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大南京生活圈体验了一下马群换乘中心,应该说这座换乘中心的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如果操作正确的话一天5元的换乘停车费非常香。不管是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还是轨道交通与私家车之间的换乘,马群都给出了不错的方案,甚至换乘中心内部还特地给出了非常多的非机动车停车场,总之硬件上配备的确实到位,软件层面,管理层面慢慢磨合。

01 超前预判

其实城东又何止一座这样的换乘设施,不远处的金马路站也有一座换乘中心,而且体量同样不小,造型也更加酷炫。这城东一下子布局两座换乘点,如此力度全南京都少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何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布局换乘点,一方面是南京出于对东部的重视,另一方面从交通层面,受制于城东早年布局的各种大院、高校以及不可描述设施等,城东想要获得一条新的东西向快速路现实操作层面较为困难。别谈快速路,就是普通的、连贯的主干路也没这么容易实现,这就导致东部路网对于小汽车的容量上限很低,与其干等着把这些不利因素熬走,还不如另辟蹊径。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东部的朋友尽可能的将车停在换乘点(马群或金马路),改成轨道交通进城,23分钟即可直达新街口,不用堵车,效率杠杠的。这套思维方式其实非常先进,必须说城东是南京在换乘这方面眼光最好的板块,最有预判性的板块,这一点很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金马路

那天我也顺便去看了看,刚进到车库就看到满满当当的汽车,可见这座换乘中心早就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不过我没有查到类似马群换乘中心特别针对私家车换乘公共交通的停车计费,也就是说其一直按照的是商业停车场的计费标准,不过个人感觉这个价格还算正常,作为停车场来说不算贵。15分钟5毛,相当于1小时2块,一天按照停9小时算就是1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停好车,就准备上楼了,这电梯的广告是真的很花哨,电梯的保护膜也没有全撕掉,确实不太美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到一楼,一出来就觉得黑漆漆的,看来商业体内部的情况不算很好,有不少空置的地方。走出来之后还好,开了不少店,我观察了一下业态比较丰富,当然肯定以餐饮居多。不过二楼的情况就比较一般了,最基本的手扶电梯都没有开,不少店面是空置的,地面的卫生也比较邋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到中间的广场大厅,顿时觉得很开阔,不注意看的话,还以为这是一座小型火车站,规模着实不小,顶部的不对称波浪风雨棚很有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场中间有一尊抽象的雕塑,一匹骏马从天而降,让人一下子联想到了金马路站,不过似乎金色会更加贴合一点。从广场下到负一楼,手扶电梯同样没有开,感觉到处都张贴着广告,这有些大条的管理,审美确实不在线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指示牌显示地铁2号线和4号线都在前面,紫金山东站也在这里,不得不说这一路上全是年轻人,男男女女,很是活力,地铁整体换乘效率没有问题。

所谓换乘中心,应该满足地铁站与商业体之间的无缝连接,应该全程遮风挡雨,实际上地铁站与商业体之间的连廊早已建好,理论上,我们应该不用非要下到一楼才可以进地铁站,应该可以直接从商场的二楼直达地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我上到商业体的二楼,电梯同样没开,一片漆黑,黑的很彻底,这场面老实说还真有点怕怕,这可是白天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绕了一圈我顺利的找到了连廊,规格还是可以的,很宽,足以应对超大流量的人流,有这个连廊在,这二楼的商业本应该非常活跃才对。但我走近一看,通道的尽头居然被木板封住了,很明显对面就是地铁站,里面的声音也很清晰,但两者却被隔开了,这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马路换乘中心逛了一圈,我的感觉是硬件设计和规划理念都很不错,都属于一流水平,但是地铁和商业体之间的连廊没有发挥作用,且商业体本身的运营和管理低于预期,如此超前的设计,如今在部分角落却流露出一种萧条感,这实在不应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认为就算因为一些原因部分商家撤离了。电梯、电灯这些最基础的东西该开还得开,另外卫生也很重要。要不然这不成了恶性循环吗?有机会的话,金马路还是值得再优化优化的,本身底子这么好。可千万别浪费了这么好的硬件条件和当初的超前意识,要知道南京别的地儿想要类似的换乘中心都没有呢,要珍惜呀。