌市场普遍被国外菌种垄断,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性益生菌。面对困境,作为我国最早一批益生菌研究者之一江南大学校长陈卫牵头成立了“益生菌与营养健康”科研团队。

在陈卫的带领下,江南大学科研团队致力于中国本土功能性益生菌选育,发掘与整理益生菌资源,建立益生菌菌种库,挖掘益生菌的“健康密码”,拓展益生菌的应用技术,开展一系列科技攻关,得到了多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中国人群肠道的本土益生菌。现今,经过40年的积累,江南大学已开发了本土益生菌近400株,拥有国内目前最大的益生菌专利菌株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该校益生菌与营养健康团队和拜耳有限公司展开合作,围绕其4株专利菌株,设计出4款用于解决不同人群健康问题的配方产品“达益喜”,并实现上市。到2023年,“达益喜”系列产品的市场销售额接近2亿元,服务超30万消费者。

在“达益喜”大获成功的基础上,江南大学在2022年又与河北一然生物科技股份公司签订“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植物乳杆菌及其用途”的专利许可合同,合同金额达2700万元。不仅如此,近年来江南大学就益生菌生产制备、发酵乳制品、益生菌+中草药、功能后生元、功能日化等方面与国内外多家企业达成专利转让合作。

可以说,益生菌项目的发掘与产业化应用,是江南大学将更多的中国本土专利菌株推向市场并进军国际市场的有力举措,也为它带来了巨大的科研收益,推动该校益生菌相关的研究,甚至其他领域的科研和教育资源更上一层楼

当然,这也只是该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缩影,而在不断的累积下,该校促进科研成果落地的能力,以及科研成果在社会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比如,的在《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报告(2022)》中,江南大学以近12亿元的总合同金额,跻身2022年科技成果转化高校50强,全国排名16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从益生菌研发应用这个小点,映射出的是江南大学在食品领域有着较强的科研以及成果转化实力,而这些成果转化带来大的是该校不断增长的科研经费,然后科研经费再反过来为其科学研究提供基础保障。由此可见,江南大学的科研和成果转化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能为其综合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